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罗·高更生于巴黎,他在大西洋另一边的秘鲁度过了童年。根扰历史记载,他的祖母弗洛拉·特里斯坦是一位作家和女权运动先驱。高更后来回到了法国,对他来说,童年的记忆印象十分深刻。这也是他喜欢旅游的原因,而且一有条件,他就会去船上当水手。
高更放弃了原来生活的一切,完成献身投入绘画艺术。他厌倦了欧州的生活,去了巴拿马和马提尼岛,希望回到更简单、更地道的原始生活方式中去。然而到了那里才发现土著的生活并非他想像的那么理想完美。

保罗·高更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岛上,开始新的生活,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个奇怪的人,因为他带着一堆的画布、画笔和颜料。约提夫虽然不知道那些东西是作什么用的,但是他对于岛上来的这位新朋友却十分的好奇。

高更住在约提夫家的旁边,于是约提夫常常包些新鲜的食物放在高更的门口。约提夫不断的观察着这么奇怪的先生,因为他们的语言不通,所以他们沟通很困难,更多的时候约提夫看着高更认真的在画布上涂各种颜色。

约提夫和高更慢慢的成了朋友,他们一起去骑马,在一起玩,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高更开始邀请约提夫去他的画室里玩,约提夫了解到他的朋友高更每天画的是油画。高更在自己女儿睡觉时画了一幅非常好看的油画。

高更为约提夫的姐姐也画了一幅画,高更的画像让约提夫觉得姐姐是如此的漂亮。

直到有一天,高更选择离开。虽然他舍不得离开在这个岛上他唯一的朋友:约提夫。高更不辞而别,为约提夫留下了他的日记,讲述着高更在大溪地的生活经历,日记取名为《诺阿诺阿》


高更在大溪地岛流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受到了疾病、经济及家庭问题的困扰,于1903年逝世。
高更创造并发展了“景泰蓝主义”如此创作出的主要是一些没有纵深感或阴影的装饰性的画作。
高更也是一位综合主义者,他追求鲜艳的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与感受,摒弃自然主义技法,确立了偏好图案合成表现主题的风格。
虽然一一小朋友还小,但是对于这本颜色鲜艳的绘本还是很感兴趣,每天晚上我会抱着宝贝一起来读绘本,富有感情的阅读顿时让小家伙兴奋起来,看来小宝贝很喜欢绘本哦,对于这样的亲子阅读,真得很棒,小朋友这么喜欢看来以后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哦。
PS:感谢屋檐下的小雨提供这次的试读,让我了解绘书,走进绘本,走进艺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