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星相学,城市生活的神秘隐喻

(2011-11-30 15:35:41)
标签:

星座

占星

情感

专访

分类: 星座测试专栏
翻出在《东方壹周》接受的专访,表达了一些我对占星学的理解,回头看看还颇有意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星座理念,它不是科学,相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无法用科学去印证,但它可以是人类学或者社会学的一部分,它不是为每一个人所需要,也不会让每一个人都得到最大的指引,但它明显和我们的命、运,结下很深的缘分嘛,能“术为我用”的人,有福了。
 
 
 
尽管水星逆行阴影期影响了编辑,给我的名字添了一个“欧阳”,但整篇文章依然很有可读性。:)
 
 
先贴原文采访,蓝色字体都是我的回答。
后面的是杂志刊发用文。
  
一 占星的内涵

1、现在说起星象学,很多人都会很感兴趣,从您的角度看,现在的星象学和以前相比,有没有什么比较显著的区别?

    占星学的发展历史非常复杂,简单地说,公元前2000多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人们就开始观测和研究星座。而后在欧洲得到极大发展,当时一流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都参与到占星研习中,包括牛顿这种天文物理学家,晚年都在研究。从十七世纪开始,部分科学家认为占星学是古代迷信的一部分,因此让原本同属天文范畴的占星学和天文学脱离关系,各有发展。
    其实我不认为有“现在的星象学和以前的占星学”这种说法,只是占星学有不同的流派,例如现代占星学,因为著名精神分析师荣格等一大批心理学家在20世纪的“掺和”,占星学多了很多心理咨询的内容,像身心灵平衡、转化个人弱处等,这一派在美国非常流行,很多人用来进行心灵上的灵修。但是,依然有很多占星师是研习古典占星,论命推运。
       



2、我们知道,任何的学科领域都会有一定的基础和依据,现在的星象学一般依据于哪些领域的知识结构?具体是如何体现?

    天文物理学,占星原先是和天文是一路的,我们的占星软件所用的星历表,都是来源于NASA的星历表,很多占星的推运方法,都是基于天文知识,例如太阳弧推运法,指的是不同时间推进的太阳与本命太阳之间的位置差,然后把这个弧度加到出生盘上的其他行星和点上,每年这些弧度基本上与一个人的年纪是相等的,以之来计算和推测一些重要的人生大事。

    数学。占星学里有多种推运方法,都离不开数学,例如太阳返照法、流年行星法、法达推运法、小限法等,每一种推运方法,都是一种独特的数学模型的推演。

    统计学,不可否认,在占星学的发展过程中,案例的统计、推演、总结等,不可或缺。

     心理学,佛洛依德的弟子、瑞士著名精神分析师荣格,曾经将手头的过百对夫妇案例,代入到占星学中,用占星的合盘来洞悉两人的性格雷区、情感走向等,发现借鉴度非常高,此后,有大量的心理学家将占星和心理学一起合参、互研。

    医学、生物学、金融学、时事、天气——很多占星师研习到后期,都会进入分支领域,如世俗占星(针对世运、时事、群体行为)、金融占星、医疗占星等。



3、在一般的理解中,现代意义上的占星术是从国外“引进”的,是这样的吗?我们现在的占星和欧美国家的占星,有什么区别吗?

    中国古代占星学,是果老星宗、七政四余,紫微斗数。但中国占星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历史认为是朱元璋在借重通晓天文星象的刘伯温之后,认为了解天文星象者不可轻忽,下令禁止民间学习,违者一律论斩。到了明朝末期,徐光启才与多位人士拼命的向西方基督教会传教士学习天文历法,而我国的历法也才在那个时候得以完整修成。之后,因康熙皇帝重视和喜爱天文,西洋传教士也有意藉由先进的天文知识,做为传教的交换工具,我们所称的西洋占星学,也在这个时候传入中国。

    目前我们国内网络或者生活上遇上的占星师,更多是因为网络的普及,在近十年来通过学习而成长起来的。一般而论,只是整天谈这个星座那个星座的,可以认定为星座爱好者,能真正给予论命推运参考的占星师是一定会撰写运程、分析星象或者进行某些精深占星知识的研究的,很容易在他们的专栏、博客或者微博上分辨出来。

 
4、可能会有人觉得,占星术是一种神秘的难以学习的知识,而且一般人都难以掌握,您觉得呢?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能够用到占星的地方多吗?

