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东平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文章,称要“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并称奥数教育对少年的毒害比“黄赌毒”还厉害。无独有偶,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先生的一句“狠”话这么说:“奥数是一个让大部分孩子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的课程。”
既然孩子不喜欢,家长也痛恨,为什么教师、家长还要让孩子去学奥数呢?
有人说是因为家长在争面子,我不以为然,奥数教育的本质根源还是奥赛的功利性质——可以高考加分或保送。只有改革奥赛加分和保送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奥数教育问题。
其实奥数不是坏东西,我认为适当的学一些奥数的技巧和方法是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的,但是经过强化训练来获得奥赛好成绩,不能真正说明问题,也没有什么好骄傲的。因为过多的训练解题技巧,对帮助孩子思维能力的成长并无益处。
我在小学六年级时学了一年的奥数培训,当时是学校选了4个学生,由一个老师免费教我们,然后去参加奥数比赛。记得当时被选上后,每当同学们上活动课的时候,我和其他3个同学就去老师办公室学奥数,每次学完回教室,我都很自豪,因为它很大程度上是满足了自己小小的虚荣心。学的时候也很有兴趣,因为奥数用了很多非常规方法和原理来处理数学问题,而且大部分问题都和生活有密切关系,例如“一桶可乐共8升,甲乙要平分,但只有两个5升和3升的杯子,问如何平分?”(不要见笑,那时我们学的只是最最初级的奥数。)但是参加比赛后才发现全国考试真的不是一般的难,记得自己只得了一个很低的分数,当然也没有进入复赛。于是,我的奥数经历就宣告结束,再也没有下文了。但是现在好好想想,其实奥数的学习还是对自己有所帮助的,无论是思维能力还是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关键的是,它给了我解决难题的自信。奥数与常规数学有本质的区别,它是在对称、极限、连续等基本数学思想下,激发和训练孩子的求异思维。我认为,小学时一年的奥数经历,对我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例如高中学排列组合的时候,由于有奥数的基础,学起来游刃有余。
一言以蔽之:奥数比赛的目的,在于发现数学天才;奥数教育的目的,在于牟利赚钱;而家长让孩子上奥数课的目的,在于为高考加分或保送。所以说,现在的奥数热,说到底还是高考应试教育激烈竞争下的表现罢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