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浚母亲诞辰,大慧宗杲禅师普集大众为其说法

(2022-12-05 09:47:52)
标签:

佛学

历史

文化

分类: 张咸考证

张浚母亲诞辰大慧杲禅师普集大众为说法

 

秦国太夫人(计法真)请普说

僧问圆觉佛家修成圆满正果的灵觉之道经道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五色色未现时珠在甚么处。师云圆觉经何曾恁么道进云未审作么生会。师云圆觉经不曾恁么道更会甚么进云毕竟如何师云静处萨婆诃。胡张三黑李四即不问嘉州大象鼻孔长多少。师云长二百来丈。进云得恁么郎当。师云你川僧自合知。进云为甚么被陕府铁牛吞却。师云谁恁么道。进云高高处观之不足低低处平之有余。师云你试向不高不低处道看。进云险。师云者个犹是高低处底。进云有意气时添意气。师云草贼大败。乃云今日是秦国太夫人计氏法真庆诞之辰谨施净财远诣当山修设清净禅众香斋仍命山野升于此座为众普说举扬般若所愿进道无魔色身安乐此是秦国太夫人意旨。者婆子(计法真平生行履处川僧无有不知者唯鲁子僧未知。今日因斋庆赞举似大众见说。者婆子(计法真三十左右岁时先太师(张咸,1048-1099,张浚之父捐馆徽猷(张滉,张浚同父异母兄,1195前-1151与相公(张浚)尚幼卓卓立身凛然有不可犯之色。东邻西舍望风知畏极力教二子读书处事极有家法寻常徽猷(张滉)与相公(张浚)左右侍奉不教坐亦不敢坐其严毅如此。相公(张浚)常说今日做官皆是老母平昔教育所致所得俸资除逐日家常菜饭外老母尽将布施斋僧用祝吾君之寿常有无功受禄之慊。闻先师(应指杨岐宗高僧圆悟克勤禅师)归蜀受渠(她)供养不少只是未知参禅。徽猷(张滉)与相公(张浚)先师(克勤禅师)处各有发明。向(道)谦禅在他家徽猷(张滉)与相公(张浚)亲向(道)谦道老母修行四十年只欠者一着。公(张浚)久侍径山和尚多所闻见且留公(张浚)早晚相伴说话盖某兄弟子母分上难为开口见说每日与(道)谦相聚手一味激扬此事。一日问(道)径山和尚寻常如何为人。’(道)谦云和尚只教人看狗子无佛性话竹篦子话只是不得下语不得思量不得向举起处会不得去开口处承当。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无只恁么教人看。(她)遂谛信日夜体究每常爱看经礼佛。(道)谦云和尚寻常道要办此事须是辍去看经礼佛诵咒之类。且息心参究莫使工夫间断。若一向执着看经礼佛希求功德便是障道候一念相应了。依旧看经礼佛乃至一香一华一瞻一礼种种作用皆无虚弃。尽是佛之妙用亦是把本修行。但相听信决不相误。(她)(道)谦言便一时放下专专只是坐禅看狗子无佛性话。闻去冬忽一夜睡中惊觉乘兴起来坐禅举话。蓦然有个欢喜处。近日(道)谦归秦国有亲书并作数颂来呈山僧其间一颂云逐日看经文如逢旧识人。勿言频有碍一举一回新。山僧常常为兄弟说参得禅了凡读看经文字如去自家屋里行一遭相似。又如与旧时相识底人相见一般今秦国此颂乃暗合孙吴。你看他是个女流宛有丈夫之作能了大丈夫之事。(道)谦禅昨日上来告山僧子细说些禅病且与秦国结大众般若缘。……

 

 

1、计法真(1077-1156),四川绵竹人,张咸(1048-1100)之妻,南宋二任右相张浚(1097-1164)之母。三十岁守寡,有二子。平日诵经礼佛,默默修行。

2、临济宗圆悟克勤(1063-1135)大慧宗杲禅师1089-1163)张浚相识于北宋末年的京城开封。时克勤(1063-1135)住持开封天宁万寿寺,太常寺主簿的张浚公务之暇,来从克勤老人游。张浚曾问法于圆悟克勤禅师。圆悟克勤开示道,岩头禅师(828-887)说:“离却万物为上,随逐万物为下。”又说偈曰:“收光摄彩信天真,事事圆成物物新。内若有心还有物,何能移步出通津。”张浚以偈回应:“教外单传佛祖机,本来无悟亦无迷。浮云散去有天在,日出东方夜落西。”宗杲初识张浚于京师。大慧宗杲禅师1089-1163)在克勤座下开悟圆悟克勤和大慧宗杲师徒在中国禅宗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两人的法语(主要是书信)对当时乃至后代禅人产生了极深的影响。张浚是圆悟克勤、大慧宗杲传法最得力的佛教外护,主张佛教有益于世教。

