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言:好的文字的确可以让人产生共鸣,人性是波动的,有时人的思想会时不时被大众化情绪所带动,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还没定性的,所以说人要学会经常学习,让自己的投资智慧在学习中不断牢固、回深,像树根样深深扎根于大地,深入我们的血液.这两天读到西格尔这段文字,再次深深的激励我.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在理论上是容易的,但是在实践中却是困难的.在理论上容易是因为投资者最终都可以放弃自己的预测能力,买进并持有一个投资组合.在实践中困难却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想战胜市场,迅速致富.因此,他们就选择了一种不同于长期投资都的游戏.由于他们总想试图战胜市场,却不知将要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承担了太多的风险,交易本成过高,并且跟随公众的情绪---在市场上涨时乐观而在市场下跌时悲观---走向错误的方向.如此一来,他们最后的收益严重低于原地不动所获得的收益.然而,要取得良好的股票长期收益很简单,这是所有希望通过投资而获利的人所能实现的.按照杰里米.西格尔教授的说法,一些基本的原则能让所有投资者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提高他们的收益.
第一,需要将自己对股票回报率的预期降到与历史水平保持一致.西格尔教授说,从历史上看,过去两个世纪以来排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股票回报率大约为6.8%.但是不要小看这个6.8%,包括再投资的股利收益在内的6.8%的年均回报率将会使我们的股票资产组合的购买力在每10年内翻一番.如果通货膨胀维持在2%-3%以内,每年的股票名义回报率将达到9%-10%,而这将使我们的股票资产组合的货币价值在每7-8年内翻一番.长期来看,这个数字已经非常不错了.
第二,股票的长期回报率将比短期回报率稳定.资产组合中股票所占比例取决于不同的经济环境.但是根据历史数据来看,一个拥有长期投资眼光的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应该在其资产组合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高通货膨胀将吞噬我们的货币价值,即使持有债券也将在长期中充满风险.但是如果我们持有股票的期限能够到达或超过20年,股票与债券相比,回报率更高,而且风险也更低.因此,随着一个投资者投资远见的增强,股票应该占其资产组合的绝大部分比例.
第三,除非能找到高收益率的股票---很少投资者能实现这个目标,否则就应该投资于高度分散化并且费用很低的指数基金.指数基金并不试图击败市场,通过适当比例特有大量的股票,以极低的成本与市场保持同步发展.它还有一个优势,周转率也非常低,对投资者而言是非常"节省税款的".如果一个投资者持有的指数基金每年都与市场保特一致,那么从长期来看,也足以让他们在长期投资中取优异的回报率.
第四,从历史上看,价值型股票比成长型股票拥有较高的回报率和较低的风险.大的价值型股票与大的成长型股票成绩相当,比如买进10种高股利率的"道10"在过去一直取得了高于市场水平的成绩,这是因为它们都是本行业中的佼佼者,这些股票非常适宜逆向战略---在股票几年里下跌时囤积它们.即使是小的价值型股票.西格尔并不认同非常小的成长型股票,他认为非常小的成长型股票是所有股票中最差的一种,对长期投资者的效果非常不好.所以投资者的重心应放在价值型股票上,因为过去50年来市盈率较低而股利收益率较高的股票业绩都超过了市场平均水平.
最后,制定一个严格的准则以确保自己的投资组合有迹可循,当然,即使有一个准则也并不意味着就能成功.投资向来是一个智力的游戏,任何答案都不是绝对的.彼得.伯恩斯坦说,如果加入感情因素之后,它就会变成一种难以逾越的挑战.因此关键在于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投资者的情绪波动对股价的影响几乎总会超过基本价值,任何一个投资者想要置身于市场的总体气氛之外是非常困难的,频繁交易的投资者往往收益不佳.但是大量的证据表明,逆向投资战略--在多数投资者悲观时买进,乐观时卖出---能够实现成异的因报率.不过,与公众背道而驰确实非常困难,跟随公众比特立独行则要容易得多,正如凯恩斯在《通论》中所说的,"世俗的智慧告诉我们,遵从传统情况下的失败比非传统的成功要好得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