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写作,行走到飞翔的积淀

(2012-07-13 22:43:15)
标签:

中国教师报

中语参

专业成长路

分类: 情系中国教师报

教育写作,行走到飞翔的积淀

 

(蒲公英的梦想,低低的飞翔也是美丽,总有热切的眼光给我鼓励,懂我、支持我、不同方式激励着我。铭记于心。——爱的色彩)

 
   教育写作,行走到飞翔的积淀

    四川  谢华

    吴非老师在《致青年教师》自序中写道:

    2005年,在和钱理群教师探讨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时候,我们不约而同说到三个关键词: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钱教授还提出,教师还应当是“写作者”。因为教师职业对于民族未来的深远意义,还在于有所传承,因而有必要把教师的写作能力放到一个相当的评价位置上。

    我想,教育需要实践中写作,写作中思考,思考中再实践。不断修正教育,渐次达到理想的教育愿景。

    写作,必然经历的三个阶段。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我的教育写作经历着迷惘。

    2009年4月我初次在新浪开博,开博之后,却一直找不到感觉。总觉得博客上网络来来去去,羞涩地不敢下笔。将手记笔录的流畅一并堵塞了。之后却是很久没有想到究竟要写什么。一直到当年九月,都是将往届学生的文字搬在博客上。直到09年10月,那些初一学生的文字带给我心灵的激动,笔底开始记载生活常态。但是底气不足。还没有方向。直到朋友说给我约稿,我惶恐地拿不出一篇教育类文字,哪怕是一篇像样的散文。慌不择路地奔进万花从中。大量阅读着各样的作品。后来在读《纳兰容若词传》突然开启了一扇思维窗户。将隐秘的情感寄托在厚重的故乡土地上,2010年2月22日发出博文《凝眸处,断肠》,得到博友们高度赞扬,那时候还不懂得留评需要礼貌和真诚回复。像极了不敢抬头看宾客的内向的孩子。但是自信心却像风帆一样高高悬起,开始了自觉记载心灵的感悟。简单的发表着小文字。

     这时候,距离专业的教育写作还很遥远。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我的教育写作经历着执着。

     有了信心,有了现实、网络的鼓励。开始有意识的记载,关于教育,教学,还有我和孩子们之间的小温馨故事。2011年5月在《中国教师报》的引领下亲临杜郎口探访学习后,开始有意识自主地接触着教育专业成长的必读之书。每一本书上都留下了小小蜗牛般爬行的闪闪亮亮的痕迹。泛读,精读,选读,都在乎自己的心理渴求。再读《教育漫话》(英/约翰.洛克)和《美国最优秀教师的自白》《第56号教师的奇迹》;《高效课堂22条》、《我给传统课堂打0分》(中国教师报李炳亭给传统教育疗救的思考)、《心与教育的对话》(武宏伟著)、《陶行知名篇精选》、《叶圣陶教育名篇精选》、《最优秀的班主任》(李镇西著)、《要相信孩子》《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最需要什么》《语文有效教学》……都保留了手心的温度 

     另外点读大量的教育专业成长促进的博客:中国教师报、梁恕俭、吴非、李镇西、李炳亭、李振村、武宏伟、书虫、杏坛归客、绿色天地、角色教育、吴泓工作室、淡淡书香、张丽钧等等给了我无穷的榜样力量。我们学校承办全国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16次年会,给自己一个奔跑的时段;《中国教师报》“香山论坛”评选“新教师”积极上进的“最美女教师”活动,给予了自信;《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给我平台,予以帮助,提升着我认识的高度;给县市级教师培训做讲座迫不及待在挖掘着思想的深度;现实网络两相宜的朋友不断给予我信心;博文不断得到鼓励,推荐到草根博客首页的文字24篇。

    教育写作开始执着奔赴一场马拉松跑步。充实了2011年!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的教育写作经历着顿悟。

     2012年1月适逢“蒋自立老师搭建平台——“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成立。读专业书,发表教育类文字再次有了一个平台。“尺码相同的人”越靠越近。读书专业导向更有归宿感了。加上毕业班教学,带着一个语文团队,不得不思考语文的专业素养在学生的身上培养与积淀。阅读、写作、思考成为了主旋律。做到了每一节课都有深度的教育反思,并且深度思考每一节课学生能收获什么,能得到什么熏陶。读书笔记强势推进中,书架上摆放着几十本读书笔记……其间不断得到大教育文学家傅东缨老师的敲打提醒——“沉潜下来,力戒浮躁。高峰无坦途!”《教师阅读地图》给了自己一个清晰的脉络图。

     三年轮回的教学攀上了新高,我的语文教学“阳光阅读 行云写作”带着我有了凌空飞翔的欲望!

     2012年奋斗感特强烈!

    爱生活, 爱学生,爱孩子,爱我所爱的教育,于是来自心灵奔泻的文字,就自然成为笔底下最深情的篇章,800余篇博文奠定我今后的瞭望台阶。以后每天加一块石头,教育的童话城堡就会一砖一石砌成!每天播种一粒种子,一棵树一棵树生长着就有了森林的浩瀚!

      我想,坚持这样的教育写作,有一天就会奠定我行走到飞翔的高度!

 

 

 

   针对“教育写作为什么?”而写

   此话题来自7月13日《中国教师报》暑期“香山夜话”栏目:

想提升我们的教育境界是离不开教育写作的。

那么,您又是怎么看教育写作的呢?您对教育写作有哪些思考?本期夜话我们就来聊聊教育写作。为使您的思考有一个层次性,您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为什么而进行教育写作。(目的与意义)

2、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教育写作。(过程与方法)

3、教育写作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收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