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挂牌“师从某某”的悲哀

(2009-08-02 21:36:04)
标签:

名师

高徒

无名小卒

百分率

孔子

中国

杂谈

分类: 斜视偏闻(杂谈圈)

有些学者,总喜欢在自己的自我介绍里冠以“师从某某”的门牌。这是无能还是借力?是荣耀还是悲哀?

“师从某某”中的“某某”多是名人,就没有遇上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榜上有名”。无名小卒是师,但更多的是失。这些人怎能让自己的学生记得呢。因为他们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名人不同,名师更不同。我们知道,名人是门人,是专门管理某方面财物或专利的看守人,是让谁能进去的权利人,让谁进去谁得益,这进去的人当然就是存殁感恩不尽。怎一个忘字了得!

师恩不忘是应该的事。可张口闭口仅“师从某某”,那他就不是名师出的高徒。如果他是“名师出高徒”的一类,又何须张扬,毕竟“桂树开花,十里飘香”。更谈不上“青出于蓝胜于蓝”,这种人,是“蓝”了也一定忘记了“青”。实际上,这些人是无能小辈,利用名师的名望,自己沾上一把光。特别是这些人,钻上了“名师出高徒”“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思维空子。他们是思想贩子,最大的能耐也只不过是能耍一些小伎俩,迷惑人心。当你“聆听”他们大施才华的时候,你才大呼上当!

假设“师从某某”的是高徒,名师一定出高徒,那就是名师桃李满天下。可事实是这样的吗?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弟子三千,也不过是七十二贤。按百分率折算,仅仅是2.4%,与百分之百相去甚远呢。就假设这名师比孔子强上百倍,那教育就好办得多了。现在传媒发达,大家都来个电视学习,教育投资就只需这么个“名师”,成本又低,收效巨大,又何乐而不为呢!再假设“师从某某”的一定是高徒,反过来就证明这名师的教育不公正,偏心,专门传授给这一个学生!更说明名师的学术垄断,垄断学术是世界上最卑鄙无耻的人!这是在玷污他自己老师的人品。然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他的孩子,名师会这样做吗?真正的德高望重的名师会这样做吗?

一个人的学识是日积月累和博采众家之长的,“师从某某”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最多是茅塞顿开的重要作用。如果仅仅是“师从某某”,那是心术不正,居心不良。中国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忠训,如果仅仅来个“师从某某”,这是自己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按理,我们要说,就说:师从小学某某、某某、某某……,中学某某、某某、某某……,大学某某、某某、某某……也就是说,即使你不情愿说过去更多的老师是“师从某某”,起码也要说“师从母母”,最“母”也要说。不然谁也不提!否则,你作为一个学者,那就是悲哀的!

 

有空请看看:已推荐到草根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旅游女性化的得不偿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