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白,与他诗中的四位女性

(2018-10-26 11:37:55)

李白,与他诗中的四个女人

第一课

(贺)李白出生于西域。《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是西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郭沫若考证:李白的祖上被放逐之地今车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时为隋唐疆域李白701年出生在中亚碎叶城,李白一家流放西域约90年。“遁还”说明是逃亡之家,某月黑风高之夜从碎叶汉营地偷偷窜出来,沙漠流徙,不知寒暑方至巴西四川。为什么不回祖籍陇西成纪去呢?因一逃亡之家未经朝廷允许,私自逃亡不敢回老家的。唐代蜀地人口流动频繁,少数民族多,一获罪之家杂居四川不显眼。

(袁)可李白不眷恋感念四川,你看《蜀道难》虽想象力磅礴,但阴气太重哀转九绝,像是被阎王招去喝酒,提一把剑壮胆要去视死忽如归似的: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而来四万八千岁,始于秦塞通人烟……”唉呀妈呀无期徒刑哪怕是回不来了!李白弱冠出川,一生漂泊,再也没回过四川,大概童年少年里没有多少流金岁月值得回忆。白素“山东李白”自居,杜甫亦呼之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思想融唐代宏阔风气,儒释道精神都有,喜欢楚辞,不羁,孜孜求仕不得哂笑一下正统儒学好理解。

(贺)李白诗里的西域情结。籍贯陇西,西域生人,西部风土浸润骨血,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融合(西域佛学小乘大乘,龟兹、玄奘,波斯阿拉伯文学,均有濡染),对于李白诗歌风骨之形成,不无深刻影响。一个人,内心抵御一种东西,应该是已有另一种东西占了位置,就像她爱上了他心里再装不下别人。李白出生在丝绸之路东西一线上的中亚碎叶。季羡林先生说,世界上唯一个汇合东西方文化的地方就是在西域。(袁)1、西域地方阔大,戈壁雪山,一块绿洲就是绝处逢生的天堂风俗糅杂,民族性格开放,外向,热情如火2、波斯阿拉伯欧洲文化元素杂芜3、行商羁旅,胡马骑射,劫掠杀伐,歌舞醇酒……这些东西,耳濡目染李白幼稚心灵,对于胸襟、想象力、思维跳跃,性情不羁等的影响,一生也抹不掉的。胡马依北风”,别管长大走到哪儿内心总怀有莫名所以客居感。如《行行且游猎篇》: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知游猎夸轻趫。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鶬迸落连飞髇。

(贺)时天宝十一年(752)李白第二次去边疆,时安禄山反叛气盛。诗慨叹儒生饱学,反不如一字不识的边城游侠儿。大漠烽烟,关外天青地广,风烈草肥,苜蓿熟了天地芬芳,这东西很自然,很大气,胀满胸怀,荒蛮催生野性,使人也宽广大气起来。(袁)在新疆生活过的人,无不一生深怀新疆情结。十六岁时大串联贺老师到苏州看园林,他说只觉的空间逼狭。登泰山,觉的不是爬山的概念,就是上楼梯,长腿谁都上得去。那时刻就想起天山,博格达峯,在山脚瞭了半晌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和在焉耆,巴里坤那达放过马的大草原牧场……小时候看惯了天地空旷无边无涯,这个东西只能解释为老天叫人开眼。哪儿都天青啊,口里街衢地囧……

(贺)我是抹不去少时情怀,在无雪的冬天,我总喜欢想象开封老城墙,被白雪覆盖那会更好看

(袁)李白诗中格外垂青于胡女: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他对女人的审美,似与闺阁端庄淑雅无涉,他欣赏野性之美,是因有一种异域情调主宰内心。

《赠张相镐》诗云: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苦战竟不侯,当年颇惆怅。诗中人指汉飞将军陇西李广。《送舍弟诗》:吾家白额驹,远别临东道。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

(贺)白额驹说的是凉武昭王的故事,武昭王李暠,是李广第十六世孙,李渊李白都自认是李暠后裔。李白在朝廷上作《答番书》,可知小时候受过西域文化教育,通晓中亚文字。他给孩子起名字明月奴,颇黎(“颇黎枕上闻天鸡”)天然,都不合汉俗,西域味道或音译。李白元祖显贵,父辈已流离迁徙不遑宁居。李白一生讳言其家族历史,少时生活漂泊,身世浮沉雨打萍,令人猜疑怜悯。这些东西生命质地上打下了迥异于一般唐朝诗人的文化思想基础。他愈讳言其家,愈使人感觉他似乎无家,于中可以挖掘出他有一种隐痛,他的一生虽然因诗歌而伟大传奇,但其实他追求愈强大,痛苦愈深刻,这与他一生挥之不去的客居感,与支配他一生的深刻的寂寞悲哀之感,不无干系。