3、绍兴三年(1133)六月下旬,在四川主持抗金的知枢密院事张浚向宋高宗请求解使事归田,归省(回绵竹故乡)庭围,在成都昭觉寺的勤(圆悟克勤禅师)冲冒大暑,远来(绵竹)劳问。克勤禅师嘱俗弟子张浚:“杲首座(宗杲)真得法髓,苟不出,则无支临济宗矣!”务请宗杲“出世”(至京师)弘法

4、张浚影响下其母计氏、兄张滉皆信佛。张滉(因曾任徽猷阁而称张徽猷)浚的同父异母兄,两人是圆悟克勤的弟子,已发明心要。计法真老年参禅得悟,大慧宗杲禅师做偈曰:“女流中有大丈夫,示现其身化其类。以戒定慧解脱法,摄彼贪欲嗔恚痴。虽处于中作佛事,如风行空无所依。过去未来及现在,尘沙诸佛及菩萨。异口同音发是言,善哉奇特世稀有!心源清净无忧喜,不作无喜无忧想。逢场作戏随世缘,而于世缘无所著。六月火云烧碧空,雷声忽震三千界。消除热恼获清凉,是彼丈夫诞时节。我说此偈助光明,普施法界诸女人。”

5、计法真在蜀,常供养圆悟克勤张浚说:“今日做官,都是老母平常教导所致。所得薪俸资粮,除了供给逐日家常,老母尽都将之布施斋僧,用来献祝吾君之寿。”宗杲说:闻先师(圆悟克勤禅师)归蜀,受计法真供养不少。只是未知参禅,徽猷(张滉)与相公却于先师处各有发明。向谦禅在他家,徽猷与相公亲向谦道:老母修行四十年,只欠这一着。公久侍大慧宗杲禅师,多所闻见且留公早晚相伴说话。盖某兄弟子母分上,难为开口。见说每日与谦相聚,只一味激扬此事。

6、绍兴七年(1137)七月,右相兼诸路都督张浚受克勤禅师所托,张浚推荐宗杲住都城临安径山能仁寺。“皆诸方角立之士,师(宗杲)行首山令,起临济宗,憧憧往来,其门如市,学徒咨扣,日入玄奥,规绳不立,而法社肃如也。由是宗风大振,号称临济再兴。”道谦禅师1098-1159)是大慧宗杲的弟子。道谦初之京师,依圆悟克勤禅师,无所省发。宗杲禅师领径山万寿禅寺,道谦禅师亦侍行。绍兴八年(1138),道谦在大慧宗杲座下开悟。是年底,张浚谪居零陵(今湖南永州),其母和兄张滉随同。

7、计法真只是诵经礼佛,还不知道参禅。张徽猷(张滉)与张浚两人从小被母亲严加管教,所以两人劝道谦禅师来劝老母参禅。有一次,计法真问道谦:径山和尚寻常时候,如何为人呢?道谦说:我的师父平常只是教人看狗子无佛性或竹篦子等话头。只是要你不得下断语,不得思量,不得向举起处体会,也不得去向开口处承担。只是一味地参究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计法真听过之后,按照大慧所教,每天日夜体究狗子有佛性也无。但她还是爱看经礼佛。道谦知道后,告诉她:和尚寻常道:要究办参禅之事,须要辍止看经、礼佛、诵咒之类。息心参究,不可夹杂,不能使功夫间断。如果一向执著看经礼佛,希求功德,便是障道。等到一念相应时,依旧可以看经礼佛,乃至于用一香一笔,一瞻一礼等种种作用,都不会有虚弃的情形,都是佛的全体妙用,也是把握了修行的根本。你只要听信,决不会相误。计法真听后,果真把以前做的功课全放下了,只是一味地坐禅,参究狗子无佛性的话头。忽然有一年冬天的夜晚,计法真在睡中惊醒了。她乘兴便起来坐禅,并举起话头参看。蓦然之间,竟然有个欢喜之处,于是写了数首偈颂,其中一首是:“逐日看经文,如逢旧识人。勿言频有碍,一举一回新。”大慧宗杲看到计法真的偈子说:山僧常常为参禅的兄弟们说,参得了禅之后,凡是读看经中的文字,如同去到自己家的屋里行走一遭相似,又如同与旧时相识的人相见一般。现在秦国夫人此颂,乃是暗合孙吴。你看她是个女流,宛然有丈夫之作,能了达大丈夫之事。

