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剪段时光祭流年
剪段时光祭流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83
  • 关注人气:1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拍圣地曲阜(二) 孔庙的大门

(2010-02-22 17:01:48)
标签:

曲阜

孔庙

大门

弘道门

同文门

大成门

    前言:曲阜作为神农故都、黄帝生地、少昊之墟、商殷故国、周汉鲁都、孔子故里、孟子生地,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包括“三孔”在内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1处,历史古建筑1300余间,碑刻5000余块,库藏文物10余万件,是全国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的县市区之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让世界瞩目,也让曲阜骄傲。
    “南沂西泗绕晴霞,北岱东蒙拥翠华。万里冠裳王者会,千年邹鲁圣人家。高从蔽日无巢鸟,古碣埋云半吐花。瞻望宫殿空佝偻,敢从沧海问津涯。”宋代诗人吕蒙正的《题阙里》是描写曲阜的一首诗,从这首诗中可看出孔子在当时的历史地位及其建筑的宏伟壮观。

孔庙的大门
http://s5/bmiddle/5fa0e475t8018379f71c4&690孔庙的大门" TITLE="实拍圣地曲阜(二) 孔庙的大门" />
(1)棂星门
棂星门四楹三间,四根圆石柱中缀祥云,顶雕怒目端坐的四大天王。额枋上雕火焰宝珠。额坊由上下两层石板组成,上层刻绦环花纹,下层刻乾隆皇帝手书“棂星门”三个大字。明代时此门为木制,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重修时“易以石”。
穿“金声玉振”坊,过“泮水桥”,就是孔庙的第一道大门“棂星门”。再过“太和元气”及“至圣庙”坊(三坊在上一篇博文有介绍),就到了孔庙的第二座大门——圣时门 
(2)圣时门 
http://s2/bmiddle/5fa0e475t7333eb82c4b1&690孔庙的大门" TITLE="实拍圣地曲阜(二) 孔庙的大门" />据《孟子》记载:“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意思是说,在圣人之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的。据此,清世宗于雍正八年(1730年)钦定孔庙正门名“圣时门”。圣时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3间,弘治年间扩为5间中设拱门3券,碧瓦歇山顶,四周是深红的墙皮,券内是杏黄的墙里,前后石阶上各有石刻龙陛。由拱门内望,令人有深邃莫测之感。
  门屋5间,高12.09米(室内地面至正脊上皮,下同),长23.03米,宽11.00米(墙至墙),砖木结构,下部砖砌,中三间发券为拱顶门,上部木结构,五踩斗,灰瓦绿边单檐歇山顶。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原为3间,弘治十三年(1500年)修庙时“新添两间,退后二丈,两旁各添八字墙”,以上等青绿间金妆饰。清康熙二年(1663年)曾重修,时名宣圣门,雍正七年(1729年)又重修,次年,世宗钦定为“圣时门”,据《孟子·万章下》“孔子,圣之时者也”命名,乾隆十三年(1748年)高宗题匾。乾隆二十三年、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重修。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上顶木料、琉璃瓦脱落十之八九”,“几无一椽一瓦之可用”,揭顶拆卸至地面重新建造,换大梁4根、斗70朵等木构件(《孔府档案》5010卷)。现斗欹有凹,柱头科斗昂仅宽1.5斗口,平板枋扁而宽,仍保留了明代特点。圣时门斗比较奇特,明次间平身科各用四,稍间用两,稍间斗长几为明次间长的两倍。长不一,不合法式,系地方做法。门立于1.15米高的台基上,两侧门前后设台阶,中门前后御道设陛石,浮雕双龙戏珠,以山水云相衬,云形简单,龙头角光洁,水纹线条流畅,当属明初石刻佳品。
  
http://s15/bmiddle/5fa0e475t802cd851094e&690孔庙的大门" TITLE="实拍圣地曲阜(二) 孔庙的大门" />
过圣时门,豁然洞开,偌大一个庭院,古柏森森,绿荫匝地,芳草如茵。迎面3架拱桥纵跨,一水横穿,碧波涣涣,荷叶田田,环水雕刻有玲珑的石栏。水“壅绕如壁”,故名“壁水”,桥因而利名,称“碧水桥”。也因北京故宫前的“金水桥”,取金碧辉煌之意,故为“碧水桥”。
  桥南东西二门,甬道相连,东匾“快睹门”,取李渤“如景星凤凰,争先睹之”语,即“先睹为快”之意;西匾“仰高门”取自《论语》“仰之弥高”语,赞颂孔子学问十分高深。此是孔庙的第二道偏门。过去只有皇帝祭祀才可走正门,一般人只能从仰高门进庙。
http://s15/bmiddle/5fa0e475t8007696d49be&690孔庙的大门" TITLE="实拍圣地曲阜(二) 孔庙的大门" />
碧水桥,建于明永乐十三年。
“碧水桥”是三座桥的合称,文官走东桥,武官走西桥,只有皇帝才能走中间的桥。从“碧水桥”始,进入孔庙的任何院落,都有左中右三道门,由此可见孔庙规格之高。 