    占星学的确不是一门容易掌握的知识,它绝对不同于方便大众传播的“星座知识”,而是一门充满天文物理学、统计学、心理学以及众多数学模板推演的学科,可以认为是社会学的一部分,它囊括生活非常多的方面:出行、谋事、谈生意、恋爱、结婚、生子、疾病……从家人争吵、寻找小狗到遴选职业倾向、洞悉人际关系性格雷区、寻找合适的合伙人等,无不可以用占星学来进行帮忙。

    因缘机会,我的客户在亚洲、欧洲、美洲、澳洲都能找过来,他们很多都是看了我撰写的运程或者星象提点觉得准确而来(例如我早前某周指引过这段时间狮子座名人会特别活跃,而某些人会爆丑闻,新闻一出来,他们就会在微博上@我,克林顿又爆丑闻了之类),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客人听了命盘分析或者做了风水布置后觉得好,再次向他们的朋友推荐,而他们的困惑包括人生各个领域:恋爱运为何不好、此时投资生意好不好、钱财方面会如何、事业适宜往哪些方向发展、应该抓住哪些年份来拓展自己、要不要离婚、移民好不好、父母身体方面会如何、通过人生大事逆推出生时间等……

    占星对于世俗领域的分析有一整套的理论,姑且不论中世纪开始的历代先贤的考据,光是本人对过千案例所见,无论官阶高低、财富多寡,准确度还是非常高的。但它不是终极真理,不是万能的编剧,不能描述一切,但可以通过告诉你最后的征象,是吉还是凶,以及这几十年的大运里,会分别催动哪些能量,甚至在某些年份里会出现哪些吉或者凶的能量,应该如何去应对,如何趋利避害。

    宇宙的确是个不可思议的存在,占星学也让人敬畏,在这短暂而飘忽的一生,能和有缘人分享这个占星这个神秘又有趣的事物,很赞。



5、如果我们想在生活中学习一些占星知识,大概要经过哪些课程,对此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英国或者美国有部分占星学院的课程,提供初步的占星指引,一般是了解黄道定义、星座定义、行星定义、相位和宫位的定义以及连结产生的影响等,也会涉及到一些推运内容,但都是比较浅显的知识,用来掌握基础占星知识是没问题的。而平时要学习简易的占星知识,网络有大量的资料,唯独需要花费的是时间和精力。要个人顿悟的话,至少要2、3年,而后超过500个案例的练习。而如果是深研,那是一辈子都学不完的。
 
 
6、现在,诸如风水、星座、塔罗牌等看上去有些神秘的知识,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兴趣,当然它们之间区别很大,您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对神秘的学识感兴趣?


     我会用一个更玄妙的知识去分享。今年中,双鱼座的守护星海王星回到双鱼座,相当于回到自己的老家,在未来13年,会让海王星代表的事物发挥无穷魅力,包括:文学、艺术、绘画、音乐、赌博、抑郁、慈善、酒精、毒品……现在,我们正处于安全感大量缺失的阶段,接下来,求助于宗教、神秘学甚至依赖药物或是从电影之中寻找庇护之所都成为可能,而神秘学、酒类制造、医药行业、电影行业将会得到极大发展。
 
 
7、这些所谓的新神秘学,您觉得应该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神秘学”?

