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mw690/001KzdMzgy6GJnK4yBvbd&690
小的时候,我很喜欢读书。什么书都读,脑子里很乱很杂。有一次遇到一位大师告诉我,读书要有所选择,有些书可读,有些书不可读,选择一个类别的书去读,才能读出质量来。其实他是希望我只读马列的书,少读杂书,是怕我书读多了会变得复杂。但是我没有听从他的劝告,因为我是凭兴趣读书的人,各种类别的书都很吸引我,为什么一定要只读一类书呢?
突然间我看到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我是一个两面派,新诗旧诗我都爱”,我好喜欢这句话啊,当时对我思想的冲击很大很大,我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好像找到了一棵非常高的大树可以依靠。我们的社会是鄙视两面派的,为什么鲁迅说自己是两面派?原来,“两面派”也是有区别的,要看是在什么地方、什么事情上的两面派。它一下子解放了我的思想,让我学会了不要一根筋的想问题。
后来一生慢慢走过来,社会变得越来越混乱,人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想区别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真的变得越来越难,对许多事情的对与错的分辨,更是让人难下结论。我的朋友里有很多“愤青”,现在又多了很多“愤老”,总是喋喋不休地述说社会上的不平事,我却不以为然,没有那么多的抱怨。朋友说:“你是不是既得利益者啊,为什么没有愤怒呢?”我哈哈大笑着,无言以对。
不是不愤怒,是不值得愤怒。法国社会心理学家h.m.托利得,有一个很著名的“托利得定理”,说的是:“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他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用我的话说,就是“两面派原则”,思可相反,得必相成,批判与理解并存,但更忠于我行我素。人为什么只能用一种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呢?为什么一定要泾渭分明地去分辨是非呢?为什么一定要愤怒而不可搁置问题呢?其实,这些都是一种狭隘,如果只用一个视角去看问题,每天都要把自己气炸肺的。
于是,我越来越喜欢“两面派原则”,越来越喜欢不争辩、不愤怒,越来越喜欢“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了。我不是神仙,我错亦多。该我做的,我去做好,不该我做的,不去过份担忧,岂不乐哉!
附录:金樽明月词二首:
《木兰花 ·
斜阳》
朔风满窗凉无数,彩绘闲搁笔独处。萧蔷正矮伴阶土,门前影乱疑无路。
晚云西下斜阳住,清肠愁断梦回目。总把秋景作春景,王谢堂前又一度。
《菩萨蛮 · 亭台》
楼亭水榭江河半,浩荡天涯曲无限。离骚纷乱了,不似今秋寒。
潇湘狐兔转,谁识忠与奸?舍家独钓雪,料峭山水宽。
http://s2/mw690/001KzdMzgy6GJnPKC7D91&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