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曾经的野牛、蝙蝠侠、技术全面的组织小前锋斯科特皮蓬和他的签名款篮球鞋
英文名:Scottie
Pippen
生日:1965年9月25日
身高:
2.01米 / 6尺7寸
体重: 95公斤 /
210磅
毕业学校:中阿肯色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Arkansas)(87年毕业)
NBA选秀:
1987年第1轮第5位
位置:小前锋
号码:33
NBA生涯:1987-2004
·2000年12月25日,对开拓者队,得到职业生涯的第17000分
·2000年2月15日,成为NBA史上第32位助攻次数超过5000次的球员
·入选1997-98赛季NBA“第三阵容”、“最佳防守阵容”
·3次入选最佳阵容(1994,1995,1996);2次入选“第二阵容”(1992,1997);1次入选“第三阵容”(1993)
·随芝加哥公牛队获得6次NBA总决赛(1990-91至1992-93赛季、1995-96至1997-98赛季)
·至1997-98赛季,总得分14987、助攻4444次、抢断1771次、投中5938球、投篮12304次、罚球3549次,均列公牛队历史第2位;篮板5658个,列公牛历史第3位;投中2460个三分球,列公牛队历史第4位
·7次入选NBA“最佳防守阵容”(1991-97,1999);2次入选“第二防守阵容”(1991,2000)
·“NBA历史上最伟大的50名球员”之一
·1997年总决赛,对犹他爵士队,投117个三分球,创总决赛最高纪录;第3场总决赛,投中7个三分球,平总决赛最高记录
·参加1993年NBA总决赛,对菲尼克斯太阳队的第6场比赛,得到“三双”——15分、12个篮板、12次助攻
·季后赛总共投531个三分球,创季后赛历史最高纪录
·参加7次“全明星大赛”(1990年、1992-97年),首发出场6次,平均每场得分12.1、篮板5.6
·荣获1994年全明星大赛MVP,得到29分、11个篮板、4次抢断
·1997年2月18日,对丹佛掘金队,得到职业生涯最高分47分
·职业生涯共得到14次常规赛“三双”、4次季后赛“三双”
·参加1992年、1996年奥运会篮球比赛,获得冠军
  nike为他推出了5双签名款篮球鞋,但是总觉得他的签名款姗姗来迟;
 
第一双:Air
Pippen
发行年份:1997年
主要技术:Total Max
Air
发售价格:当时销售价格1250元


1996-97赛季,已经是皮蓬征战的第9个NBA赛季,这个赛季nike才想起来为这位全才小前锋推出签名款篮球鞋,总感觉有些迟了。前一个赛季,公牛常规赛拿到了极其夸张的72胜,季后赛又兵不血刃,轻松捧走了奥布莱恩杯。太强了........让Air
Pippen
1名声大噪的不光是他高贵的身价,还有那多变的容貌。正是在它身上,人们第一次直观发现:球员穿的鞋子与市售版本的确是不一样的。此前皮蓬先后穿过More
Uptempo、Max Uptempo III等使用了全长Max Air技术的鞋子,所以Air Pippen
1也选择了同样的减震配置。但这一次,公牛33号却不愿意再妥协了,他无法忍受自己的签名鞋却依然不遂已愿:性格细腻的皮蓬其实对球鞋同样挑剔,他其实是不愿意穿厚重的“大垫鞋”的。据称,Foamposite
One一开始选择的代言人是“蝙蝠侠”而非“便士”,而最终未能成行就是因为前者嫌这款鞋子太沉!如今Air Pippen
1又重蹈覆辙,皮蓬能不造反么?皮蓬脚上的Air Pippen 1和自己买到的不一样:Max Air变成了更薄的Zoom
Air。更没想到的是,这一别就是好几年。Air Pippen 2、Air Pippen 3都放弃了Max Air;Air Pippen
4虽然后掌配备了Max Air,可球员版却改成了Vis-Zoom Air;Air Pippen
5采用的是“鞋中鞋”设计,皮蓬穿的鞋子里面究竟用了什么谁也不知道……
Air Pippen
1已作为历史的一部分永远定格。这是1997年总决赛第五场,乔丹客场带病拿下38分,助公牛3比2领先爵士。比赛就结束后,无比虚弱的乔丹倒在了皮蓬的怀里,同时,一位敬业的电视记者走上前进行拍摄——看到了吗?皮蓬和记者穿的都是Air
Pippen 1,一个是Zoom Air的球员版,一个是Max Air的普通版。
在皮蓬的第一双签名鞋Air
Pippen上,第一次出现了PIP的字样和Logo,后跟上的两个“P”之间夹着奥布莱恩杯的Logo成为皮蓬签名鞋的永恒经典,很可惜这个Logo没有被保留下来,再随后的4双签名鞋上只能找到字母P和皮蓬的手写体签名Logo。
Air
Pippen的球鞋气垫和大底几乎和Air Max Uptempo 3(水滴)一模一样。使用了Total Max
Air全掌气垫:3/4全掌气垫分布也为日后几年的外露气垫做了一个很好的指引:这个球鞋的气垫是由一整片后掌气垫和全掌的开窗气垫组成,但两个气垫在中间是互不相通的。这样的气垫却很容易会影响到球员在比赛场上的移动速度,而且这样造成了整个鞋身很高。这也造成了随后的皮篷脚下的那双Air
Pippen是没有3/4全掌外露气垫的,当时皮篷由于感觉到3/4的气垫由于太厚,使得双脚离地面的太高,严重影响到启动的速度,所有要求Nike方面去掉了外露气垫,所以您所看到的这双Air
Pippen就和市售版有了很大的区别。两侧各有两条类似“33”的装饰条贯穿鞋身,这是皮蓬签名鞋的一个显著的标志。
2008年,一批经典球鞋相继复刻而来,Air
Pippen也2008年年底推出复刻版本,但复刻的依然令人遗憾,缩水的气垫.....
 