李白一生的四个女人。

(一) 与许圉师孙女成婚。

(袁)727年,李时年二十七岁,求仕无望,经孟少府撮合入赘许家,许圉师孙女成婚。婚姻,相对稳定。许圉师,唐高宗四任左相,后归隐安陆(今湖北安陆)。许圉师的父亲许绍跟唐高祖李渊同窗,封安陆郡公。许圉师因小儿子许自然打猎时杀了人,为抵罪遭贬谪但百年许家一直簪缨满门。为李白生一女一男。儿子名伯禽伯禽本是周公长子名讳),小名明月奴。为儿子取名明月与李白幼时西域历有关,时中亚细亚盛行明教即拜火教,祀天地日月水火。奴,爱称。女儿取名平阳平阳是汉武帝姐名)

(贺)李白在安陆白兆山桃花岩造石屋,垦山田,耕读,赋诗饮酒,初也逍遥。但入赘身份使他烦恼。《少年行》: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不难品味出李白的苦恼心情。“赘”,赘言,赘肉,汉释“多余的”秦汉时将“赘婿”以罪犯等“五类”对待,强征其到边关去做苦力,曰“谴戌”。到了唐朝虽然风气已开,但汉人儒学正统婚姻观仍是难以逾越。李白一生为何两次甘当“赘婿”?一则李白出生地碎叶,突厥婚俗“女婚男嫁”,突出女性身份地位。玄奘《大唐西域记·序论》:“胡俗嫁娶,尊卑无次,妇言是用,男位居下”西域婚俗对于李白不无影响;再则李白有想攀附名门以跻身于上流的考虑。李白“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且之后屡遭婚变,使他不能正常赡养子女,这成为李白一生的歉疚悔恨 

(袁)唐开元末年(736年),李白时年三十六岁,许氏夫人病逝,李白入赘身份窘迫无依,亲戚恶言相向,他只好携儿女移居东鲁。以赴齐鲁求仙学剑为名,寓家兖州郡瑕丘城(山东兖州),距曲阜三十里。李白仍想以隐居山林,曲径求仕。

第二课

 

(二) 刘姓女子同居

(贺)因平阳伯禽需要照顾,李白的堂弟李冽时任兖州长官佐副为李白介绍一刘姓女子。二人同居,李白带着她到安徽置了宅子。刘氏俗,不懂李白,讥笑李白窘迫无财,且播弄是非,使李白痛苦不堪。这是一段很糟糕的同居关系,不久二人分手。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李隆基征召李白入京,李白以为此去荣华富贵唾手可得,欢欣之余,怜惜稚子,白以《南陵别儿童入京》诗谴责刘氏: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董读诵) 

(贺)用西汉朱买臣典故:吴人家贫,喜读,斫柴卖钱为食,担柴,诵不绝口。其妻羞之要求离婚,买臣不能留。旋汉武帝拜买臣为中大夫。时东越屡叛,买臣以为发兵可以平定,武帝遂任其为会稽太守。买臣故妻闻之有悔意。白自比买臣讥刘氏即会稽愚妇。李白以诗抒痛苦,解郁。白《雪谗诗赠友人》称刘氏彼妇人之猖狂,不如鹊之彊彊;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鹑之奔奔;坦荡君子,无悦簧言!“彊彊”,犟嘴。白甚厌之旋分手。

(袁)李白一生漂泊无定,这段生活大致是李白平生第一701年至741年。李白出生中亚碎叶,五岁时随家族一支遁回中国,入蜀定居。在蜀地接受了教育和教养。他在安陆结婚成家许氏夫人病逝,许家不留赘婿,赴齐鲁求仙学剑

(三)纳东鲁邻家女子为妾。

(贺)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待御》诗中自诩一箭射死二虎。时有三绝:李白诗歌、张旭草书、裴旻舞剑。李白与刘氏分手后,移家鲁郡兖州任城东门内,他要向裴旻学习舞剑,《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曰: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白推崇侠客精神,自诩仗剑千里行,十步一杀人”,剑术若何,杀过人否,另说其实学剑术是托词,还是要养家糊口。

(袁)时李白方出长安,颇有资財,与杜甫、高适取道商丘,滞留交游。745年,李白赴泰山考取道箓,路过任城,寂寞中李白与一东鲁女子同居,两人情投意合,彼此信任见白《咏邻女东窗下海石榴》: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拜诵读)

(袁)这是李白的一回自由恋爱,因女民女,依唐律士大夫李白不得娶民女为妻,只能纳妾。她为他生子,取名天然颇黎玻璃,唐代玻璃指水晶石,产于碎叶。时李白在兖州置买田产,云游时田产悉交付妻子料理。惜五年东鲁女亡故。

