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远的端午香味….

标签:
芦苇荡粽子艾草端午节杂谈 |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他小小年纪只知道爷爷给他讲的,端午节跟屈原有关,其中的微言大义父亲没有跟他细讲,想来是怕徒劳吧。
家乡在端午节那天有遍插艾草和菖蒲的习俗,于是那天家家户户的的门窗上都被插满了艾草和菖蒲,端午节的气氛很香很纯很浓烈。
那天,母亲总是会召唤我们早起,现在回想起来,家乡的早晨真的很美!小河里的水清亮亮地波波起涟漪,云悠悠地飘;河滩上,芦苇荡里丛生着艾草、菖蒲、芦蒿等野生植物。在清晨那丝凉爽中,闻着那种似中药味的艾香总是让你精神为之一振,忍不住地想捧着那艾草狠狠地吸上两口空气。
我和姐姐插完艾草和菖蒲后,母亲从厨房里出来,端着一白瓷碗,内装满满的鸡蛋,算是对我们的奖赏。
粽子飘香的季节,爱无处不在。奶奶会早早准备好粽叶、糯米等,我则满心好奇地坐在小板凳上看着奶奶忙活:把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对叠后巧妙地窝成一个漏斗状,盛一调羹糯米放入,然后再折回叶子,一转一叠,奶奶的手法很是灵活,我眼乱的一刻,奶奶已经咬紧一根细绳,在粽子上绕上两匝,打个结,一个鼓鼓的粽子就被奶奶托在手掌上了。
等待粽子出锅的时刻,是最考验这帮淘气的孩子的时候,满屋子飘着粽子的香味,孩子们的口味都流出来了,一遍遍地来厨房查看,问妈妈:“还有多长时间出锅啊?”要知道,在那个还未衣食无忧的年代,粽子的香味对孩子们来说绝对是一顿大餐。
粽子终于出锅了,哪还顾得了烫啊,左右换着手的扯开粽叶,吸一口,呵,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香嫩鲜美。那种幸福感、满足感,多年以后没再享受过,意犹在心,久存着。
昨天,带着一盒东方紫去看父亲,回忆起我年少时的情景,父亲还开玩笑说:“你小时候吃粽子时的兴奋劲儿像是在过年。”我不好意思地笑笑,没有反驳。看着他老人家沉浸在回忆过往时的表情,做儿子的,在这一刻,有些后悔把他带离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