第二双:Air
Pippen
II
发行年份:1998年
主要技术:Zoom Air
发售价格:当时销售价格990元



   诞生于1997-1998赛季的Air
Pippen
II完全没有得到与其性能想符的认同,人们喜欢那些外表更引人注目的篮球鞋,人人都在标榜个性追逐特殊。Air Pippen II甚至整个Air
Pippen系列都没有能够吸引住消费者的目光,Air Pippen
II的设计师Cooper却坚信Air Pippen II是成功的,虽然在宣传中Air Pippen II被描述为遵从福特老爷车的设计思路,设计师Cooper希望Air Pippen
II的设计能融合更多经典的汽车元素,从而使得Air Pippen
II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更大的认可,当然这样的噱头并不是那么尽善尽美,Air
Pippen II最终也未能随名车的造型而深入人心,但实际上在整个设计思路上Cooper都参考了Pippen的性格与他的球风,于是所有浮夸的元素被挡在了设计图之外,而粗线条的大面积皮革与经典Swoosh搭配成了Air
Pippen II的设计方向。最终成型的Air Pippen
II确实达到了设计师的要求,最完整的体现出了Pippen的一切。没有一丝繁杂的修饰,没有浮华的漆皮,没有脆弱的水晶大底,没有各种各样的材料拼接,甚至没有高高在上的价格。
  
Air Pippen
II的成功就在于全掌Zoom
Air成熟的运用,比起Air Jordan
XII来,Air Pippen
II的全掌Zoom
Air已经没有了那种坚硬的拖沓感,同时也不是Air Zoom
Turbine那种舒适过头的感觉,Air Pippen
II的Zoom气垫很适中,这是很难得的,也许与中底外露Phylon、CMEVA双层材料的运用不无关系。另外,当初看起来那朴实无华甚少拼接的鞋面也完全没有突兀的的感觉,就算没有内靴依然能够带来极佳的穿着感受。最后再来说说大底,Air
Pippen
II的大底延续了整双鞋简单的风格,那个年代流行的前掌块分割已经是最大的花哨了,其他的几乎所有地方都被密密的人字纹所覆盖,这些硬质橡胶上的人字纹保证了Air
Pippen II的耐磨性和抓地能力。简简单单几个技术已经将Air
Pippen II代入了经典的行列,看起来Air Pippen
II确实不是一双普通的球鞋,简单的外表下原来隐藏着那么多到今天依然受人推崇的技术。这双鞋2006年复刻过.....
 
第三双:Air
Pippen
III
发行年份:1999年
主要技术:Zoom Air
发售价格:当时销售价格1080元



  
发售的时候,PIPPEN已经转到了火箭队。火箭队终于聚齐着皮蓬、巴克利和奥拉朱旺三巨头,想为火箭队再次获得一个冠军。
   NIKE推出了一种全新的概念,即alpha
project。这种以五个点为标志的概念代表着最顶尖的NIKE产品。这种产品之所以有五个点来组成,是代表产品的五个制作阶段,1,询问,面对面的询问运动员本人。2,探讨,对于运动员所说的加以思考讨论。3创造,针对运动员的需要创造产品。4,测试,必须证明这些新产品能够帮助运动员表现得更好。5,完成,将产品交给运动员和市场。种理念被NIKE运用到了各种领域当中,而在篮球鞋方面则是本着“快速反应、保护、舒适”的原则来精心制作一双可以帮助篮球运动员表现得更好的鞋。
  