(备用文字)

(贺)李白写异性很直接: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在中国古典诗鲜见。也具象《对酒》: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很感官物质,宁肉不灵味道。与道教思想有关,道教从自然概念出发,发现世界物质层面,现实主义不摈弃富贵,爱情也就直写感官享受了。李白杜甫一样,素喜吴女白皙,眉目艳新月。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还芙蓉帐底奈君何。但也很真,虽露骨: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相逢行》。美人美兮归去来,莫做朝云飞阳台”。但因李白本色即直接,急切,所以不觉得鄙俗,唯觉真尔。

(袁)中国旧式文人吟咏爱情是含蓄典雅的,而西人则是赤裸裸的极叫我爱你。少时海涅《宣告》:暮色朦胧地走近,海水变得更狂暴,我坐在岸旁观看,波浪的雪白的舞蹈……我用轻细的芦管写在沙滩上:‘阿格内丝,我爱你哦,是这样啊,十二岁,觉得这极叫还是蛮温柔的呀。就读下去但可恶的波浪,打在这甜美的自白上把它消灭。啊,折断的芦管,冲散的沙粒,泛滥的波涛,我再也不信任你们。一种深沉的乡愁,到处呼唤着我,到处萦绕着我。你美好的肖像,无处不在,在风声里,在海的呼啸里,在我胸怀的叹息里。我用粗大的手从挪威的丛林里拔下最高的枞树,把它插入埃特纳的火山口,用蘸着烈火的笔头写在黑暗的天顶:阿格内丝,我爱你

(贺)这就是西方传统诗歌的直接感情表达方式吧,我想。幼居乌鲁木齐,迪化。听惯了维吾尔源自于波斯阿拉伯音乐的“十二木卡姆”,载歌载舞热情洋溢,这史诗组曲一个月也唱不完跳不完的,像天山融雪而的塔里木河,澎湃河水一直流向沙漠,自己流光,干涸,拉倒!不然不尽兴。觉得一眼可看出白诗里西域情怀直率不羁的东西,就像哈萨克儿童与生俱来的会骑马,小屁股在马鞍子上来回挪蹭玩,和天生的乐感,抓一把乐器指头就弹奏起来,嘴巴就吹奏起来,吃奶一样自然必需和香甜……

第三课

(三) 宗氏的一段姻缘

(袁)750年李白在开封结识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宗楚客楚客是武则天堂姐的儿子在武后中宗时期三次拜相后因依附韦后和武三思,李隆基起兵灭韦后一党时并诛杀宗楚客李白酒醉梁园,诗兴,在墙上挥毫赋诗《梁园吟》。宗氏偶见,不能释怀。园仆擦墙字,宗氏“千金买壁”。

(贺)宗氏大家闺秀才貌俱全,也信奉道教,与白志同道合。他们在宋州(今商丘) 成婚,是天宝十二载(753年)之前,白时年五十岁许。李白宗氏一段姻缘,是平生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今可见白写给宗氏妻子的诗体书信,和他替妻子写给自己的寄内诗,诗中饱含思念之情。见《自代内赠》: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扫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窥镜不自识,别多憔悴深。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闻诵)

(袁)这大致是李白平生的第二742年至755年。四十二至五十五岁。仕途失意漫游长安金陵。他在长安进入仕途为官,酒酣赋诗名震一时。梁交游酣畅,在金陵凭古吊今;从李白奉诏进京到赐金还山,“十载客梁园”时日,仍将平阳伯禽寄居在兖州。李白入赘宗相府,却不能将偏居乡野的儿女接到身边,使享受亲情,正常学习成长,他为之牵肠挂肚负疚甚深。李白《寄东鲁二稚子》诗云: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谁复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犹煎。(闻诵读)

(贺)诗中披露了家中境况:有了少许农田,一处酒楼;平阳十三四岁了,伯禽也长得与跟姐姐齐肩了。与儿女分别三年矣,白思念至深。新婚不久李白又远游了。既然感情甚笃,胡不归?因相府森严,不能迁就自己,更难容一双儿女啊。《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岂不恋华屋?终然谢朱帘。我不及此鸟,远行岁已淹。寄书道中叹,泪下不能缄!”李白以燕自喻,说并非不恋华屋燕巢,但只得长年不归,不如一只年年春归的燕子。因相府乃不容雏燕之巢,我不能感受完整的家庭温暖。李白心思是欲寻一个自己的家,有了话语权,才好聚合儿女,免受三地相思牵挂之苦。

