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樽明月
金樽明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00
  • 关注人气:14,8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视剧《琅琊榜》为什么能够成功?(二)

(2018-04-04 14:05:44)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雨林(文化)


电视剧《琅琊榜》为什么能够成功?(二)


 

文/金樽明月

上篇已经说过了,电视剧《琅琊榜》编剧水平甚高,故事讲得有根有据、有情有理、波澜壮阔、惊险曲折,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豪情胸臆、深沉明朗、风采动人。用一句话来评价,就是:“格局大、目标明、人物活、豪情真,环环相扣、虐心、再虐心!”这是我对《琅》剧的总的评价。但是,光有这几点,还是不能够表现它的成功的,更重要的还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那就是:《琅》剧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在演绎所有情节中的非常深刻的“虐心”过程,没有这两点,也是断难成功的。

我们说,所有的文学作品,最终都是要向观众说点什么的,要说的不单单是故事本身。也就是说,好的作品,一定会告诉大家一些令人深思的东西,掩卷以后,会和现时代的很多思想相关联,给人一些启发。《琅》剧给了我们那些启发呢?我觉得,《琅》剧最大的启发是:


1、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天下者,不是皇上一人的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这个道理看上去多简单啊,可是,《琅》剧却用了54集的篇幅,血腥冤案的翻案过程,去解读这一道理,做到真是太难了,为君者的自私,使得这个理儿难以实施。但是最终,正义一定会胜利,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永远的真理!

2、历史冤案,制造容易翻案难,这是上古往今来的事实。冤案的形成,往往受当时的某种“危机”影响而引起,有些起始点很简单,演绎到最后,就成了血雨腥风,就像是湖中的涟漪一样扩展开去,越扩越大,越发酵越不可收拾。翻案,又谈何容易,牵扯到方方面面,最不愿意“翻案”的就是制造“冤案”的人,不管是为了什么,哪怕只是为了自己的颜面,也不愿意看到“冤案”被平反。而历史是无情的,任何案件只要与事实不符,历史,总是要为它正名的。

 

3、古往今来,越是优秀的人,越是斗不过心怀叵测的人,道德水平高的人,受到各种原则的牵掣越多,最终的结局越是悲惨,所以才形成了“可歌可泣”的壮举。历史上有太多的杰出的人最终被小人陷害,也有许多奋勇向前的勇士,最早就陨落了,留在社会上翻来覆去的所谓大官僚,都很难有大道德。《琅》剧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大道德得到了张扬,杰出的人斗败了奸佞小人,所以它给人以最宽慰的心灵震扬,看罢给人以心灵鸡汤般的享受。

《琅》剧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虐心、再虐心”,虐心到让人不得不撕心裂肺的地步。但凡是伟大的作品,往往都会是很虐心的。如果为历史上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发一个”虐心榜“的话,我想排在第一的应该是《牛虻》。《牛虻》的时代,距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时,《牛虻》敲击着一代年轻人的心灵,几乎没有人没有看过,它影响了那一个时代的青年人的成长,以至于成为那个“无私的时代”的核心价值观,为了祖国,为了千万人的利益,为了一种崇高的理想,大家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牛虻》是一部非常虐心的作品,其后还有《红字》、《安吉堡的磨工》、《基督山伯爵》等众多虐心之作。在中国,虽然经历了非常残酷的革命斗争,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一部可以叫做“虐心”的作品。这不是因为没有英雄,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只是要把它写成一部虐心的作品,真是太难太难了。“虐心”,是那种时时刻刻让你揪着心在看、揪着心在流泪的状况,我们有着这么多的苦难,为什么没有“虐心”之作呢,让我总是想不明白的。


说《琅》剧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虐心”之作,一点都不为过。编剧高明,导演更是高明,一个“高大全”的英雄人物,用一个文弱书生、玉树临风般的人去演,真是“虐”到家了。而且,《琅》剧在结构上非常干净,无关人等一点都不给以机会,全局主线非常清晰,一而再再而三的解密过程,完成的非常恰到好处,54集的长篇,你若有一集没有看,都续接不上,大有“一气呵成”的紧凑感。我重新再看的过程中,甚至感觉几乎每一句话都是不可或缺的,篇幅虽长,但结构不松,语言不松,虐心不松,好似幕后藏有一把刀子,一刀一刀的在剜你的心,你怎能不疼?这真是难得“虐心“过程,由于它的干净与高尚,虐心得合情合理,虐心得堪称极佳,真是太难得的作品。


我夸了这么多《琅》剧,有人会问,《琅》剧有什么弱点吗? 自然会有的,哪里会有十全十美的作品呢,艺术嘛,总是会有做的不到的地方。非常遗憾的说,《琅》剧的完美,也造就了它的不足,这是一个只能看两遍的电视剧,千万不能看第三遍。由于它的”虐心“,使得许多故事带有不断揭秘的特点,看第一遍时,你会很纠结,跟着人物的故事一步步在走,一直跟到最后;看第二遍的时候,你会超脱一些,既体会故事的复杂,又捡拾遗漏,体会《琅》剧之美;但是,你千千万万不能再看第三遍,如果再看,你会突然觉得一切都像是吹破了的肥皂泡一样,一切美都消失了。记得有一个电视剧《士兵突击》,其中有一个情节,训练特种兵只能有一次机会,那种苦、那种磨难、那种坚毅,只能一次练成,否则,到了第二次,就一点意义都没有了。虐心,也是这样,当你知道了结局,解了所有的密以后,一切”虐心“也就消失了。所以,认认真真的、连续不断的好好看一遍《琅》剧,还是值得的,想要对它期望太高,真是没有什么必要。文学艺术就是文学艺术,并非现实,现实,总是比任何文学艺术都复杂得多,高深得多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