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满城尽是赏花人
(2018-04-10 16:52:35)
标签:
散文 |
分类: 我的风筝(散文) |
随笔:满城尽是赏花人
文/金樽明月
今年北京的春天格外美好,进入三月下旬,各种花开始开放了,一处一处,一轮一轮的鲜花在不温不火的气温下,慢慢绽放着,引来北京市的大多数市民争先恐后的去赏花,这也成为了北京的一大亮丽风景线:你见过人比花还多的场面吗?你见过衣比花还美的情景吗?在今年,这样的大规模的赏花运动真真是让人大饱眼福呢。
说到赏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每每到了春天的季节,文人墨客,有闲阶级都会纷至沓来,漫步于青山绿水之中,踏青、赏花、吟诗、作画、美美的春天给了人们美美的律动,和大自然亲和在一起,无限风光在青中!这便是最美的生活画卷了。宋朝著名词人赵葵的诗《赏花》写到:“人乐清明三月天,也随人赏万花园。偷闲把酒簪花去,不似儿童笑语喧。”说的就是携一家老小清明赏花的情景。今年的北京,似乎比往年更多的赏花人,果真一个太平盛世啊,没了沙尘暴,雾霾也少了许多,在和暖的阳光照耀下,到处都暖洋洋的,可不,携一家老小出去踏青赏花,就成了无数人的心愿了。
在北京,最先开放的花应该是玉兰花,玉兰花一般在三月中旬就开始萌动了,所有的树木都还没有醒来的时候,玉兰先醒了。玉兰花往往没有那种大面积的花海,在公园,在路旁,在庭院,到处都能看到玉兰花的身影。它在寂静中含苞,在春风中绽放,只要有一株孤零零的玉兰花,也能把春天的气息传达给人们。玉兰花基本上是和柳树一个时期萌发,柳树刚有淡淡的绿色,玉兰花就已经小露花蕾,待到玉兰花饱满绽放的时候,大地就真的苏醒了,春天就真的到来了。玉兰花是花中的先行者,冰清玉洁,静雅默放,有白色的,有粉色的,有紫色的,唯一相同的是它的大雅,如果静静地凝视一刻钟,你的心一定会变得像春天一样清新透亮,一洗冬天的阴霾。赏玉兰花最好的地方,应该是石景山区的北京国际雕塑公园,在前些年种植5000多棵的玉兰树,成为京城里玉兰最多的公园。这里的玉兰花数量最多、品种最新、颜色最全、花期最长。在这里,除了北方常见的白玉兰、二乔玉兰以外,还可观赏到明黄花色的飞黄玉兰、绛红花色的红运玉兰、可以家庭盆栽的矮化玉兰、花朵繁茂的多瓣白玉兰、花色明快的长春二乔玉兰等国家新优专利品种及粉红色花瓣的桃花玉兰、花瓣上白下红的阔瓣玉兰。九种玉兰颜色各异,花期不同,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二十天的时间内次第开放,红、白、黄、紫,美不胜收,“你方开罢我登场”,让来园中的游客时时有花看,处处有风景。
人们更加喜欢的是长安街的玉兰花,集中在中南海的两侧,因这些玉兰树地处背风向阳的小气候,所以是北京开放最早的玉兰,它们最早给这座城市带来春天的气息,吸引着很多人驻足观赏。当这里的玉兰花开放时,与蓝天、红墙、黄色的琉璃瓦共同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红墙映衬着白花,透出一种肃穆的美丽。我常想,这里的玉兰有些许的神秘感,好像映衬着中南海里的气氛,玉兰先醒,自然百姓就太平了。
要说最值得远途而去的赏玉兰处,应该在潭柘寺。种植于明代的潭柘寺“二乔玉兰”,是享誉京城的名花,已有400余年历史了,位于寺内毗卢阁东侧,是我国迄今为止独二无三的两珠明代双色玉兰,因其花瓣兼有粉、白双色,十分娇艳,使人流连忘返,又好似三国时期,东吴乔公之大乔、小乔两位倾城美女,故称为“二乔玉兰”。花开时,依然满树绯紫,香气袭人,甚是醉人。这里,也带着许多的神秘,四百年娇开不败,谁想到玉兰树竟有这样的寿数呢,冥冥之中,自有天人保佑吧!
说罢玉兰,我们该说说樱花和桃花了。樱花和桃花,基本上在同一时间段开放,随着桃树的普及,桃花可以称得上是漫山遍野的开放,到处都可以看到桃花的海洋,在平谷,有一个桃花谷,处处桃花让人花眼迷离,心旷神怡。然而,真正专门到那里去赏桃花的人,并不是很多,更多的人还是奔了香山植物园,桃花艳丽,粉色、深粉色的成片开放,就像花的海洋一样。我最喜欢的,还是去圆明园看桃花,圆明园里的桃花颜色深粉深粉的,格外明快,你必须步行着去寻觅,走过弯弯的曲径,忽然间几棵桃树绽放在你的面前,有着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杜甫诗曰:“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我感觉说的就是这样的景象,情境之中,意料之外,比那千倾万顷的花海还让人惊喜呢!桃花中,我更喜欢深粉艳丽的色彩,既然是花枝招展,那就不妨艳丽到极致吧,不必含蓄了,春天来了,就让冬天见鬼去吧!其实,看花一定是随着轻快的“踏青”脚步而行的,一边走一边寻觅,很投入的沉浸在大自然的风光里,那才有真正的美!到处都是人海的地方是断断不能够赏花的!
