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育人,润物无声
(2010-04-22 13:51:29)
标签:
留守学生少先队工作流动儿童辅导员留守儿童武汉市教育 |
分类: 随笔随感 |
活动育人,润物无声
———武湖东风小学少先队关爱留守、流动学生工作汇报
尊敬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上午好!
在这个春暖花开,艳队高阳的日子里,全区少先队工作现场会在我们东风小学隆重召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东风小学全体辅导员,感谢区教育局搭建这个平台,为我们校际之间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借此机会对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校长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武湖东风小学是一所年轻且充满朝气和希望的学校。现有学生600余人,13个教学班。随着我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留守、流动儿童日益增多,占全校学生29﹪。他们的教育一直是党和政府最为关心的大事,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本着“关注生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关爱教育,少先队工作取得了骄人成绩,从一所普通村小成为现在"武汉市素质教育行色学校""武汉市少先队示范学校""市区红旗大队"每年十余次获得区级以上表彰,这一个个荣誉无不见证着我校发展的历史,一块块奖牌无不展现着我校少先队奋斗的历程。今天有幸向各位汇报,以求指正。
一、健全少先队组织机构,增强留守、流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1、鉴于学校留守、流动学生所占比例较大,且日益增多,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往往比一般学生显得更为重要。学校少先队每学期开学初,大队部和中队委选举产生新一届的队委会,并召开一次少先队干部会议,确定各个队委会中留守流动学生的比例必须达到30﹪,会议中不仅明确学期工作任务和个人责任要求,并把留守流动儿童教育和管理活动作为重要的会议议程。
2、发挥队委会中留守流动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论是大队长、中队长、宣传委员,还是组织委员等,他们分工明确,工作协调。以他们为中坚力量的队委会干部不仅能做好每天对全体学生的纪律、学习、卫生、巾章、考勤方面的监督、检查与教育工作,还能保证在课外文体活动时间里学校各功能室与场地的如期开放,发挥其教育功能。
通过这样的组织建设,他们感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二、以少先队活动阵地为载体,开展对留守流动学生心理健康与品行教育
1、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如:开展以“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克服过激行为”、“网络成瘾及其改变对策”、 “做一名有爱心和有责任心的留守流动学生”等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去年秋季我们还邀请了团中央“知心姐姐”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为我校家长作“家庭心理指导”。
2、对所有留守流动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普查的形式为面谈和问卷。普查内容主要包括家庭状况、自我认识、存在的困惑和疑问等方面。通过普查,大多数同学心理比较健康,极少数存在的心理隐患同学,他们有的偏执、孤僻、冷漠、有暴力倾向,有的消沉、刻薄,能被及时发现,中队辅导员成为了留守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能及时得到疏通。
3、针对个别学生做个别心理辅导和品行教育.对于由极少数存在的心理隐患同学,我们采取以中队辅导员个别辅导办法予以疏通,做好心理咨询记录、个案分析。如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的共同支持时,在征得学生同意下与家长沟通协作,以利于达到较好的辅导效果。
三、关爱留守流动学生,彰显“活动育人、润物无声”的少先队工作特色。
1、体育与艺术活动丰富留守流动儿童的生活。
学校体育与艺术活动的开展是推进素质教育重要途径,使学生特别是留守流动学生学会一项体育运动技能,掌握一种艺术特长,才能让校园充满生机,让课堂充满乐趣。为此,少先队开展的体育、艺术活动,为留守流动学生找回自信,展示自我搭建了平台。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爱好、特长,开设了舞蹈、声乐、篮球、田径、棋艺等12个文体活动小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专人辅导、有评价、有效果、有经验小结,充分让留守流动学生成为文体活动的主要力量。如:篮球小组分别与武汉市中心城区的部分小学进行友谊联赛;舞蹈队编排以留守儿童为题材的情景剧《人间真情》多次参加各级各类文艺演出屡获嘉奖;鼓号队经常受到有关单位的邀请,参与其庆典活动。
2、主题大队和中队会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大队部每学期开展的主题周有:家访周,即中队辅导员每学期集中家访两次,把留守学生作为家访的重点;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周,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学校大队部及时组织全校学生捐款,正面鼓励留守学生在困难的情况下献出的爱心。大队部结合学校、社区实际开展了以“我做合格小公民”、“我爱武湖建设武湖”、“假期让我玩”、“怎样预防手足口病”、“怎样预防甲型流感”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清明节,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讲英雄故事,唱英雄赞歌,展英雄风采,弘扬高尚情操;教师节,组织学生开展尊师活动,为老师做一件好事,给老师送一句祝愿,告诉老师一个秘密;春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巨大变化,抒写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八一”节,进行爱军和国防教育;“九九”重阳节组织敬老活动;“十一”国庆节,组织爱国主义手抄报竞赛;十月十三日,举行入队仪式对学生进行少先队队史教育及爱党爱国教育实践活动。这样有针对性的节假日教育,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也拓宽了学校德育渠道。
4、重点落实留守流动学生“关爱”活动,促进全体学生和谐发展。
留守流动儿童是教育的弱势群体,往往受到冷落或歧视。每学期我们依托少先队主要开展了一下教育活动:(1)、开展以“自觉、自理、自律、自信、自强” 为内容的“五自”教育,贯穿于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的始终,帮助学生树立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的意识。(2)、组织家长、留守学生完成“五个一”活动。要求家长给孩子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学期与科任教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要求学生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满意答卷、为学校添一份光彩、做一名合格小学生。(3)、依托星星家园开展关爱留守寄宿生活动。如:洗衣、叠被生活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爱劳动、讲卫生的习惯。每当领导来园看望留守学生或爱心人士捐赠物品时,我们便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座谈,感受别人的爱心,教育学生学会被别人关爱,同时也爱他人。活动结束后要求他们写体会,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怀。通过开展家园绘画活动,指导学生画“星星家园”的概貌,反映“星星家园”建设的来之不易,经常写自己在家园生活的作文。有了老师悉心的指导,“关爱”的启发,学生从书画作品中,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学习的信心,对生活的热爱。
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使众多的留守学生脱颖而出,如六(1)班李畅同学被评为湖北省 “十佳留守儿童”,六(3)班余思获全国第八届“宋庆龄奖学金”提名奖。五(3)班梅文静和六(2)班曾庆芳同学被评为区优秀留守儿童。学校也因此赢得了诸多殊荣:2008年自编的阳光体操,代表区参加市少工委举行的奇奇趣味运动会中获得季军。2008至2009学年度,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武汉市妇女联合会组织的“让我玩”青少年足球联赛中获“优秀奖”。2009年,区庆“六一”汇演,由大队部组织的节目《阳光下的彩虹桥》获得一等奖,在参加区庆祝“建国60周年文艺演出”中获得一等奖。同时,辅导员熊燕获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提名奖’,黄惠玲获十佳“志愿辅导员”奖,张梦婷同学获市“优秀少先队员”奖。学校先后被武汉市少工委和共青团黄陂区委授予“红旗大队”的光荣称号,2009年秋季学校被评为“武汉市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学校少先队工作的突出成绩为创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2009年春季,学校顺利通过评估,成为了武汉市首批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
多年来,我校少先队工作以活动为载体,做到“活动育人,润物无声”。将德育内容有效地融入丰富的活动之中,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少先队员素质的全面发展,潜移默化地培养了队员的道德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是武湖东风小学全体辅导员的不懈追求。
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