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检测题 语文试题
(2016-09-13 10:16:31)
标签:
教育 |
分类: 初中各年级语文试题及分类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检测题
语文试题
1. 春
一、积累运用
1.给加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1分)
(1)风qīng
qiāo
qiāo________的,草软绵绵的(
(2)风里带来些新fān________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rùn
shī________的空气里酝酿(
(3)鸟儿将
(4)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huáng yùn________的光,烘托(
(5)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suō________戴着lì________的。
3.解释下列加线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1)欣欣然张开了眼________________
(3)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_____________ (4)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_______
(5)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________________
4.填空。(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系江苏省扬州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有诗文集《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等。
(2)按原文填空。
①在描绘春草图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草的情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草之多、分布之广。
②在描写春花图时有实写、有虚写,请写出虚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作者用比喻句赞颂春天,突出了其新、美、力的特征,这三个比喻句是:
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出描写春天的完整的诗句。(课文中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密密地斜织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⑦写出本文中运用了比喻、排比修辞方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牛背上牧童的短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傍晚时候,上灯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4)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二、阅读理解
①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③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6.为上面文字按原文顺序排序____________。
7.给文中加粗的字注音。巢( )清脆( )
8.解词
9.这段文字从________觉写春风的柔和,从________觉写春风的芳香,从________觉写春风的和悦,把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生动。
10.春风特有的芳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段文字中,作者渗透其中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济南的冬天
1.填空题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现代著名作家。1951年北京人民政府授予他______________称号。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戏剧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ù____立
3.解释加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②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一块空灵的蓝水晶。
4.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②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5.“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渭城朝雨浥轻尘”,请再写出两个含“雨”的完整诗句。
3.雨的四季
一、自主实践1.根据拼音写汉字
花bāo___ 绿yīnyīn___yīn粗gǎng___ 斗lì___ linse______ duoduo _____逼人
毛jié___ 静mì___高miǎo__ 莅___临
2.画出下列比喻中的本体(用直线)和喻体(用曲线)。
(1)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2)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3)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3.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1)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2)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张志和《渔歌子》)
二、能力提高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第2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四季雨的特点。
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B.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古朴典雅。
D.文章条理清晰。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E.“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建句话是对工业污染的批判和对工业文明的否定。
4.古代诗歌四首
一、常识填空《观沧海》的作者是
二、按要求写出诗句
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
2、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
3、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4、勾勒出海岛草木茂盛,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的诗句是
5、描写大海风急浪涌,惊涛拍岸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一、常识填空
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
二、按要求写出诗句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3、表现江面开阔,帆船飞速直前的长江景致的句子是:
4、表现诗人思乡思亲之情的诗句是:
一、常识填空
1、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
秋思》是一首
2、《天净沙
秋思》作者
二、按要求写出诗句
1.《天净沙
秋思》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2、此曲以萧索凄凉之境衬托游子内心悲苦,其中最为典型的两句是:
一、常识填空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
2、王昌龄是
二、按要求写出诗句1、写景兼点时令并含有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2、表明作者写这首诗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时:
3、抒发诗人对友人深切同情和关怀的句子时:
参考答案
(3)巢 安 呼朋引伴 hóu long 宛转 yìn hè
(4)黄晕 hōng tuō(5)蓑 笠
2.y)n y&n b2o b& h8 h6 s3n s4n zh3ng zh4ng
c2ng z4ng
二、6.④②①③ 7.ch2o cu@ 8.有意显示、炫耀。形容声音圆润动听。9.触
济南的冬天 参考答案
1.①老舍
2.伫
3.①晴朗无云,阳光刺眼;②空幽神奇,透明无色
4.拟人
5.考查的是古诗词的迁移与运用能力。平时学习古诗词时可以有意的将它们进行归类。写雨的诗句如:小楼一夜听春雨
《雨的四季》答案与提示
1.略2.(1)本体:叶子 喻体:波浪
(2)本体:雨水 喻体:丝帘
(3)本体:雨声 喻体:乐章
3.(1)空山新雨后 (2)客舍青青柳色新 (3)山色空潆雨亦奇 (4)斜风细雨不须归
4.④②①③⑤
能力提高
1.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一场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2.春雨柔情而有生机;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思;冬雨自然而平静。
3.CE 点拨:C、“托物言志”、“古朴典雅”不妥,应为“写景抒情”和“优美活泼”。E、文中没有这层意思,有点牵强附会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