    不如打个比方吧:让自己活得像个帝王一样!古代,玄学是帝王之学,纯为皇家服务,在近2、30年来,因为香港电视对风水师的传播、娱乐杂志对星座的传播,再加上网络让占星知识变得唾手可及,才让普罗大众得到这些本应是达官贵人专用的善知识。

    对于包括占星学、风水等的玄学,高阶人士会接触得更多一些,他们比较认可这门知识,也相对能支付给玄学家合适的价钱。而对于大众来说,可以这么认为:一味的抵触和痴迷都是不必要的,但要明白,一人一命,大众传播上不可能对每个人进行细微的分析,一定存在说不准的现象,就算是运程,都是尽力描述一周、一个月或者一年里的星象对12星座的影响,最后落实到什么情况,每个人不同。毕竟每个人的星盘都不同,手上掌握的资源不同,付出的努力也不同。真有疑惑、困境或重大抉择,一是自学占星学,二是请找信任的占星师进行个案费咨询就好了。可以当做是心理咨询的一部分,只不过,占星师会用她的玄妙知识以及她的见识、经验给予你玄学上的帮助。
 
 
 
=========================================================
 
 
星相学 城市生活的神秘隐喻?
来源:东方壹周
发表日期:
11-11-15 11:38
 
星相学,城市生活的神秘隐喻

 

  对于城市族群而言,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就是,星座正在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查看每周运程、解析情感、社交谈资,甚至搭讪异性,都需要用到星座。为什么星座被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并使用,在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神秘倾向呢?曾几何时,我们一度将聊星座看作年青人烂俗行为之一,但现在这种看法已经越来越站不住脚,更多的人愿意将星座看作自己的精神和行为指南之一,他们越来越习惯于用星座的角度来分析生活、工作、感情,以及探究自己更深层次的心理意识,星座以及它所代表的神秘主义倾向,正在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究竟是一种有科学或者心理学或者社会学基础的合理行为?还是一种精神空虚的奇怪折射?相信星座究竟是理性的选择,还是感性的一厢情愿?看上去来自西方的占星学,究竟是完全舶来的异境符号,还是能够续借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之一?许许多多的问题,让事情变得好像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和理所应当。那好吧,在被占星师普遍认为海王星即将重返双鱼座——预示着一个新神秘时代到来的当下,我们试图通过采访深研星相学多年的蓝蓝、唐立淇,以及情感专栏作家沈宏非,以他们的视角从不同的侧面来呈现星座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蓝蓝:占星学不是终极真理+万能编剧

 

 

 

(蓝蓝,广州著名星座专家、风水师、专栏作家)

 

  占星学的发展历史非常复杂,公元前2000 多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人们就开始观测和研究星座。而后在欧洲得到极大发展,当时一流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都参与到占星研习中,包括牛顿这种天文物理学家,晚年都在研究。

 

  从十七世纪开始,部分科学家认为占星学是古代迷信的一部分,因此让原本同属天文范畴的占星学和天文学脱离关系,各有发展。占星学有着不同的流派,例如现代占星学,因为著名精神分析师荣格等一大批心理学家在20 世纪的“掺和”,占星学多了很多心理咨询的内容,像身心平衡、转化个人弱处等,这一派在美国非常流行,很多人用来进行心灵上的灵修。但是,依然有很多占星师是研习古典占星,论命推运。

 

从天文历法到西洋占星

 

  占星学的理论依据首先来自于天文物理学,我们的占星软件所用的星历表,都是来源于NASA星历表,很多占星的推运方法,也都是基于天文知识,例如太阳弧推运法,指的是不同时间推进的太阳与本命太阳之间的位置差,然后把这个弧度加到出生盘上的其他行星和点上,每年这些弧度基本上与一个人的年纪是相等的,以之来计算和推测一些重要的人生大事;其次是数学,占星学里多种推运方法都离不开数学,例如太阳返照法、流年行星法、法达推运法、小限法等,每一种推运方法,都是一种独特的数学模型的推演;其三则是统计学,在占星学的发展过程中,案例的统计、推演、总结等,统计学不可或缺;其四为心理学,弗洛伊德的弟子、瑞士著名精神分析师荣格,曾经将手头的过百对夫妇案例,代入到占星学中,用占星的合盘来洞悉两人的性格雷区、情感走向等,发现借鉴度非常高。此后,有大量的心理学家将占星和心理学一起合参、互研。除了以上四点外,现代占星学还会用到医学、生物学、金融学、时事、天气——很多占星师研习到后期,都会进入分支领域,如世俗占星(针对世运、时事、群体行为)、金融占星、医疗占星等。

