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12,全国有许多地方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纪念或准备纪念这场灾难。有的在建纪念馆、有的在召开纪念会、有的举办慈善晚会……看着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报道512地震周年纪念宣传,突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我想,那些受伤的心,在经过一年时间的安慰后有没有好过一点。也许他们并不愿意再提到这件事,而我们的媒体的大力宣传让那些画面无法回避的重现在那些受过伤的人面前。
当然适当的纪念是合理的,毕竟我们应该正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提供合适的纪念方式。但这种方式,既不能过于悲情地让大家重拾悲伤;也不该浮华到让人感觉是在消费悲伤;更不能以做政绩的心态,将悲伤变色变味。
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陈克福在回答网友对5·12地震一周年是否有大型纪念活动时说,对我们这么多的同胞遇难,我们的心情是非常沉痛的。我不想比较刻意地做一个什么样的纪念,把我们的一些受灾群众的伤事再提起来,我们应该默默无闻地做一些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工作,一周年的时候,能够表达我们纪念心情就够了,不应该搞铺张浪费。
我想这是我们的政府应该有的对待512一周年的态度。对于十万死难同胞、对于上百万失去家园和亲人的灾区人民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一次性的、形式重于内容的纪念,而是真实的援助和支持。形式化的纪念只能是少数人的游戏,只能再次揭开灾民内心深处的伤疤,带来二次伤痛。
汶川,我们永远的痛,我们永远的教训。自然灾害是我们不可抗拒的,但我们如果把建筑的质量提高、如果每个学校每个单位,包括每个家庭能切实做好防灾自救演习,也不至于会造成如此惨痛的损失,吸取教训,才能让我们能在灾害面前减轻损失;切实做好心理疏导,让生者能够尽快回复,减轻二次伤痛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汶川一周年之际,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纪念,更需要拿出实际行动来。去改变那些潜规则,去查清那些豆腐渣工程,不让同样的灾难再次发生。这样我们才对得起那些灾难中逝去的人们,对得起我们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