(袁)唐天宝十一年(755年),李白五十五岁。安禄山反唐,破潼关,唐玄宗仓皇亡命蜀道。李白上庐山避难。不久夫人为避战火乱也到了庐山,夫妻团聚。远在东鲁的子女使李白担心不已,魂牵梦绕。安史之乱时,咏王李璘遣韦子春为使请李白下山勤王,肃宗击破永王复社稷。李白受此牵连获罪,遭禁于浔阳(今九江)。

(贺)这时宗氏女豫章(今南昌)为营救李白出狱,不避风险,四处奔走东告西求,数次援手施救。李白流放夜郎时,夫人与其弟从豫章专程来浔阳送别。恰逢门人武谔来访,表示愿率众把孩子接到庐山,终未果。宗氏女入李林甫之女李腾空门下,李白也赠诗溢美两位相门之女。李白《在浔阳非所寄内》曰:闻难知恸哭,行啼入府中。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诗赞宗氏女像蔡文姬一样,为了拯救夫婿董祀不惜抛头露面。宗氏女救李太白详情无考,文姬流泪请曹公故事,可类比宗氏女救李白故事。

范晔《后汉书.董祀妻传》:董祀做屯田都尉,因触犯法律将判死罪,蔡文姬面见曹操请求赦免。朝堂上坐满高官、名士和远方使者、宾客,曹操对众人说:“蔡伯喈的女儿就在外面,今天让她来拜见诸君。”文姬进朝堂,她蓬头散发,赤足而行,又俯身叩头请罪,言辞清朗、清晰,而语声充满悲酸意味,众人动容。曹操说:“我确实很同情你和董祀,但判决文卷已送出去了,又怎么办呢?”文姬说“您的马厩里有成千上万匹好马,手下有数不清的勇士,为什么要吝惜派出一匹快马,而不去救助一个将死的人呢?”曹操被她的话感,就追回成命,宽宥赦免了董祀之罪。当时天冷,又赐给头巾鞋袜。曹操询问文姬说:“听说夫人家中原来有许多古书典籍,还能不能把它们回忆记诵出来呢?”文姬说:“早先亡父留给我的书有四千来卷,在颠沛流离、极度困苦中,都无法保存下来了,现在我能忆诵的,才不过四百余篇罢了”。曹操说:“现在就派十名书吏给您,让他们帮助您把这些书抄写出来。”文姬说:“我听说男女有别,按礼节不宜亲口传授。只请求您给我纸笔,让我自己把它写下来,用楷书还是用草书,只听您的吩咐。”于是就把所记诵的典籍抄写好送给曹操,文字全无遗漏错误。后来感伤于乱世坎坷遭遇,追忆抒写自己的悲愤心情,又写了《悲愤诗《胡笳十八拍的》

(袁)传统中国女人视夫君为天,牺牲精神是她们身上的一种德行。董祀妻蔡琰,李白妻宗氏女,皆是也。

(贺)李白赴夜郎途中遇赦返内地。761年李白亲送宗氏女李腾空到邝山学道去了,白复孤独不复再娶。二人十年婚姻,志同道合,情甚笃。从此李白不再提及夫人,宗氏女不知所终。宝应元年(762年)李白病逝于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家里。他在病榻上把诗稿交付李阳冰。李白死后五十年,宣歙池州观察使范传正来当涂,范传正是李白友人之子,他敬慕李白,按地图找到李白墓地,扫墓,因令禁樵采。又竭力寻访李白后人。访三年始得其二孙女,皆出阁。一嫁陈云,一嫁刘劝,皆农人。

(袁)这是李白平生第三755年至762年。五十六岁至六十一岁逝世。755年安史之乱,他遭遇了仕途上第二次失败,生活愈加惨淡,天不假年,一代诗仙生命结束于流亡迁徙中。生存地域为浔阳,江夏和当涂。

(备用文字)

宣歙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为李白立碑作(一千六百字)序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 》,其中记录了范传正寻访李白后人事(摘录节选)因召至郡庭,相见与语,衣服村落,形容朴野而进退闲雅,应对详谛,且祖德如在,儒风宛然。问其所以,则曰:父伯禽以贞元八年不禄而卒,有兄一人,出游一十二年,不知所在。父存无官,父殁为民,有兄不相保,为天下之穷人。无桑以自蚕,非不知机杼;无田以自力,非不知稼穑。况妇人不任,布裙粝食,何所仰给?俪于农夫,救死而已。久不敢闻于县官,惧辱祖考。乡闾逼迫,忍耻来告。言讫泪下,余亦对之泫然。因云:先祖志在青山,遗言宅兆,顷属多故,殡于龙山东麓,地近而非本意。坟高三尺,日益摧圯,力且不及,知如之何。闻之悯然。将遂其请。因当涂令诸葛纵会计在州,得谕其事。