 

  有不少人会以为占星术源自西方,其实中国早已有这样的学问,比如果老星宗、七政四余、紫微斗数等等,但中国占星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历史认为是朱元璋在借重通晓天文星象的刘伯温之后,认为了解天文星象者不可轻忽,下令禁止民间学习,违者一律论斩;明朝末期,徐光启与多位人士拼命向西方基督教会传教士学习天文历法,我国的历法才在那个时候得以完整修成;之后到清朝,因为康熙皇帝重视和喜爱天文,西洋传教士也有意藉由先进的天文知识,作为传教的交换工具,我们所称的西洋占星学,才在那个时候传入中国。

 

占星学绝非简单星座知识

 

  目前国内网络或者生活上遇到的占星师,更多是因为网络的普及,在近十年来通过学习而成长起来的。一般而论,只是整天谈这个星座那个星座的,可以认定为星座爱好者,能真正给予论命推运参考的占星师一定会撰写运程、分析星象或者进行某些精深占星知识的研究。我的客户遍布亚洲、欧洲、美洲、澳洲,他们很多都是看了我撰写的运程或者星象提点觉得准确而来,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客人听了命盘分析或者做了风水布置后觉得好,再次向他们的朋友推荐,而他们的困惑包括人生各个领域:恋爱运为何不好、此时投资生意好不好、要不要离婚、移民好不好等……

 

  但认真说来,占星学并不是一门容易掌握的知识,它绝对不同于方便大众传播的“星座知识”,它囊括生活非常多的方面:出行、谋事、谈生意、恋爱、结婚、生子、疾病……从家人争吵、寻找小狗到遴选职业倾向、洞悉人际关系性格雷区、寻找合适的合伙人等,无不可以用占星学来进行帮忙。占星对于世俗领域的分析有一整套的理论,姑且不论中世纪开始的历代先贤的考据,光是本人经过数千案例所见,无论官阶高低、财富多寡,准确度还是非常高的。但它不是终极真理,不是万能的编剧,不能描述一切,但可以告诉你最后的征象,是吉还是凶,以及这几十年的大运里,会催动哪些能量,应该如何去应对。宇宙的确是个不可思议的存在,占星学也让人敬畏,在这短暂而飘忽的一生,能和有缘人分享占星这个神秘又有趣的事物,很赞。

 

 

 

唐立淇:体验占星但不要被它操控

 

http://m1.magspace.cn/201111/20111115120908891216.jpg

 

(唐立淇:英文名Jesse Tang,本名唐雅君,中国台湾著名星座专家,美国AFA占星学会会员。潜心研究占星学、神秘学,电视节目《开运鉴定团》的固定特别来宾。代表作有《唐立淇12星座人性攻略》、《上升星座你的秘密存折》等。)

 

占星术是一个基本上大家都可以进入的世界,我在中国台湾倡导的就是生活占星。当然在占星术成为显学的过程中,浅薄化或者通俗化是必然的一个过程,但并不代表这门学问是浅薄或通俗的。

 

想学占星可以多看译作

  现在想学习占星知识是蛮容易的,网络非常发达,关于占星的网站也非常众多。如果你真的对这门学问感兴趣,我建议你去看它的枝干和梗概,一些教科书型的书籍虽然很生硬,也需要咽下去。但如果你对此只是很简单的兴趣,现在也有很多这方面专家,比如我自己就出版了《人性攻略》,里面没那么多的学术,只是把不同人的行为特质点出来,用一种风趣的方式,让你哈哈大笑,又能有所得——你能透过这样的书,对不同星座的人得到认识和印象。当然,这些并不意味着你真正进入这一门学问,所以看你是为哪一种乐趣咯。

