张浚与建康(今南京)的故事五则
(2023-07-11 17:06:44)
标签:
军事历史文化 |
分类: 张浚考证 |
张浚与建康(今南京)的故事五则
张浚(1097-1164),字德远,自号紫岩,法号紫岩居士,成都府路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北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南宋高宗、孝宗二朝右相,三次受命都督(宣护)诸路军马,领导过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吴玠、刘锜、岳飞、杨存中、李显忠等武将抗金,尽忠报国,是一位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式人物,是南宋立国期间战外敌、平内乱的最大功臣,南宋立国第一台柱。南宋时,李纲、赵鼎、李光、胡铨、周必大、陈俊卿、虞允文、朱熹、王十朋、汪应辰、张孝祥、杨万里、陆游、陈亮、吴猎、真德秀、魏了翁、文天祥等爱国名臣和端人正士都高度评价和崇敬张浚。
1、建康诛范琼。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四月,苗(苗傅)、刘(刘正彦)既诛,吕安老(吕祉)为谏官,首奏范琼罪,且有取(范)琼之策。时陈待制戬为监察御史,奉诏召(范)琼入朝,(范)琼陈兵以待,剥人以惧之,陈(陈戬)不为动,徐谓(范)琼曰:“将军不见苗刘之事乎?愿熟计之。”乃引兵趋行在。七月初,范琼既至(行在建康,今南京),未肎释兵,因奏乞贷管军、左言等朋附苗刘之罪,又言招盗贼十九万人,皆愿听臣节制,上(宋高宗)骇而怒。初十日,于时吕忠穆(吕颐浩)为相,张忠献(张浚)在枢密,忠献(张浚)奏(范)琼大逆不道,罪恶贯盈,今释不诛,他日必有王敦、苏峻之患,上(宋高宗)许之。吕公(吕颐浩)奏曰:“臣与(范)琼旧有嫌,不敢独任其事,愿付张浚、刘彦冲。”(刘)彦冲(刘子羽)时权枢密院检校,忠献(张浚)退,召(刘)彦冲谋之。夜锁吏于府中,使为榜札敕书皆备。十一日,明日朝退,乃遣神武右军都统制张俊以千人渡江,若捕他盗者,使其众甲以来,因召御营副使刘光世及(范)琼赴都堂计事。(范)琼从兵溢涂巷,意气自如,食已,忠献(张浚)等相顾未发,(刘)彦冲坐庑下,恐事觉,遽取写敕黄纸,诣前揖(范)琼,下谓曰:“有敕,将军可诣大理置对。”(范)琼眙愕,(刘)彦冲已揭榜,疏其罪状于省门。忠献(张浚)使(刘)光世出,抚其众曰:“所诛者,止琼耳。若等固天子自将之兵也。”众投刃曰:“诺。”即分其兵隶神武五军,械(范)琼送棘寺。后五日,有诏赐死,中外快之。
3、依法处置禁兵违规外出。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正月,高宗(赵构)视师金陵,张魏公(张浚)为守(判建康府),杨和王(杨存中)领殿前司。有卒夜出,与兵马都监喧竞,卒诉之,公(张浚)判云:“都监夜巡,职也,禁兵酉点后不许出营,法也,牒宿卫司照条行。”杨(杨存中)不得已斩之。(周密《齐东野语》卷八之《张魏公二事》)
4、依职处置教官教化不明。绍兴三十二年(1162),(张浚)又尝诣学,士有投牒者,视之,则争博进(赌博所用钱)也。即判云:“士子争财于学校,教化不明,太守罪也。当职先罚俸半月,牒学照规行。”教官大窘,引去。(周密《齐东野语》卷八之《张魏公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