在第一批产品中,包括当年热队阿龙佐·莫宁的Air Vis Zoom Uptempo,超音速队加里·佩顿的Air Zoom
GP,还有就是火箭队新贵皮蓬的Air Pippen 3.这双鞋的基本配置是全掌zoom
air,碳素托盘,外底人字纹无痕橡胶。这些和2代的基本配置没有太多的差别,都是在不丧失机动性的前提下尽量达到最大的避震效果。鞋面上则作了比较大的改变,首先风格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保持着AIR
PIPPEN
II的流线型外表、简单化风格的设计及全皮鞋面。值得注意的是,在duraback的基础上,鞋面靠近外底的地方额外增加了一层橡胶保护,极大的增加了球鞋的稳定性。这种表面比较涩的材料同样用在了乔丹14代上,但是并没有起到类似于AIR
PIPPEN III这样如此之大的效果。而在2代用到内靴在3代被极大的发展。可以说AIR PIPPEN
III的内靴是所有NIKE鞋中最成功的一双,甚至比外层的真皮鞋面要高上许多并完全包住了脚踝皮蓬的这双鞋也被复刻过。内靴所要起到的舒适性被很夸张的表现了出来,而在实际运动中,也可以明确的感受到这个内靴起到的保护作用。
 
第四双:Air Pippen
IV
发行年份:2000年
主要技术:Zoom Air/Max
Air
发售价格:当时销售价格1100元



在皮蓬转会火箭队之后,似乎并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可以帮助奥拉朱旺再次夺得总冠军,可以帮助巴克利完成他的未竟之梦。习惯了三角战术的皮蓬似乎无法适应火箭队的以中锋为核心的打法,渐渐的,一种不平和的气氛出现在了火箭队队内。成绩不理想,人际关系的恶化,使皮蓬不得不改投一个新的队伍:波特兰开拓者队。或许NIKE是要利用pippen最有一丝希望来赚取更多的钱,这个时候,他们为皮蓬设计出了一双非常完美的AIR
PIPPEN IV,虽然这种完美是相对于皮蓬1到5代的其他鞋而言。而且这双鞋是pippen系列中最有特点的一双鞋,因为在alpha
project的引导下,更多大胆的设计被用到了这双鞋上。
   在鞋面,pippen4使用了一种叫Lightweight
Synthetic Upper
Material的人工合成材料,这种材料对于球鞋的轻量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双鞋也成为了皮蓬5双签名鞋中最轻的鞋。这对于一个需求速度的球员来讲是十分合适的,并且在轻量化的同时,在鞋面的支撑性能的表现上也同样的出色,虽然这双鞋在穿着一段时间后鞋面会有比较明显的褶皱,而且不会像皮革那样能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但是这双鞋会随着穿着者的习惯而慢慢变形,直到完全贴合脚面,所以在整体的舒适感上并不亚于有内靴的3和4。而另一个打破常规的设计则是鞋面后跟外露的Injected
TPU heel
footframe保护系统,它提供了非常优越的后跟稳定性,对于年龄越来越大的皮蓬来讲,似乎对这种稳定系统更加依赖。中底和外底设计则是用了NIKE风靡一时的经典配置:前zoom
air发挥贴地的机动性,后max
air提供了完美的减震,中掌碳素托盘作为稳定系统。不过皮蓬亲自穿着的4代出现了和皮蓬1代一样的事情,即球员版和球迷版配置的不同。皮蓬亲自穿着的球鞋后掌并不是max
air,而是类似于Air Vis Zoom Uptempo使用的可见式zoom
air,不过即便是这样,提供给非球员的球鞋在性能上也是达到了pippen鞋的一个顶峰。
  
在整体设计上,这双鞋后跟抛光的外表加上象征着最高级别运动产品的5点标志,鞋头恰到好处的漆皮设计,象征着皮蓬系列球鞋走向了其巅峰状态。一般的来讲,赞助商的标志越小,球员本人标志越大说明赞助公司越相信球员本人的号召力。在这双球鞋中,NIKE的标志只是出现在鞋舌上,而pippen本人的标志比较多的出现在了鞋面和鞋底。可见NIKE此时对于pippen的期望值是非常大的。而似乎巅峰的到来就预示着低谷的迫近,在这双里程碑式的签名鞋发售之后,皮蓬5代落入了低谷,并且也象征着皮蓬系列的完结。从各个角度来讲,这双皮蓬4代使皮蓬系列中最为完美的一双球鞋。
   
从个人的穿着感觉来说,是一双既适宜打球又适合走路的鞋。后掌max的弹性适中。整双鞋穿着比较轻便,而且脚在鞋内很少有前后,侧向的滑动,并且中底支撑到位。缺点就是由于采用尼龙质材料,时间长了表面容易起毛,而且耐久度不如皮质材料好。这双鞋也复刻过。
 