 

  如果你想要读一些比较深刻的书的话,一些中文的译作也不错。比如胡茵梦小姐的心理工坊书局,他们做过一系列和占星有关的书,都相当的专业和易懂,译笔也非常流畅。至于其他的一些华人自己写的教科书,我会有一些担忧,他们中有些人其实并没有自己的创建,撰写也不够绵密、结构很不严谨。所以,我建议大家多看译作而不是他们的创作。

 

  网络上也有很多人愿意开关于占星的课程,在这方面我觉得找个老师还是蛮重要的,如果他很愿意传道解惑,有一些观念的问题在重要时刻被提点是很重要的,至于这个老师到底好不好、到底是不是很优秀?那就要你自己下点工夫去判断,这不是我能提供的,因为我不知道你的兴趣和嗜好,你习惯什么样的老师。

 

占星术是把双刃刀

  如果真的开始学习占星术,第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心态要正确,我想占星术只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就像刀一样,你拿它来做好事就是好事,要用来做坏事它就变成了凶器。就像你学了一门技艺,有了一身的功夫,是要除暴安良、扶弱济贫?还是要拿来威吓他人,当作自己高高在上的原因——而不是服务众人呢?或者这把“刀”你不用于他人也没关系,就当是用来滋养自己、提升自己也很好。现在很多人喜欢接近像占星术这样的神秘学,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棒的事,因为我们看不见,不代表它不存在——现在之所以被我们视为神秘学,是因为我们的知识还不能把它们变为科学,但我认为它绝对是未来的科学。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现代人蜂拥地去寻求它?因为我们已经感觉到它了,但却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只是如此而已。

 

 

海王星将启神秘新时代?

 

  我个人觉得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人想学习星座,是因为很多人的潜意识都开启了,也许是老天爷觉得时间到了,加上网络流通的方便性、知识流通的快捷性,每一个人都在一种很自然而然的环境下,有了追求自己内在的可能性了。

 

  而且,你可能也不太愿意相信别人了——别人的直觉和价值观并不见得总能适合我们的感知,还不如我们自己来学神秘学、占星学、塔罗牌、风水, 这样我们就不用受制于他人; 我们也不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谁是老大可以带领我们,影响我们的脑波, 每个人都慢慢变成独立的个体、独立的小宇宙,这也是一个新时代的趋势。我们已经慢慢地要迈入海王星进入双鱼的时代,海王星本来就守护双鱼座,双鱼座跟我们的潜意识有关,跟神秘学、跟看不见的事物有关,海王星会在这里呆到2025 年,所以它是一个时代的趋势——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让自己的脑波出来当家做主。

 

  但无论如何,对待占星术我们最好能够平常心。即便它是时代的趋势,但如果将它变成一种信仰的话,又流入一种老派作风。就好像任何一种人为想要控制人的方法,都应该是现代人想要挣脱的,况且这也不符合海王星的精神——我们就是因为不想被控制,才要去发展自己的内在、了解我们的潜意识、去知道我们本身具有非常大的能量。

 

  所以,虽然星座现在是一种流行,但也请记住,是你在找它,不是由它来控制你。我建议大家用自己的自主意识和神秘学做互动,你可以玩它、体验它,透过它理解自己多一些,但不要迷信,然后变成依赖,最后被它操控你的生活,这样就糟糕了。

 

 

 

 

 

沈宏非:星座的描述只是一种隐喻

 

http://m1.magspace.cn/201111/20111115120908985631.jpg

 

