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红帽子塔(三)

标签:
辽塔旅游仿木阜新辽宁 |
分类: 中京其他 |
我们离开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镇,沿着101国道一路西行,向阜新方向驶去。101国道看样子只有彰武段在修路,在阜新段我们只遇到一处桥梁施工需绕行,其余路段路况良好。在新邱区附近,我们又搭行了一段高速公路,最后在王府出口下道,向我们此行的第三座塔,也是最后一个目标——阜新红帽子塔前进。
这将是我第三次来到阜新红帽子塔,路线已经很熟,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中巴车终于抵达了918县道上两家子西桥的村口。但村口禁止大型车辆入内,我们去村东头的西塔山上看塔,只能步行由西向东穿过村子。当时已经是下午4点,我再一次的感谢同行网友耶律宗元,多亏他提议更改了行程,否则我们在村中徒步一进一出,要浪费大量时间,再赶往下一个地方,肯定是来不及的。
大家坐了一天的车,现在村子里徒步,却并未感觉到疲惫,相反很兴奋。一行人三两成群说说笑笑,在村中自由的呼吸着略带牛粪味的新鲜的空气。但可辛苦了年逾七旬的网友雕艺老先生了,老先生在报名之前曾问我,看塔需不需要爬山,他腿脚不好,如果不爬山就参加这次活动。我一想,阜新十家子的塔山塔已经被我排除在此次行程之外,塔营子塔和小塔子塔都不需要爬山,如果说要爬山就只有这座红帽子塔了。但红帽子塔下都是非常缓的坡,如果运气好还可以乘车开到塔下。于是雕艺老先生欣然报名参加了这次辽塔游。可现在我们的中巴车连村子都没进来,就遑论村子另一侧的西塔山了。
不过老先生吉人自有天相,村中有会骑摩托车的村民见雕艺老先生步履蹒跚,于是启动摩托带着老先生向古塔驶去。虽然当时赶上连日雨,可西塔山上的路一点也不泞。摩托车载着老先生从我们身边疾驰而过,雕艺老先生成为了我们这一行第一位抵达红帽子塔下的游客。村民并未向老先生收取费用,而是留下一句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我们一路上山,此时雨晴日出,天空也泛起了蓝色。我第一次来红帽子塔时尽管天色湛蓝,但大雪封山;第二次来时又赶上阴天。这次终于可以在蓝天下近距离拍塔了。
下面二图为蓝天下的古塔标准照。
由于平地观景不如山上视野广阔,大家很是兴奋,个个都端起相机沐浴着初夏的凉风和即将成为夕阳的阳光。我也是一身轻松,感觉我的任务终于要完成了,不用再担心路况和赶路的问题了。在此我再一次谢过耶律宗元更改行程的建议。
我在来时的车上曾向大家介绍这第三座古塔的风格是迥异于前两座的。待一行人都陆续上山后,我指着已经摆在面前的古塔向大家介绍说:我们今天已经看过两座典型的辽宁地方特色的辽代古塔了,这第三座换个风格,是一座辽宁辽金塔系的孤例。
这座塔不装饰佛像,大家可以欣赏一下其砖仿木构造(下图),忠实的仿木是辽塔的时代特色,但却并不是地方特色,辽宁、河北一带的辽代古塔皆如此。
接下来,我带大家来到一个高坡上,坡的高度与第一层塔身差不多等高,透过第一层的塔们,可以望见里面奇形怪状的部分(见下图),我告诉大家,这个就是残损的塔梯,此塔内部为两层,但第二层未设门窗,我指出了第二层的通风采光之所在(见下图,第三层密檐和第二层密檐之间的方孔)。
这时,有一位网友提出了问题,此塔总共是几层?我来三次红帽子塔了,层级的问题还真没好好查过,于是我慢慢数了起来,怎么是10层?不对啊,又查了一遍,还是10层(可在下图中细查)。
正迷茫间,又有一位网友说是11层,走到高处能看到,她刚才数过了。于是我们又走到高处,原来,此塔维修时只整饬了第十一层塔身(见下图),第十一层檐并未恢复。是奇数层,那就对了。
剩下的时间里,大家开始尽情的拍起照片来,有模仿托塔天王的,有模拟轻触塔顶的,总之是做出各种姿势隔空与古塔做亲密接触。我也补拍了一些蓝天下的古塔照片,最后以在红帽子塔下的集体大合影作为了本次辽塔专题游的结尾。
下山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我们步行出村,乘车踏上了归途,于夜里九十点钟返回了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