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叔本华思想之深或之浅的启示

(2010-04-14 11:00:45)
标签:

叔本华

乐观

思索

杂谈

分类: 我的草地(杂文)

    http://s15/middle/5f9ebd9fg8429b1c1616e&690

 

    在料峭的西风中,竟然迎来了春天。今年的春天比以往要寒冷许多,漫步清冷的溪边,呼吸着夹带泥土芳香的湿润空气,望着天空中徘徊的春燕,厚厚的白色的浓雾般的积云,总是让人望不到太阳,心中不免平添了几分忧郁。

    忽然,一个命题闪过脑海,人们为什么会忧郁?人们为什么总是感受不到春天?一个朋友告诉我说:“在我的身边到处是积云,当阳光灿烂的日子来临时,我感受不到,有一丝氤氲的气息出现,我就接纳,为什么呢?”

    脑子里浮现出一个人物,叔本华。叔本华是那种将矛盾永远缠绕一身的人,生在波兰,却是德国的哲学家。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体自体之间的区分的观念,把自己搞的非常复杂。黑格尔是他同时代的人。叔本华是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者,并把那种悲观理论化。可是,在你看他的著作时,如果不看到结论,你一定以为他是乐观主义者。我就是在看他的乐观主义的文字时,记住了他的。

 

    看看他对幸福是怎样看待的吧。他说:

    一般来说,人是什么比他有些什么和他人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更影响他的幸福。因为个性随时随地伴随这人并影响他的所有经验,所以,人格----也就是人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质----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能从各种享乐里得到多少快乐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在肉体的享乐方面确系如此,精神享乐方面亦然。当我们用英文里的句子----好好享乐自己时(to enjoy oneself),这话实在太明白不过了。因为我们不说“他享受巴黎”,却说:“他在巴黎享受自己。”一个性格不好的人把人和快乐都看成是不快乐,好比美酒倒进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因此,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视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情,我们感受性的强度如何。人是什么,它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是什么,用一个词来说,就是人格。人格所具备的一切特质是人的幸福与快乐最根本和直接的影响因素,其它因素都是间接的、媒介的。所以,它们的影响力也可以消除破灭,但人格因素的影响确实不可消除的。这就说明为什么人的根深蒂固的嫉妒心性难以消除,不但如此,人常小心翼翼地掩饰自己的嫉妒心性。

    在所有我们所做的和所受的经历当中,我们的意识素质总占有着一个经久不变的地位;一切其它的影响都依赖机遇,机遇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且是变动不已的,唯独个性在我们的生命的每一刻里不停地工作,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持久不变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人的性格。”我们对完全来自外界的厄运还可以容忍,但由于自己的个性导致的苦难却无法承受;只因运道可以改变,个性无法改变。人自身的福祉,如高贵的天性、精明的头脑、乐观的气质、爽朗的精神、健康完善的体魄,简言之,是幸福的第一要素;所以我们要尽心尽力去促进和保存使人生幸福的特质,莫孜孜于外界的功名与利益。 

 

    在这些内在的品格里,使人最能带来直接快乐的莫过于“愉悦健全的精神”。因为美好的品格自身就是一种幸福,愉快而喜悦的人是幸福的,而他之所以如此,只因其个人的本性就是愉快而喜悦的。这种美好的品格可以弥补因其他一切幸福的丧失所生的缺憾。例如若有一人年轻、英俊、富有而受人尊敬,你想知道他是否幸福只须问他是不是欢愉?一个人假若是欢愉的,则年轻年老,背直背弯、有钱无钱,这对他的幸福又有什么关系?总而言之,他是幸福的。

 

    看看他是多么的乐观!我对我的朋友说,早我们一百五十年,叔本华就看到了幸福的本质,而我们直到今天,都看不到,是不是有些悲哀?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乐观,我总是不能理解。直到最近,我才渐渐地有了些醒悟。叔本华的悲观,并不是在面对一个人时的悲观,而是面对一种时代时的悲观。而他在对单个的人的时候,总是用乐观主义的情绪教育大家。如果你生活在黑暗中,大师们再去教导你要看清形势,悲观地去看世界,那小小老百姓还要怎样去度日呢?所以,在面对具体的人的时候,叔本华一直是用“乐观主义”的人格理论去教导人们完善自我的,自我完善了,学会了面对黑暗,你才会有快乐。在面对社会的、或者哲学的思考时,叔本华却是极端悲观的,这又有什么了不起,因为那是对社会的冷静思考,并不是过日子!我告诉我的朋友:“同一性,在思想领域里从来都不是唯一正确的。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三、或者一分为多才是正确的。”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乐观精神,要比一个乐观主义者的乐观精神伟大得多。我对我的朋友说:“让自己乐观起来吧,不要杞人忧天的去评判人世间的任何事情。叔本华早于我们一百五十年,就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去做,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自寻烦恼呢?”幸福,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指标。如果你去追求幸福,那你就要记住健全自己的人格,让自己无论富贵还是贫穷、无论外在美丽还是丑陋、无论有学识还是没有学识,快快乐乐地做好你自己就是。但如果你除此之外,还要关心国家的社会的大事,担负着那种社会的责任的话,那你也不妨像叔本华那样客观,不要把自己陷入到盲目乐观的境地,不要去做粉饰太平的媚俗之人。总之,乐观主义也好,悲观主义也好,要看面对什么,每日里忧心忡忡的样子,是大可不必的。

 

    所以,在阴霾的天空中,我喜欢阳光。我的阳光在心中,我们的阳光在我们的步履中,世界的阳光在我们的思索中。总之,到处都是充满阳光的,朋友啊,不必悲观,不必抑郁,还是让我们走向阳光的好!

 

http://s9/middle/5f9ebd9fg8429b9d1e7d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