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着晚报过着日子

(2023-06-26 11:25:34)
标签:

情感

文化

分类: 散文

(发表于《西安晚报》2023年6月26日第4版)

清晨,一碗儿辣汪汪的胡辣汤或者洒着密密一层芝麻的油茶,两片儿筋道爽口的锅盔或者酥软柔瓤的葱花饼,一碟儿酸到牙根香入骨髓的浆水菜,似是西安人简单至极享受至极的早餐了?且慢!这只是物质食粮的满足。作为有着十三朝古都文脉渊源的西安人,少了精神食粮能行?于是,配上一份尚散发着油墨馨香的当日《西安晚报》,这才是西安城早餐文化的标配!一报在手,尽览天下,苦乐系之,国际要讯、国内大事、省市新闻、百姓资讯、市井逸闻,哪一样不关咱老百姓的柴米油盐?看着晚报,谝着闲篇,憧憬着美好的前景,西安人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红红火火着。

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安人,我与《西安晚报》共同成长,对其深深的依恋之情自不待言,及至出差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浏览这几日漏看的报纸,似与老友盘膝,其情殷殷,其乐融融。在《西安晚报》足见匠心的每一个版面规划和栏目设置中,我最青睐的当属《文化周刊·艺术视界》“艺家艺事”专栏,谁让咱是才出湘子庙、又入书院门的书画艺术发烧友哩!

“艺家艺事”专栏中,赵望云的“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石鲁的“人骂我野我更野,搜尽平凡创奇迹”,王子武的“画不出奇画到死,不负此生了此生”,钱松嵒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可染的“废画三千,启功的“淡泊名利”,刘文西的“艺术为人民”……艺术家们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对假恶丑的坚决鞭挞,对待名利之淡泊,对待友情之至诚,困难面前不屈服,胜利到来不盲目的文人品格与艺术个性,无不似一杯杯醇而烈的美酒,醉人心脾,耐人品味,百读不厌,常读常新!一期期“艺家艺事”,就是一堂堂深入浅出、丰富多彩的治学、从艺、为人、处世的人生辅导,指导我一日三省、向善向上,做一个有故事的人。

2017年春的一天,在著名书法家钟明善先生简洁的工作室里,我有幸与慕名已久的《文化周刊·艺术视界》责任编辑梅子女士结识,从而为编者们上下求索、精益求精,尽心尽力办好每一期不令读者失望的《文化周刊·艺术视界》的敬业精神而感佩,并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艺家艺事”百花园“这边独好”的风景添枝加叶。

我将自己在采访和创作长篇传记文学《1厘米的马拉松——张海传》、艺术评传《钟明善的书法世界》过程中,搜集掌握的艺术大家鲜为人知的人生经历、感人肺腑的曾经往事,创作成《不能半途而废当逃兵——忆左笔大师费新我》《王学仲:“卖毛笔”的大教授》,于自2017年5月接连推出。正当我疑惑于在西安报纸刊发外地艺家艺事(注:费新我籍贯浙江湖州,居于江苏苏州;王学仲籍贯山东滕州,居于天津),是否“跑题”时,梅子兴奋地告诉我,两篇文章受到读者赞扬:“艺无止境,咱们《西安晚报》的‘艺家艺事’专栏更应该开阔视野,将审美的触角伸向西安以外的广阔天地,办成全国艺家艺事的品牌性大展台!”

责编同志的鼓励,更加激励了我将全国艺家艺事介绍给西安读者的热情,创作并陆续推出《至真至纯沙曼翁》《钟明善的<沁园春·雪>情结》《张海:80岁大书法家的“小情结”》《惦念旭宇先生》《我写<钟明善的书法世界>》《“质朴”二字之教令我终身受益》等系列篇目。每当文章受到前辈肯定、读者赞扬的时候,我多想借用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十五的月亮》的歌词,对《文化周刊·艺术视界》的责编、美编、校对、编审等幕后英雄们真诚地道一句:“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是啊,每一期报纸问世、每一篇文字发表,都浸润着编辑团队的心血。曾记得,每次投递稿件之后,责编梅子都会认真审阅,并就配图的取舍、文字的修订,甚至标点符号的使用,及时与我沟通商榷,力求精准生动。其中,好几次已是晚上11时许,收到梅子的来电或短信,称我的某篇稿件已经签审通过,将于次日见报,但她反复斟酌后,仍想就某处文字的处理或某幅配图的取舍与我相商,以求最佳效果,动情地说:“如果未能做到尽善尽美,愧对读者期待,该是何等遗憾啊!”《西安晚报》高素质的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由此可见一斑!

看着晚报过着日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燃烧的青春
后一篇:那年高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