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代临安府径山禅师高度评价张浚

(2022-12-13 10:15:41)
标签:

历史

文化

佛学

分类: 张浚考证

元代临安府径山禅师高度评价张浚

 

张浚(1097-1164),字德远,自号紫岩,法号紫岩居士,成都府路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北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南宋高宗、孝宗二朝右相,三次受命为都督(宣护)诸路军马,领导过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吴玠、刘锜、岳飞、杨存中、李显忠等抗金,是一位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式人物,是南宋立国期间战外敌、平内乱的最大功臣,是南宋立国第一台柱。张浚对佛教深有体悟,主张佛教有益于世教,是宋代临济宗高僧圆悟克勤禅师(1063-1135)、大慧宗杲禅师(1089-1163)传法的著名佛教外护和居士

一、行端禅师1255-1341,字景元,一字元叟,元代临海儒家何氏子临济宗杨岐下的第八代禅师行端禅师称圆悟为大师祖),又称径山老人行端禅师端公元叟禅师

1、(元)行端禅师1255-1341《径山元叟端禅师语录》之《跋张紫岩(张浚)及圆悟宏智诸老墨迹》紫岩张魏公(张浚),为宋南渡第一人物。其宣抚四川时,圆悟大师祖尝把其手嘱曰:(宗)杲首座,真得法髓,苟不出,无支临济宗者。叮咛再三,至于忍泣。故公造朝,首以径山奏请大慧师祖出世。济北一宗,由是震耀天下。兹偈之寄其于大法岂小补哉。师祖平生痛事韬晦有不作者虫豸重誓。故偈末因以肯出头否诘焉。叙引朽腐位磨灭览者固难晓解。今以公所述塔铭与小溪云门祭文。及圆悟临终录日月证之洞然无复余蕴矣。圆悟为隰州诸父行大慧与隰州并化四明当时号二甘露门默照邪禅尤大慧所深诋。天目为圆悟五世孙跋语盛称隰州云篷月桌沙鸥旅雁皆题品详悉独无一语。及力扶圣主作中兴赢得广传无尽灯之寄。岂当时未有魏公张紫岩(张浚)此祗夜伽陀耶何掎摭星宿遗曦娥也。

2、(元)行端禅师1255-1341《径山元叟端禅师语录》之《题紫岩张魏公(张浚)所书心经后》唐太宗,以般若辞义浩博,卒难究尽。玄奘因缩大为小,译成此经,以便观览。紫岩张魏公,忠孝两全,为宋南渡第一人物。自非明悟此不生不灭,般若清净心体,思陵二百年,中兴之业,何由克成。今观经中所书,劲正之气,与南岳争高,当不在王逸少遗教经下也。

二、了庵清欲禅师(1288-1363)字了庵号南堂元代台州临海人俗姓朱了庵清欲禅师于本觉寺时从日本前来的僧人的藏主在其寺内修行以墨迹扬名海外。

(元)了庵清欲禅师(1288-1363)撰《慈云普济禅师语录》之《张魏公(张浚)所书心经》: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梵语也。此翻大智慧到彼岸所谓,达佛心宗之径也。观自在即能行之之人也。照见五蕴皆空,即此智慧之力也。度一切苦厄,即到彼岸之时也。至于空色互明,理事俱遣,即佛与众生同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受用自在三昧也。紫岩公(张浚)印心于佛果,扩充于妙喜,以之致君唐虞,中兴王业。观其腕头,盛有回天之力者,其观自在之流亚与。故其笔是经,以寿后世。即自觉觉他之道,无有穷也。然未易与儒墨自卦者议。

 

 

附:与张浚有交往的宋代禅宗高僧

1、圆悟克勤禅师(1063-1135)宋代高僧俗姓骆字无著法名克勤,成都府路崇宁(今郫县)人。佛教禅宗临济宗杨歧法嗣第三代大师两次任成都昭觉寺主持。悟道高一世,禅衲宗之属禅宗临济宗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克勤禅师驻潭州道林寺声名卓著政和(1117)年间,太保枢密邓子常(邓洵武)上书朝廷极力称颂迁在潭州之道林寺的克勤的德行于是宋徽宗赐紫衣和“佛果禅师”之号诏住金陵(今江苏南京)蒋山太平兴国寺。北宋徽宗宣和五(1123)克勤禅师离开蒋山宣和六年(1124)四月,克勤奉诏到汴京住持开封天宁万寿禅寺建炎初,宋高宗又赐号“圆悟”。其门下弟子众多,有虎丘绍隆、大慧宗杲等禅门龙象。

2、绍隆禅师(1077-1136)和州含山(今属安徽)人克勤弟子虎丘派之祖。九岁入佛慧院,精研律藏。其后,参访净照崇信、湛堂文准、死心悟新诸师。后赴夹山(湖南),随侍悟克勤,并嗣其法。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迁居平江(苏州)虎丘山云岩禅寺,大振圜悟禅风,遂成一派,即虎丘派。南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示寂,世寿六十。门人嗣瑞编纂《虎丘隆和尚语录》一卷。其法系亦曾盛行于日本。

3、大慧宗杲禅师(1089-1163),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字昙晦,号妙喜,又号云门,宋代临济宗杨歧派著名禅师,谥号普觉禅师。北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宗杲往泐潭,投入湛堂文准(1061-1115)门下,先于宣州一带持钵,后入为侍者。文准是黄龙派第二代真净克文(1025-1102)的弟子。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文准禅师在临终前建议投奔杨歧派的圆悟克勤。宋徽宗宣和四(1122)宗杲初至京师开封本欲往蒋山依止克勤而克勤不至宗杲遂暂依咸平寺普融平禅师。宣和六(1124)宗杲禅师在汴京天宁寺拜见了克勤禅师宗杲克勤门下经过四十二日苦参,在克勤的“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公案禅下悟道。宣和七年1125四月宗杲在京都天宁寺拜克勤为师学习杨岐禅法。宗杲禅师即名振京师,为时贤所推崇,克勤将其所著的《临济正宗记》付嘱之,并命分座据竹篾以验学者。

4、道谦禅师1098-1159,建宁府崇安县五夫里(今福建省武夷山五夫镇)游氏子。亲近长灵守卓禅师、圆悟克勤禅师、大慧宗杲禅师。道谦初之京师依圆悟,无所省发。亲侍宗杲禅师左右因宗杲禅师派遣前往湖南衡阳给张浚送信,途中因与宗元禅师问答之五事——着衣、吃饭、屙屎、放尿、拖个死尸路上行,而开悟。亲得宗杲禅师“看话头”禅法的真传。后住持武夷山开善寺,朱熹多次前往扣问禅扉,而得法益。传承圆悟克勤禅师、大慧宗杲禅师的“茶禅一味”思想,开创“开善茶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