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董”之我见
“多歧为贵,不取苟同”出自蔡元培先生,也是“大董”在送给笔者精美菜谱上的一句“赠言”。它表达的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境界。
http://s5/middle/5fa2c9c7g87a66b01b444&690
香草三文鱼沙律
最近,因公到北京出差,为了“亚运会”的客源,拜访国家体育总局的老朋友张吉龙先生,并顺便请他吃个饭。但到哪里吃好呢?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去南新仓的“大董”店(去年出差北京,我曾慕名来这里吃过一次,感觉很好)。
当日中午,我们一行6人来到南新仓“大董”店时,因为预订的房间太小,无奈之下只有向大董“求助”。没想到他一听说我到了北京,非常热情:“我马上飞车过来,让南新仓“大董”店的总经理先接待你”。出乎意料,“大董”店的总经理汤明姬看上去像个“小女孩”,芳龄不过28岁,但显得大气、精明干练,很快就帮我们调到一间较大的豪华房间。据说她打理这家不到700个餐位的店,每天的营业额竟高达到40多万元。这对于社会餐厅而言,可以说已经是相当成功的了。
没过多久,身着牛仔裤的大董风尘扑扑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他说:“彭总,所有的菜你不用点了,我来安排。”我一面表示感谢,一面说明这餐饭是公务应酬,不必客气。于是,他转而邀请我晚上去他新开的“金宝汇”店吃饭,并告诉我,只有在那里的新店,才能较完整表达出他对于中华饮食文化的理解,和对烹饪艺术理念的追求。但很遗憾,由于当晚已与北京饭店的老总们有约,实在身不由已,只能留点“遗憾”给下次北京之行。吃完了让我有不断惊喜和感动的午饭,准备买单时,服务员却告诉我们,老板已经“搞掂”。大董,真的很有人情味。只好电话致谢!
其实,说到本人与他的交情,只不过一面之缘。这也可能就是南、北餐饮人的“惺惺相惜”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