第五双:Air Pippen
V
发行年份:2001年
主要技术:Zoom Air/Max
Air
发售价格:当时销售价格1180元


 
这双AIR PIPPEN
V是皮蓬系列的终结。在2002到2003赛季,皮蓬甚至没有任何新鞋出现在脚上,更多的是穿着以前同系列不同配色的复刻产品出现在球场上。这似乎与皮蓬状态的不断下降以及开拓者队的全明星豪华阵容离总冠军越来越远所导致的。
  
在2001年的后半年,NIKE先后推出了3款类似于匡威氦气系列鞋中鞋概念的球鞋,包括AIR GP III、AIR KIDD 和AIR
PIPPEN V。这三双鞋同属于nike
MORF系列的球鞋。基本理念就是把鞋分成两个部分,外层和内层,两者可以完全分开。不知道为什么NIKE使用了被匡威所摒弃的理念。当年由于匡威的氦气鞋也使用了这种内外分开的技术导致内鞋和外鞋在运动中经常分离,使穿着者感到极其的不稳定,最终匡威放弃了这种理念。NIKE既然继续炒匡威的冷饭,便将自己的长处加了在了MORF系列中。在这双AIR
PIPPEN V的内鞋使用了前掌zoom
air,后掌大体积可见式气垫,提供了中规中矩的保护性能。内鞋的鞋面全部使用了猴爪的保护条,在鞋带系紧的情况下,可以完全把脚包裹住。而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内鞋和外鞋的分离。正是吸取了匡威的教训,nike
MORF系列球鞋所有的鞋套都是非常紧的包裹住了内鞋,不至于出现在运动中内鞋在鞋套中滑动的尴尬场面。但是这样的设计并没有在整体上提高AIR
PIPPEN
V的性能。首先作为一名前锋-后卫的摇摆人,皮蓬需要一双轻量化的球鞋,而这双鞋比4代而言,重量猛增了20%还多,极大影响了运动中力量的合理分配。另外包括AIR
PIPPEN
V在内的所有MORF球鞋都存在着严重散热问题,因而就这种理念而讲,NIKE属于失败的作了一次试探性的实验,之后就再也没有将这种理念用于任何球鞋上。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鞋套系列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在穿旧了鞋套之后可以更换新的鞋套,这似乎对于比较费鞋的人来说是一个福音。不过不知道会不会有人为了省鞋而买上许多鞋套呢?
   Nike
MORF理念下所设计的较为稀有的作品之一,Air Pippen V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异类,这是因为这款排列在Air
Pippen系列中的最后一款球鞋是在Nike MORF理念驱使下所设计出来的作品,如果仅以外观设计来观察,你或许根本不会发现Nike
Air Pippen V究竟有什么特别,但是如果你能够将Nike Air Pippen
V身上的那条拉链拉开,那么你也就会随之发现这款球鞋在整体设计上所隐藏的秘密——又或者应该说:这是由Nike
MORF理念所带给我们的精彩。外观的体现上,Nike Air Pippen
V所保持的是一种看似低调但实际上却颇为个性的设计。和另外两款同样基于Nike MORF理念所设计的球鞋一样,Nike Air
Pippen V也是在鞋面上采用了一条拉链和一个粘扣来增强球鞋自身的包裹性与固定性,只不过和有着血缘关系的Nike Air Zoom
GP III及Nike Air Kidd相比,Nike Air Pippen
V的鞋套在外观体现上要显得憨厚许多,类似于蚕蛹一样的鞋面给球鞋本身平添了许多另类之感。内鞋的设计上,Nike Air Pippen
V与另外两款Nike MORF球鞋并无太大的区别,同样是前掌Zoom Air加后掌可见式Air
Sole,同样是周身都布满了Monkey
Paw,也同样是在中掌处添加了一个能够起到稳定性作用的TPU托盘,或者换句话来说:凡是能够体现Nike
MORF理念的内鞋实际上都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产品,它们不但能够满足球员对于球鞋所提出的缓震需要,它们事实上还能够很好的去解决球鞋本身所应该拥有的稳定性以及鞋套与内鞋之间所必须要拥有的包裹性和牢固性,也就是说,是内鞋所持有的设计决定了Nike
MORF理念的成功与否。针对这双最后的皮蓬签名鞋而言,其实只是在外表上与佩顿和基德的球鞋作了一定的区别,自我特点并不是非常鲜明,可以说与皮蓬与日俱减的状态一样,从4代的巅峰滑到了一个谷底。并最终成为皮蓬签名鞋的终结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