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山云居寺北塔

(2013-01-17 21:53:42)
标签:

辽塔

楼阁式

覆钵式

组合式

云居寺

分类: 涿易二州

离开高庄玉皇塔,沿路向北,不多时就到了云居寺。

房山云居寺以石经闻名于世,是辽代的佛教圣地。云居寺辽时建有南北二塔,现仅存北塔,北塔因塔身表面呈红黄色,故又称红塔。

房山云居寺北塔(下图)的特殊之处在于其顶部的覆钵部分,很多资料在描述房山云居寺北塔时,总是喜欢将蓟县白塔与云居寺北塔相提并论,认为二塔形制相似,皆以覆钵收顶,此种类型仅存此二塔。传统的观点认为,覆钵式塔形为元代以后伴随着藏传佛教传入中土,蓟县白塔与房山云居寺北塔的覆钵都是后世改造所为。

房山云居寺北塔

 

然而,蓟县白塔的考古发掘、以及赤峰静安寺辽塔形制的确认,证明了覆钵造型早在辽代就已出现,并且金元两代以蓟县、赤峰二塔为祖型,还修建了一些小型的覆钵收顶塔。

那么房山云居寺北塔的覆钵是辽时的原构么?

通过前一段时间对覆钵密檐组合式塔的归纳探讨,此种类型古塔的典型特征是:

一、 基座和第一层塔身与传统辽式密檐塔相类;

二、 塔身转角不施倚柱,以砖雕小塔或经幢代之;

三、 密檐往上不再具有任何仿木特征,出三层密檐,檐部形状为枭混曲线;

四、 第三层檐之上置球形覆钵体,覆钵上承刹座,刹座之上为相轮。

 

看来,房山云居寺北塔并不满足这种特征,北塔的二层檐下具有斗拱、阑普、椽飞等仿木构件(下图)。

房山云居寺北塔

 

但是,并不是所有以覆钵收顶的组合式塔,檐部都没有仿木构件,都完全符合上述特征。凡事总有特例,比如天津武清大良塔(已毁)和辽宁朝阳双塔寺东塔(见下图,左为大良塔、右为双塔寺东塔)。此二塔檐下皆有斗拱,覆钵亦为原构。

房山云居寺北塔

 

但是否可以以此认为房山云居寺北塔的覆钵也为原构?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云居寺北塔是楼阁式,覆钵之下有两层塔身,与现存所有覆钵收顶塔皆不同。

其次、云居寺北塔的基座下部,砌满了偈语砖(见下面图中上图),砖上有四列阳刻文字“诸法因缘生, 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下面图中下图)
房山云居寺北塔
房山云居寺北塔

 

这种偈语砖,还发现于蓟县福山塔,同样类型的偈语砖镶嵌在券门上方。(下图为蓟县福山塔的第一层塔身和偈语砖)
房山云居寺北塔

据蓟县文管所的专家介绍,1976年唐山地震,福山塔破坏严重,从塔宫中出土了大量与镶嵌在福山塔券门上方的偈语砖同规格的偈语砖。这些偈语砖,应是作为法舍利,葬在塔宫中。

专家认为,房山云居寺北塔基座下部外围所砌偈语砖本不应该位于现在的位置,云居寺北塔应该与福山塔一样,也有大量偈语砖藏于塔宫。但是在某次灾害后,塔体受损,偈语砖于是被移出塔外,最后砌在基座下部外围。所以,房山云居寺北塔应该在历史上受过严重损害,其上部应为后世所改动。

第三、云居寺北塔顶部覆钵部分的用砖和下面二层并不一致,覆钵部分应为后世所砌。

 

既然云居寺北塔覆钵部分为后世所砌已成共识,那该塔的原始形制究竟是不是以覆钵收顶的呢?

据辽乾统十年(1110年)的《云居寺供塔灯邑碑》记载:“……建塔一座,砻砖以成,中设睟容,下葬舍利。上下六檐,高低二百余尺,以为礼供之所。是以灯邑高文用等,与从誓志,每岁上元,各揆己财,广设灯烛,环于塔上,三夜不息,从昔至今,殆无阙焉……”。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房山云居寺北塔应为楼阁式塔,否则无法每岁上元,广设灯烛,环于塔上。塔高有60多米,覆钵部分显然并非原始形制。

但《云居寺供塔灯邑碑》记载此塔为六层,现观云居寺北塔所剩二层塔身,塔身直径并不是很大,若以此直径按现有收分达到六层,将是一个非常细长的塔身,比例很不合适。而与房山云居寺北塔地理位置上较为接近的房山天开塔、易县千佛塔,都是三层楼阁式塔身,仔细观察这三塔的外形和细部(下图,由左至右依次为云居寺北塔、天开塔、易县千佛塔),相似之处很多。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云居寺北塔和天开塔、易县千佛塔一样,也为三层,每层皆出平座。《灯邑碑》记载的六檐,包括了三檐和三平座?云居寺北塔现高34.2米,复原成三层的话也应该是30多米,至于《灯邑碑》中二百余尺的高度,则是夸张的说法。
房山云居寺北塔

当然,三层塔身仅仅是我的推测。

博友风雨行进认为:房山云居寺北塔还是应为六层,此塔与涿州云居寺塔同为楼阁式塔,又同为六层,且都叫云居寺,地理位置又接近。是否会有什么因缘关系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房山玉皇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