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珍心灵多姿多彩 |
分类: 镇西思想研究所 |
没有记忆就没有智慧。我选择手写笔录的方式去记忆珍贵的所见所闻。将优秀的资源扩大其影响力。对于教育,我就在一天一天捡拾起砖瓦玉石,期许用心血智慧建筑教育童话的城堡。—— 四川 谢华
2013年7月21日上午,李镇西老师在湖北仙源年会上讲座《自己培养自己》。带给了参会者深刻的思想启迪。李老师讲到成长的力量,在于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发展。生长的姿态才是人才的姿态。
“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不可回避现实对教师的挑战。站在教室门口的老师,应该时时站在民族的门口一样思考教育的未来。
李老师在与会者的互动交流中高度概括了好老师标准:课上得好,班带得好,分考得好。
在好老师基础上再加上”能说“与”会写”,就是“名师”标准了。
我想,其实标准仅仅是李老师提出的方便大家衡量的标准,并非是最高境界。关键是构建这些标准背后的元素,
李老师提出了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
一、不停地实践
作为教师,不读书,无以教,无以活。
这里李老师更侧重于他对语文教学的引领阅读。
比如教师应该读四大类别的书籍:教育刊物,了解学科领域,同行的人在思考什么,可以促进自己思考;教育经典,比如读苏氏著作,就是很好的教育阅读开始;学生读物,这是了解学生的捷径,走进心灵的教育,才是真的教育。学生读物里感知儿童世界。人文书籍,对教育提高到了很高境界。教育,教学,到人文素养积淀。
李老师再次将侯长缨老师的近期阅读书单开列出来,全场为之振动。更加明白了教师自我培养自我成长中,有一种元素叫做:坚持,坚持,坚持!
我常常给学生积极心理暗示,对于我同样受用:现在我们不优秀,但是只要在路上,我们就在奔赴优秀,而后就是卓越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