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小塔子塔(二)

标签:
辽塔游记辽宁特色浮雕仿木 |
分类: 辽河塔影 |
2015年6月13日,正值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日,沈阳市文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团队组织了一次辽西北地区辽代古塔的访古之旅,旨在了解我们辽宁省最具特色的古代代表性建筑,由我作为此次旅行的全程讲解。
其实对于这次活动,我与团队领导人关外三陵已经策划了有些时日了。我认为,安排一次辽塔专题游必须选择有代表性,有辽宁地域特色的辽塔,同时所到之塔还要避免千篇一律,避免审美疲劳,所以塔与塔之间还要有形制上的差异,以便对比。
其次,由于是以辽塔作为访古之旅的专题,尽量不去那些有塔但其它古迹也非常多的的地方,如辽阳、海城、北镇、义县、锦州等。
第三,由于要当日往返,所以塔的地点不能离沈阳太远,比如朝阳、葫芦岛就不合适。而离沈阳较近的铁岭、开原的塔又不具备代表性。因此我圈定了辽西北康平、阜新的四座塔,它们距离沈阳虽不是很近,但塔具有代表性,又有高速公路,当日往返我觉得还是可行的。
后来,在通知发布之前,我取消了阜新三塔中的十家子塔。取消的原因一是驱车前往此塔要穿过一个铁路涵洞,恐因限高,非轿车无以通行;二是因为十家子塔在一座小山之颠,塔下可供立足之地不多,游人过多恐出意外。事后证明,舍弃了这座塔是正确的。
活动临行之前三四天,关外三陵跟我说前几天101国道辽河马虎山大桥附近路段封路禁行,如若绕道304国道,新民段路面又破损严重。101国道彰武到哈尔套正在修路,虽未封路,但奇难走。路面被剥离变成石砺路,北上方向道被垫高近40厘米,时有洒水车逆行养护,时有未完工路段封堵需借对向车道前行,上上下下曲折回复。由于尘土飞扬视线受阻,需待前车行进五百米后扬尘稍散才可继续前行。
可我制定的行程路线需取道G101,让我不免为此行能否顺利担起忧来。没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现场决定吧!国道修了还有县道、乡道。如今的县道、乡道也不比国道差。
我在出发前准备了两张图作为教案(见下面二图),一张是具有辽宁地域特色的几座辽代密檐塔(下图上)。一张是河北(含北京)的几座具有当地特色的辽金密檐塔(下图下)。
我的意思是通过两张对比图让大家对辽塔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告诉大家我们当天活动的主题是什么(上图中就含有当天将要游览三塔中的两座)。更主要的,要让大家找到辽宁辽塔和河北辽塔的相同点与差异。相同点基本上就是辽代建塔的时代特征,那不同点当然就是地域特色了。
早上7点,我们正式出发了。一行17人,其中包括两个小学生。我们从新城子上沈康高速,约上午10点,抵达此行的第一站——康平小塔子塔。
康平小塔子塔(下图)是辽塔中体量相对较小的一座,但其基本上是一座标准样式的辽宁地域特色的辽代密檐塔。
所谓标准样式的辽宁地域特色的辽代密檐塔,就是指八角十三层、八主尊十六胁侍飞天二十四华盖、主尊趺坐券龛中,同时还具有所有辽塔皆具备的辽代的以砖仿木结构。
但康平小塔子塔,只能说是基本上符合标准样式。为什么是基本上?哪里不符合呢?问题就出在其第一层塔身八个转角处的八座浮雕小塔,并不是以砖仿木结构的檐柱,这个问题我在关于辽塔的一些想法(九)一文中有过说明。
在塔下我向一行人简单介绍了辽代密檐式塔的基本组成部分:基座、塔身、密檐、塔刹。
基座,通常制成须弥座的形式。我简单介绍了须弥座的来由,然后介绍了辽塔须弥座的雕刻范式,康平小塔子塔的基座破损严重(参见下图),只能将就着看。
接下来是全塔的核心:塔身(即第一层塔身,见下图),这才是辽宁的地域特色之所在。
我向大家介绍了辽代辽宁地区所特有的塔身砖雕镶嵌作法,砖雕菩萨像周边有“凸”字形分界面,非常的明显(参见上图)。这是在修塔之时,先在塔身上预留出空位,再将砖雕菩萨像补砌进去。这种砖垛浮雕的做法由辽代辽宁一带的工匠创造,施工方法巧妙,最终在塔身上成功的雕造出大型浮雕。
可惜康平小塔子塔的佛教造像保存不够理想,主尊、胁侍的头部都被砍去,如今维修后补的效果也不理想,令一行人唏嘘不已。但塔身浮雕飞天尚有头部完整的,我让大家将飞天拍在相机里,待到达后面的塔时再作比较。
介绍塔身当然少不了康平小塔子塔的特色八大灵塔,八大灵塔本为河北辽塔的地域特色,辽宁44座辽金塔中满打满算仅有3例。
再接下来就是砖仿斗拱了(下图),这是辽代的以砖仿木结构的精华。
最后,我让大家绕塔一周,再仔细观察观察八面塔身造像有何异同。原来,康平正南面的胁侍菩萨的着装异于另外七面(见下图,图中最左侧为正南面胁侍菩萨)之一,这是康平小塔子塔的与众不同之处。同时我也告诉大家我们接下来要游览的阜新辽塔中,胁侍也是有着类似的区别,大家到时要留意。
剩下的时间,大家还饶有兴趣的到塔东的辽代祺州城遗址上遛达溜达(下图为站在祺州城的西城墙上所拍),还探讨起塔南的石杆石狮等寺庙遗迹的年代等等问题。
约11点钟,我们启程了,计划沿京四高速长途奔袭,西行前往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