(沈宏非,自由撰稿人,电视节目策划人,制片人。《南方周末》、《新民晚报》等报刊的专栏作家,2003年获选《南方周末》“年度中国杰出专栏作家”,著有《写食主义》、《发现广州餐厅》、《食相报告》、《思想工作》、《饮食男女》、《大熊猫看小电影》等。)

 

 

  一直专栏写作美食与情感的沈宏非,显然对星相学也颇有体会,但与多年研究星相学的欧阳蓝蓝、唐立淇不同,沈宏非的星座观更接近滚滚尘世,他亦自语“聊星座”对他最大的意义在于与女儿找话说、和文艺女青年劈情操。显然,星座于他,是行走江湖的非独门暗器和接头明号,提供的也并非关于人生或命运的明晰答案,而是内藏乾坤的生活隐喻。

 

W《东方壹周》the week S 沈宏非

W 你觉得星座之所以流行开来,有没有什么社会学的依据? 比如在人际交往中,星座为什么成为一种类似于润滑剂的东西?

S 当然,星座不仅是润滑剂,而且是汽油、机油以及防冻液。一群人,尤其是三不识七的半生人,坐下来,聊什么好呢? 聊什么才能使彼此的关系以及现场的气氛迅速“润滑”、“解冻”并且“发动”起来呢? 当然是聊星座了。因为,你可以没有车、没有房、没有爱马仕、没有二奶、没有小三、没有文凭、没有微博,但星座这个东西,人人有份,永不落空。只见过没有性别的人,从来没听说过有人没有星座的。你说,还有什么能比这样一种大家都有并且还有12 种基本变化并且彼此之间还能有不同的互动关系的东东更能勾兑人类的呢? 星座面前人人平等。这样也好,无论如何也比当年搞“血统论”更公正,更民主。星座游戏,使天上的星星不再像人群一样的拥挤,让地上的人们不至于像星星一样的疏远。

W 以前说起星座,都觉得是年轻人的“专利”,但现在许多中年甚至老年人,也开始适应聊星座,或者以星座来划分人群,您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呢?

S 你说的“也开始适应聊星座”的“中年甚至老年人”,应该就是我吧?没错,至于为什么,别人我不晓得,我个人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和我女儿找话说;第二,和普通女青年套套瓷;第三,和文艺女青年劈劈情操;第四,和二逼男女青年逗逗闷子。与此同时,既然要在人前聊星座,人后也就得做做功课,学习学习报纸杂志上的星座专栏什么的。其实,落在表达和媒体上,占星术最终都是一种写作,因而它也具有某种可读性,有各种不同的特定书做策略。比如,玛法达和韩良露的读者人群就是中产,她们会用一种很意识流的笔法,基本上,我是当文学作品来看的。

 

W 每当我们觉得一个人靠谱或者不靠谱的时候,会按星座去进行自我合理解释,比如“他是处女座,当然就比较挑剔”或者“哦,原来他是摩羯,难怪这么无趣”等等,您怎么看待这种自我解释?

S 把有血有肉的人按各自的星座分成12 个种类,的确是一种极其刻板的分类法和判断法。不过,这种共识性特强的刻板印象,恰恰正是星座得以流行的理由。比如,我认识的上海人和北京人,个体之间都有很大差异,但如果完全没有刻板印象, 关于上海人和北京人之间差异性方面的种种好玩话题,也就无从说起了。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刻板印象和因此而造成的各种愚蠢的偏见,才能令全人类和谐相处,亲如一家。

W 你写过很多情感类的文章,就你个人见闻而言,“不同星座决定不同性格”的判断靠谱吗? 有多靠谱呢?

S 有时候觉得挺靠谱,有时候觉得不太靠谱。其实,星座的靠谱和不靠谱,有时候和人的靠谱不靠谱一样,都只是一个概率问题,对判断者来说,更多的,还都是一个运气问题。星座本身的描述,只是一种隐喻,如何根据这些隐喻来做出判断,据博尔赫斯(处女座)说:“隐喻重要的是产生的效果,也就是要让读者或是听众把隐喻当隐喻看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