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颜录》、张晞颜、张希颜、坐忘庶希颜、朱希颜
(2009-10-07 13:54:55)
标签:
杂谈 |
分类: 张杓考证 |
————《希颜录》:张栻少时从胡五峰问程氏之学,五峰以孔门论仁亲切之旨告之,益自奋厉,以古圣贤自期,作《希颜录》以见其志。张栻把立志之作《希颜录》呈献给胡宏指正。《希颜录》是张栻二十九岁时所作,他以颜子自期,立志要作颜子那样的圣人。他为此广泛搜集颜子的言行和史书中有关颜子的记载,写成《希颜录》上、下篇,早晚诵览、每日“三省”。胡宏对《希颜录》细加审读,并加批改。一方面称赞张栻“稽孝之勤”,另一方面指出“先贤之语,取舍大是难事”,勉其“于未精当中求精当”。
————张希颜,初名适,宋汉州(今四川广汉)人。大观(1107-1110年)初累进所画花卉称旨,补将仕郎画学谕。始师赵昌,后到京师(现在的北京),稍变从院体。得蜀州推官以归。不胜士大夫之求,多令任源代作,故复似赵昌。《画继》。
————坐忘庶希颜:朱熹先后做诗吟咏曾点:“吏局了无事,横舍终日闲。庭树秋风至,凉气满窗间。高阁富文史,诸生时往还。纵谈忽忘倦,时观非云悭。咏归同与点,坐忘庶希颜。尘累日以销,何必栖空山”(《晦庵集》卷二,《教思堂作示诸同志》)。(注:待查原文是“希颜”还是“晞颜”)
————监察御史张晞颜:《宋史》卷一百七十三 志第一百二十六
————朱希颜(1l34-1200),字子渊,安徽新安人。他两度宋广西做官,淳熙十五年至绍熙初年(1188-1190年)任广西转运使:宋绍熙四年至庆元初(1194-1195)出任广西经略安抚使兼桂州知府,是广西最高行政长官、也是宋代桂林赏玩奇石的名家。他在桂林名山中多有题咏,任职期间,他留下了十余件质量较高、深受后人珍爱和重视的石刻,其中两篇是记叙他寻石、赏石的诗作。庆元元年(1195)他游览桂林伏波山的还珠洞,搜得怪石一屏,并题诗:"?底石间,得枯木一株,花叶咸无焉,而枝干峭拨如砚山晋柏,盖石之精英凝结而成,光泽莹洁不减冰玉。扣之,其声铿然,珊瑚不足道。以是知海物,惟错其中,亦何所不有,但世人未知见耳。因成鄙句,刻之八桂堂下岩石间,以识岁月云"。(《桂林石刻》上册227页)。据《桂林石刻》一书记载,朱希颜很喜欢广东高州(现广东茂名)所产"石屏"(系一种化石)。而且为名士洪迈所写的《高州石屏记》树碑。
就:宋元学案之南轩学案南軒家学(杨胡三传)张先生庶(附师孙松壽子圯)张庶字晞顏,宣公再从子也,少未忠献公所愛,嘗曰,孝悌忠信,學之本,不然,虽工于文辭,無益也。和《张庶碑》原文:“公(庶)生四年,朝散(杓)卒,祖妣孙夫人年八十,君(庶)与其兄通判隆州某,事重闱尽孝。忠献人归蜀,挈隆州东去,君(庶)未年十五,代治宗事法度整整。”
博主认为:很多矛盾无法解释。可以初步推断:张庶并非张杓之子、张庶的字并不是晞顏。
1、张庶执笔为司录,以师礼侍栻(南宋乾道二年(注:1166年)书院主教张栻)。而“公(庶)生(注:按张杓卒年推断为1201年生)四年,朝散(杓)卒(注:张杓卒于1205年),祖妣孙夫人年八十,君(庶)与其兄通判隆州(注:南宋1163年才有隆州建制)某,事重闱尽孝。忠献人归蜀,挈隆州东去,君(庶)未年十五,代治宗事法度整整。”
————可见:张庶执笔为司录以师礼侍栻的时间与张庶出生(注:1201年)的时间无法对接。
2、景定四年(注:1263年),监察御史张晞颜等言廪兵、和籴、造楮之弊。
————可见:张庶执笔为司录以师礼侍栻的时间与张晞颜做监察御史的年代时间无法对接。
初步推断:
1、“公生四年,朝散卒,祖妣孙夫人年八十,君(庶)与其兄通判隆州(注:南宋1163年才有隆州建制)某,事重闱尽孝。忠献人归蜀,挈隆州东去,君(庶)未年十五,代治宗事法度整整。”因南宋1163年才有隆州建制,张庶生于1150年代比较可靠,上述“朝散”肯定不是张杓(张杓卒于1200年前后应毫无疑问),因此张庶并非张杓之子。
2、“公生四年,朝散卒,祖妣孙夫人年八十,君(庶)与其兄通判隆州(注:南宋1163年才有隆州建制)某,事重闱尽孝。忠献人归蜀,挈隆州东去,君(庶)未年十五,代治宗事法度整整。”因南宋1163年才有隆州建制,张庶生于1150年代比较可靠,而张晞颜还在1263年做监察御史。因此张庶字并非晞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