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 语文试题
(2016-03-24 08:34:02)
标签:
教育 |
分类: 高考试题及试题分类 |
湖南省永州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
语文试题
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惬(qiè)意
B、菁(jīng)华
C、琐屑 (xiè)
D、折(zhē)腾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邂逅
B、惦记
C、花蕊
D、打烊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没有
②硚口区公安分局接到群众举报后,对群众反映的情况极其重视,当即成立专案组立案
③尊敬、
A、体味
C、体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尽管你怎样百般解释,也推脱不了你造成这次事故的责任。
B、这篇文章的寓意很深,要仔细琢磨思考,否则粗心大意,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
C、商家固然要开拓经营领域,但镶金火车票、地铁票是否值得提倡呢?
D、我不知道你这样做毕竟有些什么好处呢?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被誉为“最牛高考满分作文”的《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令人叹为观止。
B、200年来,唐人街一直保持着典型中华传统文化和华人社区的习俗特点,鳞次栉比的商铺、住屋前都供奉着福、禄、寿三位官人像。
C、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他的作品一下子流行起来,电视里,新版《四世同堂》刚播完,紧接着《龙须沟》又粉墨登场。
D、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做贡献。
6、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变革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的“90”后,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潇洒”和“任性”,他们同样承担着来自现实和理想的双重压力。
B、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
C、有关负责人强调,必须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行为当做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D、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达到近40﹪以上,比所有粮食都高。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大家赶快做好准备,”张老师环视了一下周围的同学说:“接力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怎么办?
C、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8、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狂风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初见子房洞并不显眼。它坐北朝南,为一圆形的洞室,
①左侧则为“蒙古松年敬书道人丁定兹敬立”
②罢官后寓居济南,以书画自娱
③洞口为一拱形石门,约一人高
④嵌额碑右侧写着“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午己日重修”
⑤松年(1837年——1906年),清代蒙古人,曾在山东昌邑等地任知县
⑥拱门上有一嵌额碑,刻有“汉留侯子房隐仙洞”8个大字
A、③⑥④①⑤②
C、③⑥⑤①②④
10、下列各项中作品、体裁及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山那边人家》—小说—周立波
B、《项链》—小说—莫泊桑
C、《窦娥冤》—戏剧—王实甫
D、《琵琶行》—诗歌—白居易
二、、诗歌(共3分)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早梅》,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把梅花与万木进行对比,万木的干枯摧折既有力地衬托了梅花的迎风斗雪,又很好照应了诗题“早”
B、颔联用平淡的语言为读者描绘出了一幅浓艳、高贵的雪中梅花图。
C、颈联写梅花的风韵和姿色,尾联寄寓诗人深深的情思。
D、这首咏梅诗,语言清丽,笔墨含蓄,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每题3分,共12分)
钱泳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地势视无锡为高,被灾尤剧
C、平粜于民,便矣
13、下列句子中的“以”与“复于其间为粥以赈”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邑侯齐彦槐尝以事赴乡
C、皆以美于徐公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不能惠极贫”中的“贫”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5、下面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庆十九年,江南大旱,无锡因地势较高受灾最严重。邑侯齐彦槐听说后就制定了安排赈灾的办法。
B、为了赈济灾民,官府评价出售粮食,殷富人家也把他们的粮食在乡下评价出售,惠及了那些较为贫穷的人家。
C、对于那些非常贫穷的灾民,官府为他们募捐,殷富人家则在城里、乡里设粥厂来赈济他们。
D、本文通过赈济灾民的事,表现了钱泳能关心百姓疾苦,全面、深刻地考虑民生问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民心的淳朴、民风的淳厚。
四、默写。(3分)
16、(1)、携来百侣曾游,
(2)、我劝天公重抖擞,
(3)、明月松间照,
五、改写题
17、将下面三句话组成一个单句为“3G”下一个定义。(3分)
①3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②这种通信系统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③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每题4分,共16分)。
青春的舞步
②有一种青春的舞步,叫品德。在人生最具魄力的的青春舞池里,人们喜欢青春的友谊,喜欢青春的歌唱,更喜欢青春的摇滚!迈着青春的舞步,青春的步履就会呈现相互千姿百态的意味来!不过,德高者将跳出提升人生品味的舞姿,在无语的空间演奏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德高才能望重,为青春修德养身,用德行挂满青春的绿树!
③有一种青春的舞步,叫知识。知识的大厦,在青春的舞步下构建。一砖一瓦都是舞步的材料,一时一刻都是舞步的堆积。在应该获取知识的年代赢得知识在应该充实自己的时候充实自己,这是智者的选择。知识是海,青春就是洋!舞步就是知识青春的 最美展示!
④有一种青春的舞步,叫珍惜。人生旋转的机会是有限的,无限的东西应该是“逝者如斯”的岁月。舞出青春的节拍,延展生命的外延,让无穷的岁月解释这段青春的舞步,是他唯一的梦想。于是,珍惜成了他岁月和生命中最宝贵的字眼,珍惜每一步的走法,珍惜每一步的节奏,珍惜每一分一秒的时间,因为珍惜就意味着舞时的延长,也意味着生命的延续!
⑤有一种青春的舞步,叫友谊。看着舞者轻盈的飞转,听着浪漫的乐曲,我们每一个有感觉的人都会被那幽雅而又多情的氛围所感动!因为这里徜徉着一种“剪不断”的情谊!青春的舞步不能没有友谊,友谊是青春之花,是青春之果,青春的舞步就是这棵树的花果!结满青春的枝头!
⑥青春动人的舞步,在风的浪尖上
⑦让我们再次旋转青春的舞步,用品德之心彩排青春的舞姿,用知识之浆划开青春的小舟,用珍惜之情奏响青春的舞曲,用友谊之爱演绎青春的激情!!
18、从全文看,作者认为“青春的舞步”的内涵是什么?
19、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提到“人们喜欢青春的友谊,喜欢青春的歌唱,更喜欢青春的摇滚!迈着青春的舞步,青春的步履就会呈现相互千姿百态的意味来”?
20、从文中看,第三段着重强调了什么?
21、将下列词语恰当的填入第六段的横线处。(只填序号)
a萌芽
青春动人的舞步,在风的浪尖上
八、应用文写作(13分)
李强和他的妻子是一对聋哑残疾人,靠在环卫所劳动挣得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今年儿子又收到了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为了交上儿子的学费,李强向单位借了5000元,保证在一年之内归还。请你代李强写一张借条。
九、作文(40分)
庄子送葬,经过他的好友惠子的坟墓,回头对随从讲了如下的故事:有个楚国郢地人,鼻尖上沾了一层薄薄的白灰,像苍蝇翅膀一样薄,便让一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子把灰削去。石便挥动斧子,呼呼作响,随手向下削掉了白灰。郢人的鼻子毫无损伤,站在那里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石召来说:“给我试试。”石说:“我以前倒是能削,不过我的搭档早已经死了,没有人能同我配合了。”自从惠施死后,我也失去了对手,没法同人辩难与讨论问题了。
第三次月考答案
1~15
17、
18、青春的舞步是品德,青春的舞步是知识,青春的舞步是珍惜,青春的舞步是友谊。
19、为下文写“德高者将跳出提升人生品味的舞姿,在无语的空间演奏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做铺垫,突出了青春的年代里,修德养身非常重要。
20着重强调在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季节,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性。
21、c; b; a; d.
应用文:格式6分(标题、正文、落款),正文内容7分(大写数字2分,归还时间2分,句子通顺和卷面3分)
【命题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