碑文中详述了二女向范传正哭诉了穷困窘迫的家境,且怕有辱于祖父名誉,不敢向县官报告家世,受乡闾逼迫,忍辱来告的情状。范传正听了唯凄然。伯禽死时,李白已逝三十年了。伯禽就是李白最爱的长子明月奴,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李白生前惦念伯禽,送萧三十一至鲁中时,拜托萧到他家去替自己看望一下儿子,并含情脉脉地想象稚子伯禽应该驾驭小车骑乘白羊当骏马了。李白的孩子们,平阳出嫁后即殁,天然颇黎不知所终,文字里有消息的只有这个伯禽了,可是范传正为李白扫墓并寻访后人时,连伯禽也去世二十年了。李白后人唯余二孙女,衣裳村俗,容貌粗糙,唯举止尚安详文雅,应对知详略分寸,且祖德如在,儒风宛然。二孙女觉得祖父是喜欢青山的,就请求范传正为李白改葬。范即允许,元和十二年改葬于旧坟以西六里处,北有青山,青山在当涂县东南,谢朓曾在山中筑屋幽居,故名谢公山。李白素服膺谢朓诗风,又尤喜青山,得以长眠青山之侧,谢朓相伴,魂魄亦安矣。范传正不忍李白的孙女辱没于农人,劝其改嫁于士族。二女答曰:夫妻之道命也,亦分也,在孤穷既失身于下俚,仗威力乃求援于他巫。生纵偷安,死何面目见大父于地下?欲败其类,所不忍闻。”范传正听了也只好嘉许其志,只是免了她们的赋税徭役而已,也算是对她们的祖父表示了敬意。

(袁)诗仙李白,其惊人才华与漂泊经历,狂放个性与不谙世事,儒道老庄合一的文化底色与西域文化之于骨血中的濡染,高尚理想和蹉跎现实,正应了“文章憎命达”之文学创作规律,说白了“悲愤出诗人”,于是李白诗的哲思当量是巨大的。李白诗阔大诡丽,狂泄如河,如瀑布,之于骇人。

(贺)巨大是一种美感,幼年时我常见新疆五月河渠中流岸上巨石静卧,内心敬骇,不知它们是从哪儿来的。长大后阅读尼采哲学,又想起了那些巨石和李白诗:

(袁和董诵读)尼采:是这么近了,我离云端,我静候着那第一次的雷,和闪 李白:桃李得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语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长歌行》)。

尼采我长,我长的寂寞了,我长那么高,我等待,可是我什么也等不着。;李白“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玉壶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

(袁)尼采和李白语录的这种很巨大很有重量的美感,它给人以击穿平庸思想,打碎常规窠臼的讶异感,梦话呓语,其实存于每一个凡内心隐秘愿望中,诗人哲人与我们的不同,不过是我们只敢做梦不敢说出来,而他们高傲,高傲有资本,狂放不羁,敢把美梦写成诗,真笑真哭一刹那(佛家语),替我们释放了隐秘愿望和真实思想感情。

(贺)李白不同于我们的,其实对生命对生活的要求很大,很强烈,所以幻灭感也格外沉重我们一般讶异和欣赏诗歌夸张奇诡之美,却少有人觉悟到李白从根本上乃是与普世人性最接近的,追求成功和幸福,其实很普通平凡,只不过他的心肠也许比我们更滚烫,他对于生命所要求的当量,比凡人大得多,罢了。

说李白道李白须是一部大书,我这里只是略述了他的西域情结及其婚姻之一二尔。李白功名上推崇鲁仲连,却一事无成,诗歌上赞誉谢玄晖,实则自己的文思造诣不知高出谢朓多少云泥空间矣!李白一生坎坷,出身颇多疑点,思想复合杂芜,然而他生命力非常充溢,翻江倒海不足以宣泄矣,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草书歌行》)日出东方隅,似从地底来……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滓同科”,是胸襟格局大矣,中国诗人中鲜见。

附日记一则  2010327 周日 晴。

开封市诗歌协会在禹王台和铁塔举办踏春诗会。最喜鼓吹台之南古柏林,阴凉幽邃。老旧红楼是民国和解放初省农林学院旧址。省会迁郑州,学院跟起走了,由是荒置。气韵澹泊,鼻息里充满了松枝柏脂浓郁清芬之气。此园阔大,荒敝了,幽静。诗会活动在吹台祭奠三贤。三贤,李白杜甫高适玄宗天宝三年,李白被解翰林职。《新唐书杜甫传》:甫少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祭奠三贤毕,由我和拜冉诵读李白留在吹台的《梁园吟》:(贺和拜诵读)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备注)

