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女孩儿飘逸的长发越来越少。这是由于社会节奏越来越快,长发料理起来有些费劲的缘故,也是由于人们审美观的一种变化。“快餐文化”无孔不入,连最基本的美感都发生了本质的动摇。中国人,黄皮肤,黑头发,上天给了我们一种与其他人种不同的恩惠,但现在,走在大街上,满眼望去,乌黑亮丽的飘逸长发几乎看不到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关于长发,古来有许多美丽的故事。古代女子,都是留着长头发的。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会修饰头发,挽成不同的的发髻。年满十五岁,梳上一个发髻,并插上玉簪。再大一些,会梳起双髻。成人以后,发式更多,有半翻髻、反挽髻、乐游髻、愁来髻、百合髻、蹄顺髻、盘桓髻、变环望仙髻等等。唐朝时,崇尚高大的发型,妇女发髻高大蓬松,乌黑发亮,发髻上还耸立着两个发环,摇晃如云朵。巨大的头顶发式,以及名贵的饰物,使当时的女性显得雍容华贵、典雅大方。韩剧《大长今》中的宫廷发式很受我国唐朝的影响,巨大的假发髻压得贵族妇女苦不堪言,多有颈椎病。
唐代以后,女子发式逐渐变的简约,大都梳上发髻,在插上发簪,一扫隋唐靡风。清代发式融合各民族特点,汉族妇女模仿满族宫女发式,以高髻为尚,后来又崇尚梳辫子,乌黑亮丽的大辫子,如“喜儿”那样。而满族妇女多为“叉子头”(旗髻)后来又受到汉族影响,将发髻梳成扁平的形状,俗称“一字头”。
说了这些,不外乎是想说,中国从古至今的女性,多是长发。掌灯时分,当长发落下时,是女人最美丽的时刻,这种美丽很含蓄,只有当着家人和丈夫的面,才会露出真面目。女子长发之美,令男子魂牵梦绕,也是一种独享的美丽。据说,汉武帝一见卫子夫的面,恰巧她是长发披肩的时候,立刻被其长发所吸引,“悦之,遂纳于宫中。”卫子夫的一头亮丽乌发,为她赢得了君王的宠爱,夜夜笙歌。又据说陈后主的贵妃张丽华“发长七尺,鬓黑如漆,其光可鉴,容色瑞丽,宫中遥望,飘若神仙。”让陈后主魂飞魄散,宠爱有加。就连清朝最强势的女人慈禧太后,也是最喜爱自己的长发的,每每梳头梳落了长发,就会大发雷霆,只好由大总管李莲英亲自为其梳头,还要不断地赞美她的头发,博得她的欢心。
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是中国女性的骄傲。但是在现实中,这样的头发少之又少,在现在来看,几乎难以见到了。满大街的女孩,能够拥有这样长发的又有几人?不是自动剪短了,就是自动染上了杂色。咳,我经常在想,我们民族唯有的美,居然那么轻易的流失了,不说不是一种遗憾呀。
我曾经遇到一件让人旌心荡漾的事情,令许多人为之念念不忘。
一九八三年夏天,上层刮起“补习文化课”的风潮,为的是让“文化革命”中损失了学习机会的年轻人,补习上没有学到的文化知识。我那时还是部队里的宣传干事,文化之事,正管。大院成立了一个脱产文化补习班,一百多军人干部,分成两个班,脱产补习文化课,这支队伍真是不小,远离大院,到“十一学校”进行高压缩式的学习,半年补回三年的高中课程,结业时要通过当年的高考试卷。这个任务真是很艰巨,我任“大班长”,管理这一百多人,难度可想而知。一百多人,相当于一个连队,连队有一个班子在管理,而我,只是一个人。我要管理这一百多个远离大本营的干部,许多人级别比我高得多,真是不容易的事。而最让我头疼的事,竟然是因“长发”而引起的。
那天,因为数学老师告病,来了一位年轻女老师代课。她一走进教室,立刻让全体人员禁不住唏嘘起来。这位女老师,年轻、漂亮、端庄、温和,修长的身材,白皙的皮肤,明亮的双眸,唇红齿白,尤其是,还有一头如瀑布一样垂下的乌黑的长发……全班人员,不分男女,立刻被她所“俘虏”,在心里赞叹着她的美丽。她在讲课,每一招,每一式,都是那么美丽,尤其是,她不停地讲讲停停,回身面向黑板写板书,那飘逸的长发,伴随着她的每一次转身,都会“唰”地甩过肩膀。她的头发真是太美了,直直的,顺顺的,似乎还有一种重量感,甩来甩去,不会有一丝凌乱。在那个时代,没有什么护发品,这种自然的高质量的头发,让人的眼光锁定其上,你没法不去定定地关注它。这堂课,教室里鸦雀无声,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安静,所有的人,成年人啊,都像乖孩子一样,让她的头发摆布着,跟随她的头发转动着自己的心。我知道,坏了,这头乌发,像魔幻一样,缚住所有人的心,这课,没法听了。
果不其然,下了课,所有的人都在议论她的长发,啧啧称赞这头发怎么那么撩人。接下来的几天里,她一直代课,课堂上一直非常肃静,原本爱出难题难为老师的调皮的军人,现在都变得“老实无比”,一个个圆睁着双眼,时刻不离她的身影。终于,几个军人忍不住了,找到我说:“大班长啊,我们不行了,这课没法听了,她把我们的魂勾走了……她的课其实我们什么都没有听进去,只顾着看她的‘长发飘飘’了。这回考试一定不及格,你可别怨我们呀。”我理解军人,军人就是这样,想什么就说什么,绝不会隐瞒。有一个军官说:“后悔呀,后悔我的妻怎么没有一头长发呢,现在知道了,应该是‘无长发而不娶’才对!”还有一个军官说:“我现在知道什么叫做‘魂不守舍’了,什么叫做‘结发夫妻’了,原来说的是要把头发接起来也要够长的意思!”大家哈哈大笑,飘逸的长发,对这些‘没文化’的军人有这么大的冲击,令我着实没有想到。
为了不动摇我的“部队”,为了不要涣散我们的“军心”,我出面找了校方,换下这位漂亮的女老师,理由是“没有理由”。“长发风波”一直延续了很久才得以停下来,因为,班里每天都会有关于这位老师的行踪消息,在哪个走廊里看到了这位女老师,于是,休息时军人们会出现在这个走廊的门口处,聊着大天等待她的出现。她一出现,军人们齐刷刷行着“注目礼”,一直到她在视线里彻底消失。女老师有时候会对这些大她许多的军官们莞尔一笑,军官们立刻“晕”了过去,足足可以再影响一天的课程。于是,我下了命令:“不允许在学校里游动,不允许离开班级100米的距离!”我也知道这样很残忍,只是,我们的目标是“完成任务”,一切与任务无关的杂念,必须剔除。谁说军人不懂得美,军人对美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并且,夹带着某种痴狂,我太了解他们,以至于不得不用纪律去约束他们,否则,我们的“学习任务”会半途而废的。
多少年以后,我仍念念不忘这个“长发飘飘”的故事,中国传统的美,一点也不亚于现代的美。只是,现在的我们已经有些异化了,放弃了,更去关注那种“舶来的美”了。乌黑亮丽的飘逸长发之美,应该是独属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