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上京北塔(二)

标签:
古塔辽塔佛塔旅游古建筑辽代上京东北赤峰巴林左旗林东 |
分类: 上京三塔 |
2012年元旦,在结束了庆州白塔之旅后,包车从庆州白塔所在地——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出发,沿着一条已经竣工但尚未进行验收的新建公路,直抵幸福之路苏木。在幸福之路苏木左转向东,不多时到达巴林左旗政府所在地——林东镇。
林东镇是辽上京城遗址所在地,上京城南城北现各存留辽代古塔一座。
元旦日的辽上京,昼短夜长。待我们在林东镇西部的契丹宾馆入住后,已经是下午4点了,太阳已经西斜,估计还有不到半个小时,天色就将变暗。上京北塔位于林东镇内,正好可以利用这最后半个小时拍几张照片。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林东,由于第一次来时没费多少周折就找到了上京北塔,所以此次相当自信,并没有叫出租车,而是迈开双腿从契丹宾馆向东行进。可令人遗憾的是,此番找起北塔却费了一点工夫,不仅觉得路途特别遥远,还差点走了冤枉路,看来四年多以前的记忆确实是不清晰了。
总之,当我们抵达北塔脚下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渐的暗淡了下来。下图为北塔塔下的文保碑,碑文中认为北塔建于辽代中期。
辽代中期是个时间跨度很长的范围,圣、兴二朝都可以算作中期。现观此塔,其建筑风格也与辽代中晚期所建诸密檐式塔差异很大。辽上京北塔体量不大,高细比还算符合常规,但却只有五层,层间距比例远较辽代中晚期密檐塔为大,个人觉得此总做法,应是唐风的传承。
下面对比一下辽上京北塔与吉林长白灵光塔(下图,长白灵光塔为渤海国遗存,与唐同期,灵光塔照片为博友材栔双全拍摄)。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二塔皆为五层,如果二塔等高的话,那么它们的每层高度惊人的趋于一致。不同点是一个六角、一个四方,一个有仿木斗拱、一个为叠涩出檐。
此外辽上京北塔塔体还略成上下窄、中央粗的枣核型,这种造型与某些唐式密檐塔有共通之处。
总之,我觉得辽上京北塔应属于唐塔向辽塔转化的过渡类型,这种过渡体现在塔身的平面上,体现在仿木结构的使用上。
下面看一下北塔的仿木斗拱(下图)。一、二层为单抄四铺作,转角使用列拱,补间一朵。三、四层为斗口跳,不用令拱,转角使用列拱,补间一朵。五层无补间铺作。各层之间铺作的改变也是适应各层高、层宽的变化。
下图为元月三日早晨再次前往北塔所补拍。晨曦中凝望北塔,又觉得北塔的身形乍看上去又和一些金代密檐塔有些接近,比如凌源四官营子小塔。同时,金代建塔也有不少为六角形塔身的,
但上京北塔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绝不是金代所建,这是由辽上京——辽代首都曾经的历史地位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