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散文的理解
高海平/文
散文,是门槛最低的文学形式,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门槛越低的越难。就像照相一样,现在全民使用智能手机,每一个手机使用者都是摄影师,都自命不凡,理所当然把自己当作响当当硬邦邦的一等一高手。为何会有如此认识?因为照相的普及,都有照相的经历和经验。当然,这里要澄清普通照相和艺术摄影有本质的区别。又比如做菜,在中国北方地区很多饭馆都把炒土豆丝、炒白菜作为衡量厨艺的标准。这两道菜不仅出现在饭馆,也是寻常百姓家饭桌上的日常菜肴。每个人都吃它,自然对其有自我评价。做好它非常不易。
散文写作也是如此。每个人从小学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句子、写话,写300字的小作文,初中要求写500字,高中生要求800字,这是每个上过学的人都有过的经历。这些写作就是广义上的散文。写作都是从散文开始的。它的门槛非常低。所以,散文很少有大作品出现。
散文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才能成为好散文。
一.情怀维系着散文的温度。散文写作不同于小说和诗歌,小说注重想象力、创造力,虚构广阔的艺术空间,任意挥洒才情是小说的艺术特征。诗歌注重穿透力和凝聚力,是用思维的金线串起语言的珍珠。而散文讲究情怀,没有情怀的散文味同嚼蜡,干瘪无味。情怀是什么?情怀就是人情、世情、国情,人文情怀,家国情怀是散文首要表达的东西。人情包括亲情、友情,世情包括在世间行走所产生的各种交往,国情就是在国家和民族层面,所持有的更高更广更大的态度。同时,人与自然的对话,与动物世界的交流,也是一种情怀,这种情怀不是高高在上的傲慢,是建立在平等之上的。写作时,千万要杜绝矫枉过正,不能矫情,不能为赋新诗强说愁。情怀是从心底汩汩流出的,不是强加的。作家不能把散文当作余笔和闲笔来写,要放到跟小说和诗歌一样的高度,投入真情实感。有些作家小说、散文、诗歌各种形式都涉及都有收获。有人会问他,更喜欢哪种形式呢?也就是特长是什么?他总会调侃地回答:手心手背都是肉,儿子、女儿都是自己的孩子。
二.学养滋养着散文的厚度。散文是最见真章的文学表现形式,有没有学养是决定你的写作能走多远的必要条件。那么,学养是什么?不是在文中引用了几句名人名言,不是贩卖某位大家的私货就是有学养。人有学养被称为“腹有诗书气自华”,散文的学养是一种弥漫在作品中的文化气息和气质。这是长期坚持读书研磨凝结成的一种精神特质。
三.思想支撑着散文的高度。没有独立的思想,没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拾人牙慧,散文只能在文学的低端游走。思想来自作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验。
散文跟其他文体一样,同样重视技法和手段的使用。再好的材料也要量身定做,量体裁衣,这样才能鲜衣怒马,闪亮登场!
散文是非常难写的、也是最折磨作家的文学表现形式。
2019.3.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