李白一生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701年至741年。他诞生至四十一岁,漂泊时期。生活地域为四川,安陆和齐鲁。他出生中亚碎叶,五岁时随家族一支遁回中国,入蜀定居。在蜀地接受了教育和教养。他在安陆结婚成家,在齐鲁求仙学剑;第二期742年至755年。四十二至五十五岁。追求仕途,失意继而漫游时期。活动地域为长安,梁,和金陵。他在长安进入仕途为官,且酒酣赋诗,名震一时。梁是他交游酣畅地,在金陵他凭古吊今;第三期755年至762年。五十六岁至六十一岁逝世。755年安史之乱,他遭遇了仕途上第二次失败,生活愈加惨淡,天不假年,一代诗仙生命结束于流亡迁徙中。生存地域为浔阳、江夏和当涂。

 




阅读李白  

第一节

白出生于西域。《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是西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郭沫若考证:李白的祖上被放逐之地今车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时为隋唐疆域李白701年出生在中亚碎叶城,李白一家流放西域约90年。“遁还”说明是逃亡之家,某月黑风高之夜从碎叶汉营地偷偷窜出来,沙漠流徙,不知寒暑方至巴西四川。为什么不回祖籍陇西成纪去呢?因一逃亡之家未经朝廷允许,私自逃亡不敢回老家的。唐代四川人口流动频繁,少数民族又多,一个获罪之家杂居在四川不显眼。可李白不眷恋感念四川,你看《蜀道难》虽想象力磅礴,但阴气太重哀转九绝,像是被阎王招去喝酒,提一把剑壮胆要去视死忽如归似的: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而来四万八千岁,始于秦塞通人烟……”唉呀妈呀无期徒刑哪怕是回不来了!李白弱冠出川,一生漂泊,再也没回过四川,大概他童年少年里没有多少流金岁月值得回忆。白素“山东李白”自居,杜甫亦呼之。白诗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思想融唐代宏阔风气,儒释道精神都有,喜欢楚辞,不羁,孜孜求仕不得哂笑一下正统儒学好理解。籍贯陇西,西域生人,西部风土浸润骨血,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融合,对于李白诗歌风骨之形成,不无深刻影响。

李白一生的四个女人。

与许圉师孙女成婚。727年,李时年二十七岁,求仕两年无望,经孟少府撮合入赘许家,许圉师孙女成婚。婚姻,相对稳定。许圉师,唐高宗四任左相,后归隐安陆(今湖北安陆)。许圉师的父亲许绍跟唐高祖李渊同窗,封安陆郡公。许圉师因小儿子许自然打猎时杀了人,为抵罪遭贬谪但百年许家一直簪缨满门。为李白生一女一男。儿子名伯禽伯禽本是周公长子名讳),小名明月奴。为儿子取名明月与李白幼时西域历有关,时中亚细亚盛行明教即拜火教,祀天地日月水火。奴,爱称。女儿取名平阳,平阳是汉武帝姐的名字。

李白在安陆白兆山桃花岩造石屋,垦山田,耕读,赋诗饮酒,初也逍遥。但入赘身份使他烦恼。《少年行》: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不难品味出李白的苦恼心情。“赘”,汉释“多余的”秦汉时将“赘婿”以罪犯等“五类”对待,强征其到边关去做苦力,曰“谴戌”。到了唐朝虽然风气已开,但汉人儒学正统婚姻观仍是难以逾越。李白一生为何两次甘当“赘婿”?一则李白出生地碎叶,突厥婚俗“女婚男嫁”,突出女性身份地位。玄奘《大唐西域记·序论》:“胡俗嫁娶,尊卑无次,妇言是用,男位居下”西域婚俗对于李白不无影响;再则李白有想攀附名门以跻身于上流的考虑。李白“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且之后屡遭婚变,使他不能正常赡养子女,这成为李白一生的歉疚悔恨 

唐开元末年(736年),李白时年三十六岁,许氏夫人病逝,李白入赘身份窘迫无依,亲戚恶言相向,他只好携儿女移居东鲁。以赴齐鲁求仙学剑为名,寓家兖州郡瑕丘城(山东兖州),距曲阜三十里。李白仍想以隐居山林,曲径求仕。

刘姓女子同居因平阳伯禽需要照顾,李白的堂弟李冽时任兖州长官佐副为李白介绍一刘姓女子。二人同居,李白带着她到安徽置了宅子。刘氏不懂李白,讥笑李白窘迫无财,且播弄是非,使李白痛苦不堪。这是一段很糟糕的同居关系,不久二人分手。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李隆基征召李白入京,李白以为此去荣华富贵唾手可得,欢欣之余,怜惜稚子,白以《南陵别儿童入京》诗谴责刘氏: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董读)

