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元昌教授“主题教研”专题报告

(2009-05-11 19:15:13)
标签:

李元昌

主题教研

教育

分类: 活动侧记

 

 

 

    2009年5月9日上午,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李元昌在昌邑区第一实验小学给全区的300多名中小学校长及科研骨干做了题目为《科研与教研相结合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题教研的专题报告。

现将报告的内容整理如下。

 

               《科研与教研相结合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   阻碍教师发展的因素

1、居于中游的思想。

      不为最先,耻于最后的思想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不可逾越的门槛,而且有这样想法的教师数量可观。

2、自卑自弃的思想。

3、应付对付的思想。

4、同校同学科的教师缺乏交流。

5、盲目自大,不学习,眼光短浅。对别人的意见持怀疑态度,在否定别人的同时,自己又拿不出新东西。

6、功成名就后,安逸求闲,裹步不前。

7、女教师过50岁,男教师过55岁,未退先休。

二、   学校教研的现状

1、学校无教研计划,听课与上课的教师不清楚教研课的主题是什么,教师评课无所适从。

2、教研活动,方向单一。教学与研究脱节,教师产生厌倦。

3、学校很少组织教师研究问题,缺少教研气氛。教研处于停滞状态。

4、方法陈旧,缺乏创新。

三、领导存在的问题

1、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教师素质提高的问题。

2、过于强调物质条件,不发掘学校的有利因素。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李元昌教授提出并创建了“主题教研”-----即教师在有目的地解决教学问题过程中促进自我提高发展的教研活动。

四、“主题教研”的呈现形式

1、特点

①目的性   针对性  强调参与与过程   

突出团队的拉动作用

2、形式

①主分题形式   学科年段形式    学科共同主题

针对性主题

3、过程

①提出问题  确定主题

②明确任务  论证主题

③针对性学习  搜集资料

④制定计划   主题填表

⑤主题研讨   团队互培

4、思想方式

积小改为大改    ②以小题换大题   ③破小题通大题

 ④化大题为小题    ⑤一题多解  跟进追击

5、优势

①突出团队教研的优势  ②研究过程符合教师发展规律

③有利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催生新的教育方法。

④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 ⑤有利于良好的教研风气的形成

⑥对学校的校本教研起到规范引领的作用  ⑦是将教研、科研、师训结合起来的最佳方式  

⑧投入少  见效快

6、注意的问题

①一把手对此要有明确的认识,否则一切都是枉谈   ②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③建立档案制度    ④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注意及时鼓励。   ⑤注意关键环节    ⑥忌形式化    ⑦克服人少不搞教研的思想  ⑧不要因为少数人的埋怨而放弃 ⑨要有强有力的思想工作做保障。

 

     讲座历时3个小时,李教授饱满的热情、诚恳的话语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位与会者。他凭着几十年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积累,凭着忘我与奉献的工作精神,走上了农村教改、主题教研的教学研究之路。最后,区教科所宫所长做了总结发言,对这次报告的重要性给予了肯定,提出了今后我区科研工作的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