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厂房遗存随想

(2011-08-19 21:31:13)
标签:

随想

第一个五年计划

国营大厂

分类: 杂谈

http://s3/middle/5fa520e8taad551027c82&690&690

    从阜石快速路通往门头沟的途中经过石景山高架桥时,看见路南侧烟囱高耸、冒着热气的凉水塔的热电厂,感到一阵兴奋。(七十年代初从插队农村招工回城进的就是在热电厂)。再看见涂成铁锈红色的首钢厂房遗存,又不免一丝惆怅。石景山也曾是我幼年时短暂生活过几年的地方(西黄村钢校宿舍)。在五十年代初期新中国工业化浪潮中,从小跟随父母不断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上海、北京、长春、洛阳,从一个建成的大工厂到另一个新建的大工厂。

http://s15/middle/5fa520e8gab3eae35819e&690&690

http://s6/middle/5fa520e8taad550fa5a55&690&690

http://s7/middle/5fa520e8taad551003666&690&690

    在那时的各国营大厂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在这里人生的过程很简单很单纯,即从工厂医院出来再回到工厂医院。从工厂的医院出生,受到在哺乳室母亲的哺育,一岁半入托儿所、六岁上子弟小学再上子弟中学,高中毕业后可参加工作,厂里提供单身宿舍,一日三餐食堂搭伙吃饭,一年四季有劳保用品。结婚可以分配到住房及全套家具。有公共洗澡堂理发馆,有俱乐部,有体育馆。看病住院全报销...那时的国营大厂是令人羡慕和向往的社会主义模式。

http://s6/middle/5fa520e8taad55120e775&690&690

 

http://s16/middle/5fa520e8teac552b84aef&690&690

http://s1/middle/5fa520e8taad5512dd5e0&690&690

 

http://s10/middle/5fa520e8taad5510478e9&690&690

   九十年代初,我们告别了曾给我们带来无忧无虑生活的洛阳国营大厂回到了北京,各自转向了全新的行业从头开始艰难的工作。

    在这之后的二十年间是产业结构调整改革的艰难时期,国有工业大中型企业转型,产业工人经历了下岗、转业、下海的痛苦抉择。国有企业的产业职工是中国改革事业当之无愧的开拓者,贡献者。应当为他们竖立一座丰碑。

    看着这些厂房遗存,就像座座丰碑,倾听他们的诉说。

http://s9/middle/5fa520e8taad46c151c28&69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莲花池随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