其中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用西汉朱买臣典故:(?─前115),字翁子,吴(今属江苏)人。家贫,喜读,斫柴卖钱为食,担柴,诵不绝口。其妻羞之要求离婚,买臣不能留。旋汉武帝拜买臣为中大夫。时东越屡叛,买臣以为发兵可以平定,武帝遂任其为会稽太守。买臣故妻闻之有悔意。白自比买臣讥刘氏即会稽愚妇。李白诗抒发痛苦,

李白一生漂泊无定,这段生活大致是李白平生第一:701年至741年。李白出生中亚碎叶,五岁时随家族一支遁回中国,入蜀定居。在蜀地接受了教育和教养。他在安陆结婚成家许氏夫人病逝,许家不留赘婿,只好赴齐鲁求仙学剑为名,取功名谋生存。

第二节

东鲁邻家女子为妾。745年,李白赴泰山考取道箓,路过任城,寂寞中李白与一东鲁邻家女子同居。李白慕其姿容,爱慕尤甚,两人情投意合,彼此信任见白《咏邻女东窗下海石榴》: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拜读)

这是李白的一回自由恋爱,但因女是民女,依唐律士大夫李白不得娶民女为妻,只能纳妾。她为他生子,取名“天然“,小名“颇黎”,即玻璃,在唐代玻璃指水晶石,此物产于李白出生地碎叶。时李白在兖州置买田产,自己云游在外时,田产悉交付妻子料理。但惜五年后东鲁女亡故。

和宗氏的一段姻缘750年李白在开封结识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宗楚客是武则天堂姐的儿子,宗室三子皆为武后亲信,后获罪发配岭外。宗楚客在武后中宗时期三次拜相后因依附韦后和武三思,李隆基起兵灭韦后一党时并诛杀宗楚客。李白酒醉梁园,诗兴,在墙上挥毫赋诗《梁园吟》。宗氏偶见,不能释怀。园仆擦墙字,宗氏“千金买壁”。宗氏大家闺秀才貌俱全,也信奉道教,与白志同道合。李白和宗氏的一段姻缘,应是平生的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见《自代内赠》: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扫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
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窥镜不自识,别多憔悴深。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闻读)

这大致是李白平生的第二742年至755年。四十二至五十五岁。追求仕途,失意继而漫游长安,梁,和金陵。他在长安进入仕途为官,且酒酣赋诗,名震一时。梁是他交游酣畅地,在金陵他凭古吊今;从李白奉诏进京到赐金还山,“十载客梁园”,入赘宗相府,却不能将寄居在兖州的一双儿女平阳伯禽接到身边,使享受亲情,正常学习成长,他为之牵肠挂肚负疚甚深。狂傲不羁的神仙一样的诗人,一会儿追求仕途,要学鲁鲁仲连匡时济世,一会儿隐退求仙问道,一生萍踪仙影,狂歌度日,心无定性,可是李白一生无可奈何地爱他的孩子们,诗中至深沉。既然感情甚笃,胡不归?因相府森严,不能迁就自己,更难容一双儿女啊。李白心思是欲寻一个自己的家,有了话语权,才好聚合儿女,免受三地相思牵挂之苦。《寄东鲁二稚子》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谁复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犹煎。(闻读)

第三节

唐天宝十一年(755年),李白五十五岁。安禄山反唐,破潼关,唐玄宗仓皇亡命蜀道。李白上庐山避难。不久夫人为避战火乱也到了庐山,夫妻团聚。远在东鲁的子女使李白担心不已,魂牵梦绕。安史之乱时,咏王李璘遣韦子春为使请李白下山勤王,肃宗击破永王复社稷。李白受此牵连获罪,遭禁于浔阳(今九江)。这时宗氏女豫章(今南昌)为营救李白出狱,不避风险,四处奔走东告西求,数次援手施救。李白流放夜郎时,夫人与其弟从豫章专程来浔阳送别。李白《在浔阳非所寄内》曰:闻难知恸哭,行啼入府中。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诗赞宗氏女像蔡文姬一样,为了拯救夫婿董祀不惜抛头露面。宗氏女救李太白详情无考,文姬流泪请曹公故事,可类比宗氏女救李白故事。

