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季显臣老师凭借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把握,创设了适合本节课的有效情景。着重培养学生通过剪、补、移、拼等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学生学习后面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听了这堂课,感到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季显臣老师的课堂,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如其分,学生的自主探究氛围浓厚。整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1、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观察社区平面图导入新课,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激发思维矛盾,然后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这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动手实践,多维探究。
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孩子的动手操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教学时,季老师出示一个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先让孩子们认真观察,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让孩子明白“数格子的方法不大好用”,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能否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与它面积相等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接着孩子们积极讨论后再动手操作:通过剪、补、移、拼动手操作活动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积极探究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要渗透的就是这种转化的思想,这种思想将直接影响之后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
3、分层运用,逐步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效果。季老师能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在练习设计上体现了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既有层次性、实践性,又做到了前后照应。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原则,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多媒体、让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深度融合
课件制作精美,能将图形的的特征完成呈现,包括最后以微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季老师也下了很大功夫,制作过程中把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的恰到好处。
总之,这节课季老师能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