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吉塔

(2011-08-22 22:22:22)
标签:

古塔

辽塔

佛塔

旅游

古建筑

辽代

辽西

辽宁

锦州

凌海

花塔

分类: 中京其他

班吉塔,位于原锦县(今凌海市)班吉塔镇西北,小凌河北岸。班吉塔镇是近现代东北军政要人、著名爱国人士张作相的故乡,班吉塔镇原属义县,所以诸多介绍张作相的资料都一概称之为义县人。这里距义县、大凌河镇(今凌海市区)的路途都没有距离锦州近,于是也难怪张作相会把自己的一个家安在锦州,才有了1949年在锦州被解放军误俘的往事。

下图为班吉塔周边环境,以及那棵与班吉塔相依偎的柳树。

班吉塔

 

班吉塔始建于辽道宗清宁四年(公元1058年),纪年明确,清代曾维修。关于清时的维修,有两种说法:一种为局部维修、一种为完全重建。

下图为班吉塔全貌。

班吉塔

 

在塔下与当地村民大姐的交谈过程中,她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就是——“这一半”。大姐手指着大檐、斗拱等说道:“这一半都没了”,又指向另外一面,“这一半都是按这一半原样修的!”

这个频繁使用的“这一半”,让人联想到了班吉塔的得名。有一种说法称“班吉”是“半截”的谐音,“班吉塔”就是“半截塔”的意思。

莫非这里的“半截”指的是“前半截、后半截”?

这位村民大姐40出头的样子,班吉塔最近一次是维修是在1989年(下图为维修时的题记),这位大姐应该是亲眼目睹过残破的班吉塔,所以描述起来才会有板有眼。

班吉塔

 

村民大姐就是指着下图中的大檐、斗拱、莲瓣等描述“这一半”、“那一半”的。

班吉塔

 

但是,我觉得,这个“半截”指的还应该不是前、后半截,村民描述的应该是局部的缺失,残缺半边大檐、斗拱等。而不应该是整个塔体只留下半边前脸(或后脸)。

半截(如果塔名来源果然如此的话)还是应该理解为上、下半截更能符合“半截”二字的字面意思。

现综观整个上半塔身,作为“花塔”中“花”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佛龛歪斜、雕刻较浅、佛像坐于龛外(见下图),可以让人联想到上半截为清代所草草修补(或许为民国年间维修,不知是不是张作相出的资),塔体主干仍为辽代原物。

班吉塔

 

下图为班吉塔大檐铺作,为1989年维修时所砌,双抄五铺作单拱造,通檐使用罗汉枋,不用令拱,华拱直接承托橑檐枋,转角铺作出列拱。其砖仿木结构不是很到位。

班吉塔

 

二层檐的莲瓣为班吉塔的一大特色,为其余花塔中所未见。(下图)

班吉塔

 

塔顶部莲瓣应为近年维修,人们戏称其为莲蓬。(下图)

班吉塔

 

1989年对班吉塔基座的维修很差,仅仅为加固,把门窗都砌在了里面(下图),期待下次维修能恢复原貌。

班吉塔

 

总之,班吉塔体量虽小,高度仅11.25米。但却是辽宁省唯一的花塔,并具有其与众不同之处,值得珍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