范晔《后汉书.董祀妻传》:董祀做屯田都尉,因触犯法律将判死罪,蔡文姬面见曹操请求赦免。朝堂上坐满高官、名士和远方使者、宾客,曹操对众人说:“蔡伯喈的女儿就在外面,今天让她来拜见诸君。”文姬进朝堂,她蓬头散发,赤足而行,又俯身叩头请罪,言辞清朗、清晰,而语声充满悲酸意味,众人动容。曹操说:“我确实很同情你和董祀,但判决文卷已送出去了,又怎么办呢?”文姬说“您的马厩里有成千上万匹好马,手下有数不清的勇士,为什么要吝惜派出一匹快马,而不去救助一个将死的人呢?”曹操被她的话感,就追回成命,宽宥赦免了董祀之罪。当时天冷,又赐给头巾鞋袜。曹操询问文姬说:“听说夫人家中原来有许多古书典籍,还能不能把它们回忆记诵出来呢?”文姬说:“早先亡父留给我的书有四千来卷,在颠沛流离、极度困苦中,都无法保存下来了,现在我能忆诵的,才不过四百余篇罢了”。曹操说:“现在就派十名书吏给您,让他们帮助您把这些书抄写出来。”文姬说:“我听说男女有别,按礼节不宜亲口传授。只请求您给我纸笔,让我自己把它写下来,用楷书还是用草书,只听您的吩咐。”于是就把所记诵的典籍抄写好送给曹操,文字全无遗漏错误。后来感伤于乱世坎坷遭遇,追忆抒写自己的悲愤心情,又写了《悲愤诗《胡笳十八拍的》

传统中国女人视夫君为天,牺牲精神是她们身上的一种德行。董祀妻蔡琰,李白妻宗氏女,皆是也。

李白赴夜郎途中遇赦,返内地。761年,李白亲送宗氏女到邝山学道去了,李白复孤独,不复再娶。二人十年婚姻,志同道合,情甚笃。从此李白即不再提及夫人,宗氏女亦不知所终。宝应元年(762年)李白病逝于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家里。他在病榻上把诗稿交付给李阳冰。李白死后约五十年,宣歙池州观察使范传正来当涂,范传正是李白友人之子,他敬慕李白,按地图找到了李白墓地,扫墓,因令禁樵采。又竭力寻访李白后人。访三年,始得其二孙女,皆出阁。一嫁陈云,一嫁刘劝,皆农人。

这是李白平生第三755年至762年。五十六岁至六十一岁逝世。755年安史之乱,他遭遇了仕途上第二次失败,生活愈加惨淡,天不假年,一代诗仙生命结束于流亡迁徙中。生存地域为浔阳,江夏和当涂。

诗仙李白,其惊人才华与漂泊经历,狂放个性与不谙世事,儒道老庄合一的文化底色与西域文化之于骨血中的濡染,高尚理想和蹉跎现实,正应了“文章憎命达”之文学创作规律,说白了悲愤出诗人,于是李白诗的哲思当量是巨大的:李白诗阔大诡丽,狂泄如河,如瀑布,之于骇人。巨大是一种美感,幼年时见新疆五月河渠中流岸上有巨石静卧,内心敬骇,不知它们是从哪儿来的。长大后阅读尼采哲学,又想起了那些巨石和李白诗:

尼采:是这么近了,我离云端,我静候着那第一次的雷,和闪 李白:桃李得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语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长歌行》)。

尼采我长,我长的寂寞了,我长那么高,我等待,可是我什么也等不着。;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将进酒》。(尼采由袁读,李白由董读)

尼采和李白语录巨大很有重量的美感,给人以击穿平庸思想,打碎常规窠臼的讶异感,梦话呓语,其实存于每一个凡夫俗子内心隐秘愿望中,不过是我们只敢做梦不敢说出来,而诗人哲人狂放不羁,敢把美梦写成诗,真笑真哭,一刹那替我们凡人释放了隐秘愿望和真实思想感情。李白不同于我们的,不过是对生命对生活的要求很大,很强烈,所以幻灭感也格外沉重我们一般讶异和欣赏诗歌夸张奇诡之美,却少有人觉悟到李白从根本上乃是与普世人性最接近的,追求成功和幸福,其实很普通平凡,只不过他的心肠也许比我们更滚烫,他对于生命所要求的当量,比凡人大得多,罢了。

 

附日记一则  2010327 周日 晴。开封市诗歌协会在禹王台和铁塔举办踏春诗会。最喜鼓吹台之南古柏林,阴凉幽邃。老旧红楼是民国和解放初省农林学院旧址。省会迁郑州,学院由是荒置。气韵澹泊,鼻息充满松枝柏脂浓郁清芬之气。此园阔大,荒敝了,幽静。诗会活动在吹台祭奠三贤。三贤,李白杜甫高适玄宗天宝三年,李白被解翰林职。《新唐书杜甫传》:甫少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祭奠三贤毕,由我和拜冉诵读李白留在吹台的《梁园吟》:


  (贺)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拜)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贺)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拜)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贺)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