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驿张孝祥诗文壁刻和张栻、喻良能、许及之题韵
(2023-02-10 14:04:59)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张栻考证 |
建德驿张孝祥诗文壁刻和张栻、喻良能、许及之题韵
一、建德驿楚野亭有张孝祥《六州歌头》诗刻
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五月,张孝祥(1132-1170)专程来岳父喻樗(?-1180)家,作有《过建德》:“古县依山住,肩舆带雨来。闾阎无地著,岩壑有天开。野驿编青竹,公庭砌碧苔。传闻长官好,小泊亦佳哉。”六月,张孝祥复官,以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今桂林)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左朝奉大夫充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军府事、提举学士、广南西路兵马都铃辖兼本路经略安抚)。
乾道二年(1166)六月,张孝祥被谗言落职。乾道三年(1167)三月底四月初,张孝祥改知潭州(今长沙)、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期间,建德时人在建德驿楚野亭刻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诗文。
二、张栻知严州时造访建德驿之楚野亭留题诗
乾道四年(1168)七月,张孝祥复敷文阁待制,徙知荆南府并任荆湖北路安抚使。秋八月,张孝祥自潭州前往荆州。张浚(1097-1164)之长子张栻(1133-1180)为送行张孝祥之文作《送张荆州(张孝祥)序》。
乾道五年(1169)二月,主讲岳麓、城南两书院的张栻因时任参知政事刘珙的推荐被朝廷授左承务郎、直秘阁、权发遣抚州军州主管学事,张栻未赴任,改以权发遣知严州(“权发遣知”比“权知”低一档)。张栻既视事,即入见长老诸生而问近世乡先生大夫之贤者。张栻当造访喻樗,并作《登楚野亭见张舍人(张孝祥)题字》诗:“英豪自昔多遗恨,人物于今正渺然。来访舍人题字处,淡烟莎草满平川。”隆兴二年(1164)四月,在太上皇赵构的干预下,朝廷决弃地求和,召回张浚。送别宴上,愤慨的张孝祥作《六州歌头》,张浚读后为之罢席而入。建德驿之建楚野亭并刻诗,当为惋惜南宋废弃两淮、楚地成为野地,而颂扬严州建德人喻樗(?-1180)女婿张孝祥《六州歌头》诗作。
注:“楚野”之地一般指两淮和荆州。如:唐代柳宗元(773-819)《唐故扬州大都督南府君睢阳庙碑》:“首碎秦庭,终懵《无衣》之赋;身离楚野,徒伤带剑之辞。”孙鲂(940年前后在世)《题梅岭泉》:“梅岭旧闻传,林亭势峞然。登临真不易,幽胜恐无先。楚野平千里,吴江曲一边。标形都大别,洞府岂知焉。”又如:北宋梅尧臣(1002-1060)《依韵和丁元珍见寄》:“仍类楚野竹,忽从孤根迸,便成翠琅玕,久与风霜硬。”彭汝砺(1040-1094)《楚野》:“楚野云寒山点缀,淮天波尽水徘徊。古今寥廓归谈笑,气象纵横费剪裁。愁日远随双锦翼,离情满寄百金杯。清风正引城头望,淮上车音几日来。”明初汪广洋(?-1379)《下蔡县(周世宗驻跸之所)》:“传闻下蔡开新邑,曾是当年古寿州。群岭坡陀围楚野,十城环璅控淮流。风云散尽豪华歇,狐兔来游草木稠。落日临高倍惆怅,八公山远暮生愁。”
三、喻良能、许及之建德驿为张孝祥诗刻题韵
乾道五年(1169)三月,因疾力请归养侍亲的张孝祥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三月下旬,获准致仕的张孝祥自荆州启程东归。四月初,张孝祥过岳阳。此后,张孝祥应再次专程来岳父喻樗家。十二月底,朝廷以右承务郎、直秘阁升任张栻知严州。
乾道六年(1170)二月,诏知严州张栻除左司员外郎。三月,张孝祥到达芜湖。七月,张孝祥得急病而逝,年仅三十八岁。
后人以严州建德驿壁间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诗文题诗韵。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中进士的婺州义乌人喻良能(1120-1190年后)《题建德驿用经略张舍人(张孝祥,曾任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壁间韵》:“残暑涂山去,凉风至德来。吟馀秋色老,客里菊花开。传舍全依石,中庭半是苔。张公有佳句,三复兴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