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智度寺塔(上)

标签:
辽塔楼阁式斗拱仿木涿州 |
分类: 涿易二州 |
以最快速度拍完涿州永安寺塔,继续乘出租车直奔涿州市区。出租车停在涿州双塔以西的胡同中,我们与出租车司机挥手告别,买了几块烧饼权当午饭,径直向双塔走去(下图为在双塔西侧所拍)。
首先来到的是南边的智度寺塔(下图),智度寺塔八角五层楼阁式,高40余米。据曹汛先生考证,涿州智度寺塔建于辽圣宗太平十一年(1031年),其得名与《大智度论》有关。
涿州智度寺塔建于辽代中期,这一时期,密檐式塔尚未如雨后春笋般在辽朝大地上兴建。辽代中期的圣、兴两朝所建佛塔仍是以楼阁式塔为主。
细观留存至今的几例辽代楼阁式砖塔实例,可以发现它们具有许多的共同之处,各部位都是忠实地仿木,特别是其砖制斗拱,更胜同时期的宋代砖塔一筹。
谈到共同之处,尤其是涿州智度寺塔、晚于智度寺塔几年的涿州云居寺塔、再晚于云居寺塔几年的巴林右旗庆州白塔、以及呼和浩特万部华严经塔,它们在基本组成和构型上,具有十分惊人的相似之处(参见下图三塔,左为云居寺塔、中为智度寺塔、右为庆州白塔),
让人觉得当时造塔似乎应该有一种共同遵循的法式制度。
涿州智度寺塔自建成以来,经历代修葺,一直保存完好。直至1927年晋奉大战,傅作义死守涿州,智度寺塔遭炮轰,破坏严重,我们现在看到的是2009年修复后的智度寺塔。
智度寺塔各层正面面阔三间,四个正面当心间辟券门(皆为真门),四隅面则雕刻破子棂假窗(参见下图)。
智度寺塔各层檐下当心间施补间铺作一朵。其中第一层檐较大,补间铺作出45度斜拱,令拱分开。补间铺作、柱头铺作、转角铺作均为双抄五铺作,拱眼壁上有砖雕。令拱上出批竹耍头,转角铺作出角华拱、60度斜拱(下图)。转角铺作中几乎看不到列拱,这一点与晚于智度寺塔的涿州云居寺塔、庆州白塔、以及辽代中晚期的绝大多数密檐式塔不同,看来辽代较早的砖仿木构尚不完全彻底。
第二、三、四、五层檐下铺作类似,补间铺作不再出斜拱(参见下图,图中可见第二、三层塔檐铺作)。补间铺作、柱头铺作、转角铺作之中的泥道慢拱彼此间作鸳鸯交手(下图)。
智度寺塔层层皆出平座,平座斗拱均为双抄华拱,瓜子拱上承罗汉枋,罗汉枋上伸出批竹形出头木,不用令拱(下图为第一层平座斗拱)。
据说出头木本为木制,其上留有卯口,均匀排列,推测出头木上原应设望柱,各层平座均备木质勾栏,供人登塔凭栏。
智度寺塔远景(下图)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