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石分为图画石和文字石两种。
1.图画石。石面显示山川景物、人像人体及草木禽鱼形态,尤其以显现罕见画面者为贵。
对石 “溪山图”(率山石)
2.文字石。画面显示出可以辩认的真、草、篆、隶体汉字或其它文字。
草书“秋”
3.色彩石
色彩石以其色泽之美悦人眼目,至于其造型则处于品评的次要地位。色彩石分为单色、双色及多色,作为供石,一般以色调沉稳内敛、华贵典雅的深色系列为优,但作为色彩石,浅色系列中能表现清秀、活泼轻快的也有佳品。
玉米糕(黄腊石之鸡油冻)
陈年熏肉 (彩腊石)
美味佳肴 (彩腊石)
第三讲 观赏石的欣赏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观赏石的欣赏。根据说文解字
欣,本义是指欢欣、喜悦,后引申指爱戴又由此引申指赏慕。
赏,玩赏、欣赏。“赏,谓乐玩也。”
欣赏.1. 领略观赏。2. 认为好和喜欢。
现在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来了解怎样玩赏石头。
完整度。
一般来说,让人赏心悦目的石头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那就是一枚好石头。从形、质、色、纹、韵几方面解读,首先看自然形成的完整度,这是区别一枚天然观赏石是否具备观赏价值的前提。它的整体造型是否完美,图纹是否完整,有没有多余或缺失的部分以及色彩搭配是否合理,石肌、石肤是否自然完整,有没有瑕疵。

对石 溪山图(叶树收藏)
观赏石须尽量保持它天然的形态,如有人为雕琢造型或修饰者,则属于石雕艺术。有的赏石家要求极为严格,连切底行为也不允许,认为底部的安定只能以底座来调节。不过,对一些如灵壁石、昆石、太湖石、英石传统石种,若不切底,就无法取材,所以切底行为不能一概而论。
造型。
指观赏石的形状,这是具象类观赏石与抽象类观赏石首先要评价的内容。
“瘦、皱、漏、透、丑、秀、奇”是评价灵璧石、昆石、太湖石、英石及其它类似石种的外形的重要因素,凡以上七种要素皆备其造型必美。
上品自然景观石除须吻合上述七要素外,还须符合“雄”与
“稳”两个条件。
雄。指气势不凡,或雄浑壮观,或挺拔有力。
稳。前后左右比例匀称,符合某一景观自然天成的状态。同时,底座要稳定,安如泰山,不能给人一种不安定感觉。
石色。各类石种有不同的要求:昆石、钟乳石以晶莹、雪白为上,黄腊石以纯黄凝冻为上,太湖石以青白为上,崂山绿石以墨绿为上,灵璧石、博山文石以玄黑为上,墨湖石以油黑光润为上;卵石类有很多色彩石,色彩单纯或多重色彩巧妙搭配均可归入上品,唯色调不清晰、搭配混乱者不入流。
一般来说,具象石类与抽象石类的色彩以沉厚古朴的深色系列为佳。尤其是景观石,因受传统山水水墨画的影响,一向重视意境的营造。为求景观的悠远深邃,
崇尚深色系列。如黝黑、墨绿、褐色、紫色、深红等。最忌色彩的混潴不清和刺激性的“俏色”。
石质。石质包括硬度、密度、质感、光泽等因素,其中硬度是决定石质优劣的关键。质地疏松粗糙给人一种糟朽的感觉。供石的硬度最起码达到四度至七度为宜。硬度适当,就有了一种重量感,凝结度也高,显得细腻坚挺,光泽感也强。
石音。石音悦耳的供石为佳品,色枯槁、声如击朽木皆下品,不可取也。
石肌。石肌具油脂光泽、金刚光泽者为上,玻璃光泽、金属光泽次之,无光泽最差。天然形成的石肌最能表现典雅的古朴美。供石石肌大多有纹路条痕的起伏变化,“皴”的含义之一即指此。确切地说,是画家仔细观察了观赏石石肌的皴纹后,创造了皴法。借用国画技法术语,石肌的皴纹大致有斧劈皴、披麻皴、卷云皴、折带皴等。特别是自然景观石,有光泽有皴皱,显得既精神又古朴美观,这样的石肌最理想。
纹理。岩石上的纹理基本是成岩时原生或岩石受矿液浸染而成,其次是岩石后期风化形成各种花纹。自然景观石中的瀑布就是因为其中灌入了方解石或石英而形成的。
对于图案石来说,纹理是否美观耐看是评介的首要因素。对于其它供石,纹理搭配恰当与否也很重要。
体量。是指观赏石体型的大小。体型的大小一般不构成供石高下优劣的因素。5厘米至20厘米为小型供石,20厘米至65厘米为中型供石,66厘米至100厘米为大型供石。
最后,我认为观赏石作为供石,其完美程度可以用下述二十字来慨括:造型佳、质地优、硬度大、纹理美、色泽亮丽、体量适中。
今天,我的讲座就告一段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