http://s9/bmiddle/5fa0e475t800772c58648&690孔庙的大门" TITLE="实拍圣地曲阜(二) 孔庙的大门" />
往后站,照张像,人财两旺。
http://s13/bmiddle/5fa0e475t7333f9419e1c&690孔庙的大门" TITLE="实拍圣地曲阜(二) 孔庙的大门" />换个角度看,碧水桥下无碧水,但参天古柏,依然碧绿。
(3)弘道门
http://s2/bmiddle/5fa0e475t8007eab2a4a1&690孔庙的大门" TITLE="实拍圣地曲阜(二) 孔庙的大门" />
“弘道门”是孔庙的第三道大门,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当时孔庙的大门。“弘道门”为清世宗根据孔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语命名并御书匾额。“门”为后人所加,可以看出字体不统一。
门下有元碑两块,东四棱碑为“曲阜县历代沿革志”,记载了曲阜的变迁沿革,史料价值很高西碑为“处士王处先生墓表”颇有书法价值,是1966年移入孔庙保管的。
http://s16/bmiddle/5fa0e475t800809548dff&690孔庙的大门" TITLE="实拍圣地曲阜(二) 孔庙的大门" />弘道门左侧武官走的偏门,右侧的偏门文官走。
(4)大中门
http://s14/bmiddle/5fa0e475t800818d2f16d&690孔庙的大门" TITLE="实拍圣地曲阜(二) 孔庙的大门" />“大中门”是孔庙的第四座大门,代表着孔子的中庸之道。此门始建于宋代,是北宋时孔庙的大门。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重修,今门高9.42米,长20.44米,宽7.49米,3门,系清代所建,清乾隆帝御书门匾。
大中门原称“中和门”,意为用孔子的思想处理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明代扩建庙改称“大中门”,赞孔子的学问是集人类知识之大成,中,取“中庸”之意,“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不偏,庸不易。离开中者,就不是正道,成了邪道、歪门。就是说不左不右,公平正道,向前为中庸。大中门东西两头有角楼两座是守卫孔庙用的。
http://s14/bmiddle/5fa0e475t802d4e1b843d&690孔庙的大门" TITLE="实拍圣地曲阜(二) 孔庙的大门" />
守护孔庙的角楼
(5)同文门
过了“大中门”,是孔庙第五道大门“同文门”,始建于北宋初期,系当时孔庙大门,5间,两侧有回廊,金代成为二门,明代孔庙南扩,北门退居次要地位。清康熙时名“参同门”,取孔子之德与天地参同之意。雍正七年(1729年)钦定为“同文门”,取《礼记》“书同文,行同伦”之意。今门独立院中,周无墙垣,高1062米,长16.96米,宽9.34米,中间辟3门,单檐黄瓦歇山顶,七檩三柱分式木架。
http://s12/bmiddle/5fa0e475t800928cc4feb&690孔庙的大门" TITLE="实拍圣地曲阜(二) 孔庙的大门" />“同文门”为乾隆御笔
(6)奎文阁
第六道大门以“奎文阁'代替,。“奎”为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为酉方白虎之首,有星十六颗,“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后人据此将奎(魁)演化为文官之首。
http://s9/bmiddle/5fa0e475t800976173408&690孔庙的大门" TITLE="实拍圣地曲阜(二) 孔庙的大门" />“奎文阁”,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开始建立,初名“藏书楼”。金明昌一年(1191年),章宗在对其进行重修时命名为“奎文阁”。现“奎文阁”三字的匾额为清代乾隆皇帝所题。“奎”是曲星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二十八星宿之一,被尊为天上的“文神”。古代帝王为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遂将孔庙藏书楼命名为“奎文阁”.以赞颂孔子。这座独特雄伟的建筑完全是木质结构,在我国的历史建筑上是第一例,和“杏坛”“大成殿”堪称我国建筑史上的艺术瑰宝。“奎文阁”结构合理,坚固异常,虽经几次地震,都完好如初。
(7)大成门

http://s13/bmiddle/5fa0e475t800951da81bc&690孔庙的大门" TITLE="实拍圣地曲阜(二) 孔庙的大门" />
孔庙的第七道大门是“大成门”,“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此处,五门大开,将孔庙分作三路:东为承圣门,内奉祀孔子上五代祖先;西为启圣门,内奉祀孔子父母。中路大成门,三门并立,左掖金声门,右掖玉振门。“金声”是击钟的声音,表示奏乐之始;“玉振”是击磬的声音,表示奏乐之终,用以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
http://s15/bmiddle/5fa0e475t7337bf5d8eee&690孔庙的大门" TITLE="实拍圣地曲阜(二) 孔庙的大门" />
大成门前后各有两根这样的龙柱
http://s7/bmiddle/5fa0e475t802d824c74b6&690孔庙的大门" TITLE="实拍圣地曲阜(二) 孔庙的大门" />大成门前后各有一块这样的陛石
过了大成门,即是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大成殿将在以后的篇章中介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