8、绍兴九年(1139)正月,宋高宗以宋金和议大赦,张浚复官,提举临安府洞霄宫。二月,张浚出任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大使。时大慧宗杲专程去拜访张浚兄弟,舣舟香川,谒之四安(宗杲再会张浚于吴兴之四安),时张浚身已贵,名已大,功业以成,而明静渊默,与昔无异焉。张浚因其请作有《蔵记》。张浚任职福建寄茶给宗杲禅师,宗杲作有《谢紫岩居士(张侍郎)》:紫岩(张浚)分惠建溪茗妙喜宗杲答以青州衫。得人一牛还一马前三三与后三三

9、大慧宗杲谦首座往零陵问讯张魏公(张浚),问张浚:“大慧老师先住径山日,遣(道)谦首座往零陵问讯张魏公,是时竹原庵主宗元者,与谦有维桑契分。道先有所证,(道)谦因慨然谓(宗)元曰:“一生参禅见知识,不得了当。而今只管奔波,如何则是?”元笑而语之曰:“不可。路上行,便参禅不得也。儞但平日参得底、悟得底,及长灵、圜悟、佛日三老为儞说底,都不须理会。我今偕行途中,可替底都替儞了。其替不得有五件事,儞自管取。”(道)谦曰:“何谓五事?”(宗)元曰:“著衣、喫饭、屙屎、送尿、驼箇死屍路上行。”(道)谦未逮半途,忽有契悟。(宗)元贺曰:“今日且喜大事了当,我已见清河公竟,兄当独往。”宗元从此归乡矣。魏公尝为谦识其悟,为名庵曰“自信”而记之。

大慧宗杲曾写信给计法真:“谦禅归来,将你事告知与我。”起初还怀疑你是否彻悟,后见你偈颂,旷劫之事,豁尔现前,且不从人得,始知法喜禅悦之乐,非世间之乐可比。

山僧为秦国太夫人欢喜累日,而寝食俱忘。儿子作宰相,身作国夫人,并不足为贵。但是在粪堆里头,收得了无价之宝,百劫千生受用不尽,方始为真正的珍贵。但是切切不得执著这珍贵。如果执著,就堕在尊贵中,不会再兴起悲心,不会生出智慧来怜悯有情众生了。你要千万记取!

10、秦国夫人计氏悟道因缘

  秦国夫人计氏法真,大慧宗杲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计氏夫人法真,自丈夫去世、寡居以来,便开始学佛,屏去纷华,常年蔬食,修习布施等有为法。她的儿子魏公亦游心祖道,并从大慧宗杲禅师参学。

  一日,大慧宗杲禅师派道谦禅师前来问候她的儿子魏公。魏公便挽留道谦禅师小住数日,为他的母亲说法。道谦禅师于是向法真开示参禅之道。

法真请问道谦禅师:“径山和尚寻常如何为人?”道谦禅师道:“和尚只教人看狗子无佛性及竹篦子话,只是不得下语,不得思量,不得向举起处会,不得向开口处承当。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无。只恁么教人看。”法真一听,当下便生起谛信,并发心要依教奉行。当天晚上,法真便静坐,力究狗子无佛性之公案。至夜静更深之时,忽尔洞然无滞。过了几天,道谦禅师辞归。法真遂亲书入道概略,并作偈数首,让道谦禅师捎给大慧宗杲禅师。其中有一颂,云:“逐日看经文,如逢旧识人。莫言频有碍,一举一回新。”

11、绍兴十一年(1141),因与张九成言及“神臂弓”事件,为秦桧所忌。绍兴十二年(1142,张九成被贬放韶州,宗杲禅师被毁衣焚牒,流放衢州(今湖南衡阳)。

12、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月,秦桧死,宗杲禅师被赦。绍兴二十六1156)二月,计法真去世。三月,宗杲禅师恢复僧服,绍兴二十七年(1157)宗杲再次住持径山寺,大阐“看话禅法”,四方道俗闻风而集,此时“径山宗杲”名声远播。

13、隆兴元年(1163)六月,宋孝宗即位,赐号“大慧禅师”。八月,宗杲禅师示寂于径山明月堂,卒谥“普觉禅师”,塔名“宝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