在玉渊潭赏樱花,就是一个人海花海相对视的过程。在北京,赏樱花最好的地方就数玉渊潭公园了,可惜的是,玉渊潭地处市中心,每年到了赏樱花的季节,那里就成了最拥堵的地段,人们接踵擦肩,行走在不是很宽阔的地域里,好在,樱花树很高大,像宽厚的大棚一样的密实实的白色樱花非常茂密,让人为之震撼,即便人多,人们都是仰望着樱花,在高高的樱花树下慢慢移步,也是一种别样的美,这种赏花的过程,一年一次就够了,但如果不去,又会感到后悔没有进入春天里,于是,玉渊潭的樱花自是一道最美丽的风景,人虽多,亦可往之。那年我与几位中学的同学,相约着一起去赏樱花,拍了好多让人留恋的照片,归来后还兴致冲冲的写了一首赏花诗,今年翻来看时,禁不住感慨:一年一年,一春又一春,不自觉中时光就走远了,好不伤感!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唐寅也把海棠比作美人,作《题海棠美人》诗,云:“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还有无数经典好诗,尽咏海棠之娇艳之绚丽,美景与美诗让古今流传的佳话多多,为我们留下宽阔的想像空间。而今我在这长长的河岸公园里赏海棠,却唤不起那么多的诗意来,原因就是人太多了,人海涌动,寸步难行,你能想象的到在这样的人海之中,照一张相片都是很难的,“身前身后挤嚷嚷,你罢登场我登场”,呵呵,我觉得那些海棠花也会惊讶,怎么这么多的人来与她作伴啊?不知怎的竟想起了“清明上河图”。两岸人头攒动,竞相与海棠花、桃花、迎春花、连翘花照相,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痴迷如醉,喜笑颜开,风姿百态,动作万千,若有画家画将下来,一定会流传千古的,就叫它“清明赏花图”好了,千年以后,这会是最珍贵的赏花图了。盼望,谁能再创奇迹呢! 最后说说元大都公园的海棠花吧。北京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是北京市城区内最大的带状公园,全长9公里,是在元朝的首都“元大都土城遗址”上建造起来的,西起海淀学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黄亭子,折向东经马甸、祁家豁子直到朝阳区芍药居附近。沿着河的两侧括展,成为地地道道的河岸公园。这里海棠盛开,绿树花蔷,真可谓景色怡人,花乱眼迷离。清明时节,这里海棠花盛开,花姿潇洒,花开锦簇,蓬勃艳丽,美艳欲滴。在海棠园中,种植了西府海棠、贴梗海棠、金星海棠、垂丝海棠等很多品种的海棠树近5000多棵,花开时节,非常壮观。自古以来,海棠花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之称,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在中国的文化中,海棠花的美艳热烈,让古今文人流连忘返。苏轼曾作《海棠》诗,云:“
说了这么多京城赏花的去处,非常遗憾的是,没有一处是能让你“坐一坐”的地方,我在想,各路赏花节的组织者,如果能够开发出一些人人喜爱赏花佳品,如什么花馅的糕点、什么花样的小吃、什么花露的饮品、什么带花的咖啡等等,在挤挤攘攘的赏花之后,有个地方坐一坐,品尝一些美味,那该有多好啊,如现在这样,赏花赏花,累成泥巴,你说,还有什么诗情画意呢?赏花赏的是心境,最起码让人心里有无限的留恋才好!还是回到我的圆明园去赏桃花吧,那里有历史有风景也有诗意,静谧中的桃花,才是最美的!
附录: 2015年与同学玉渊潭赏樱花,归来后写就:
长诗:《花日》
湖光乍暖柳丝垂。 阳春三月曦风吹,
望眼青川心已醉。 邀友西出踏春色,
粉扑白跳浸芳霏。 枝头含羞花初蕾,
无语娇花百姿媚。 执手把侬轻扶起,
花蕊早醒已痴慧。 花飞迷离乱入眼,
花底不见彩蝶飞。 花香淡淡伴君色,
花蕙含笑几多回。 花团簇簇依山水,
花海红尘万人追。 花间小路轻移步,
花痴花迷永相随。 花依花伴终不悔,
花是华非知论谁? 花风花雨从天落,
花谢代代雏燕归! 花深年年堂前燕,
花落才觉泪满腮。 花开总是千日好,
花浓细语人憔悴。 我思花意芳几许,
但叹人生喜和悲。 似花非花搅人寐,
花去渺渺一沙堆! 花开匆匆挥手过,
风雨不来花亦灰。 怨风怨雨两难摧,
天涯明月共干杯。 人生得意需畅饮,
梦里还是旧人美。 携花春路新景醉,
弟兄姐妹再重回! 安得广陌年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