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精辟论断

(2011-04-17 09:30:24)
标签:

好妈妈

胜过好老师

家庭教育

中小学

语文教学

读后感

教育

分类: 教育思考

    相信很多有心的妈妈们、老师们都阅读过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部书,最近我也在读。虽然未为人母,但是从教近四年,对于教育研究已经如李白饮酒一般上瘾。在生活中,在办公室,只要大家谈到一些教育案例,我都非常关注。对于好的教育书籍当然更是如获至宝,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就是一本这样的书。

    其实大家都明白,教育是有规律的,只要按照教育规律进行教育实践,必定会有好的教育收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就是尹建莉教育孩子的实践记录,当然,因为尹建莉的教育理论过硬,所以在言其实践的过程中,处处皆有对陶行知、杜威、弗洛姆、苏霍姆林斯基等伟大的教育家的教育理论的诠释。所以这本书,既不是简单的实践记录,更不是空洞的照搬理论,而是一部有血有肉、切切实实的教育书,可以和《卡尔威特家训全书》相媲美。但这毕竟是我们本土的作品,所以对于我们真真切切的中国教育、中国家庭教育,有着很好的帮助。这本书不是很多抱怨型的书,更不是恭维式的叫嚣,而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提出现在中国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的错误做法,并给予解决的方法。也提出了中国中小学教育中,尤其是语文教学中的弊病,并且把她的好做法和大家分享。作为一名老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也作为一个未来的家长,我感觉这本书很实际,很真诚,推荐大家都看看,甚至“爸爸们”也要读一读,肯定不会空手而归。

    暂且不谈家庭教育,作为语文老师,我只说语文教学。

    尹建莉是一个真正懂得语文教学的妈妈。

    作为一个正在致力于“回归阅读与写作本真”语文课堂改革的语文老师,我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后,第一感觉就是,英雄所见略同!

    《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这一节给我的触动很大,应该说是强烈的共鸣。单单从题目来讲,我就已经指导和我的思想一致。对于现在所编教材,作者对小学语文教材采用先学拼音、生字,再学词汇、句子这样的逻辑框架很是质疑。是的,为什么不能把所谓的课外阅读扶正,先给孩子讲故事、读故事,慢慢的教会学生自己能读书,这个过程孩子就很自然的学会识,拼音的事儿应该不算是最重要的吧?

    再者,初中教材,如作者所说,“平庸之作非常多,不少作品从思想性、趣味性到文字的精致性,都算不得上品,却进入了教材。”是呀,我们初中三年的教材,学生读下来,有多少收获呢?在课堂上老师们以的“深挖”为借口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所谓的阅读课,就是阅读方法课,更多的其实就是做阅读理解题的课,所有的人,老师、学生,都成了考试链条上的一个小零件,这是语文教学吗?这是语文学习吗?钱理群教授说的好,我们的语文教材的编选基本停留在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

    作者说的好,“从教师的语文素养上看,多年来僵化而单一的教学方式,是语文教师这个群体的专业素养大大退化,‘语文教师’这个角色所暗示的学科素养是如此苍白。”课堂不行,寄希望于“课下”就能够解决问题了吗?对于像尹建莉这样的家长来说是可以的,她对圆圆的阅读引导非常成功,但是又有多少孩子像圆圆这样幸运呢?语文新课标对于中小学生的阅读量有明确的规定,并且有明确的指定书目。但是老师们贯彻的怎么样呢?很多语文老师生怕学生期中竞赛考不好、期末考试考不好,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把练习题从厚做到薄,再从薄做到厚,对于真正符合语文规律的语文学习,真的是很恐怖,简直是噩梦。课外阅读只是一种神话,尹建莉说“所谓的‘课外阅读’,不过是一缕耳旁风”。

    很多获过省市级讲课比赛的语文老师们关注的最多的是所谓课堂教学艺术,多数是在研究怎样更圆润的引导学生赏析文章,从思想、从修辞等等。部分教研员们也更多的是关注老师们的课上得多“漂亮”,老师的“语文素养”(多是普通话、教态、教学机智、教学形式)而语文老师的阅读也是屈指可数。老师尚且如此,如何引导学生?就算有朝一日彻底改革,就像我们“回归阅读与写作本真”语文课堂改革一样,把阅读真正的回归到课堂,很多多年不读书,本身对于书籍、对于文学名著望而却步的语文老师们,你们胜任得了吗?

    从教材,到教师,语文学习而言,典型的本末倒置! 语文教材如是,语文教师如是,语文教学的阳光被乌云遮盖。这就是中学语文教学堪忧的现状啊!一个国家的母语是如此传递思想与文化的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