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作业(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
(2014-06-16 01:17:12)
标签:
育儿复习资料教育人教版五年级 |
分类: 远程修炼 |
《杨氏之子》
教师行为 |
学生学习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释题,简介文言文。 |
||
1. 2. 3. |
1. 2. 3. |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
1. 2. 3. |
1. 2. |
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学习本文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而学生读得不一样的地方正是他们感到困惑之处,教师将其定格。让学生在朗读中能不遗余力地直指读懂、读通课文,让学生的读书有更强的指向性。 |
三、研读全文,理解意思。 |
||
1. 2. (一) 九岁,甚聪惠。” 师:你读懂了杨氏子的年龄只有九岁,比大家还要小,对不?(板书:聪惠)。“聪”的意思是——聪明,“惠”的意思是——智慧。(板书:智慧) (二) 师:故事中除了杨氏子,还有一个人物是谁?(板书:孔君平)知道孔君平是谁吗? (三) 1. (四) 1. 齐读。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呢?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五) A、理解杨氏子的回答 B、体会杨氏子的巧妙 |
1. 2. (一)句意:“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才九岁,非常聪明。”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二)生: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就把儿子叫出来。(指名读这句) (三)生:杨氏子为孔君平摆出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1.
(四)生: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1.
生: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的孩子。杨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驳) |
让孩子学会借助注释理解课文,这是学习文言文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还给还给学生,这一环节的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比较容易地完成教学重点。 |
四、熟读成诵。 |
||
古人用了短短的5句话就讲述了一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孩子的待人有礼貌,思维敏捷。老师觉得,像这样的文章,我们应该把它给背诵下来。 |
1、练习背 2、指名背。 3、男女生比赛背诵。 |
以这样古今文对照推及到吟诵全文,相信在学生心中留下的不仅是古文的意蕴,还有古文中一缕浓浓的情味。 |
五、布置作业: |
||
语言的魅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课后请同学们运用我们敏锐的头脑去感悟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完成今天的家庭作业好吗?(看大屏幕) |
|
学生们在读文中领略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才积累中丰富自己的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