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股新生力量,民办教育这种喜人的发展势头为教育强省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它促进了教育改革、丰富了教育内涵、增强了教育实力。目前,湖南省民办学校总投资达154.6亿元,大大减轻了政府办学经费的压力;26年来为464万人提供了学习机会,培养了300多万毕结业生,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矛盾。今后民办教育将进一步以非义务教育为重点,加大在学前教育、高中以上阶段教育中的比重,在建设教育强省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从总体上讲,民办教育发展还不够,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所占的比例偏低。纵观世界教育事业状况,美国民办学校占58%;日本的民办教育学校占71%,印度占59%,韩国占80.5%,中国香港占55%,中国台湾占59%……而在我国,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在资金、招生、师资等方面都处于弱势。90年代末以来,虽然我省对民办教育的规范和支持力度逐步加大,但政策法规还不够健全。少数办学者将民办学校作为盈利工具,打政策的擦边球,乱办学、乱招生、乱收费、乱打广告、乱发文凭……社会对民办教育的这些问题职责较多。有一些部门也错误地认为民办院校不是“正规军”,从而以种种借口刁难民校,设门槛、乱罚款。民办教育不仅需要不断规范自己,也需要社会给予它一个更宽松的发展环境。通过制度的规范、政策的支持、政府的引导,加快民办教育发展步伐,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这是民办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教育强省’战略目标的要求。
当前政策对民办教育既“规范”又“促进”。规范,主要是在乱招生、乱收费、乱打广告、乱发文凭等不正当行为方面;促进,主要是在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合法权益、增加财政和金融支持等有助提高办学水平的方面,它支持民办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近年来,一批优秀的民办学校正是用实践证明了这点。它们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找准办学特色、革新办学方法,从同类公、民学校中脱颖而出。青岛黄海职业学院(http://www.huanghaicollege.com/
)就是最好的代表,1996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工培训学校挂牌成立。简陋的校舍,六、七名教师,百八十学生,硬件设施非常简陋。面对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学校没有乱收费、乱招生,而是紧跟市场发展,培养企业需要的基层技术人才,提出了“市场需要什么,我们教授什么”的办学理念。天道酬勤,1998年,青岛黄海职业学院在校生已达千人;2001年,在校生较九八年翻两番;2003年,黄海学院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普通高校,纳入国家统招计划;
2005年,黄海学院在校生将接近3万人。
事业干大了,社会效益日益凸现。九年来,黄海学院共向社会输送了近3万名毕业生,落户青岛的近70%,仅开发区就近万名。连续9年被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评为“优秀学校”,与
海尔、海信、澳柯玛、安普、朗讯、松下等国内外名企结成了紧密的人才供应链,一直保持着进出两旺、稳健增长的可喜局面。
但是,不论“创业模式”,还是“涉外模式”,都离不开内涵式发展,离不开特色办学,离不开与市场对接。我们相信,在市场的风浪中,在政策的洗涤下,苦练“内”功争创特色的民办教育,一定能够化茧成蝶,破浪前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