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农村为何如此贫穷(系列一)

(2009-07-12 21:22:33)
标签:

农村家庭

零交换经济

田土

中国

财经

分类: 伤心爱意(财经圈)

农民,几乎是老百姓的同义词,更是穷人群体的代言词。这就成了很多人极不情愿戴上的“绿帽子”。然而,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因为城市是由农村发展而起,是城市的发源地,而农村住着的是农民。儿不嫌母丑,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我们理应关注农业,关照农村,关心农民。

我是农民,我就关心农民。我是来自农民的农民,我就没有拒绝关心农民的理由。可是,农民除了淳朴善良,就是孤陋寡闻。这孤陋寡闻就无法彻底了解自己,必然说出来,无非多是捉襟见肘的话,顾此失彼。千万不要依号对座,也许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疑。

下面的话都是农民的话,如有闲情就去摇旗呐喊一下!

 

 西南地区乡村的全面经济枷锁

 

乡村在中国来说,它是实实在在的农村。农村的经济是封闭的,最大的特点是自给自足。对于危困时期,算是自救经济。但进入工业化时代,属于大生产化的蹩脚十足的经济。中国要富裕,目前需要城市包围农村战略,改制农村传统经济模式,进一步解放乡村生产力。
    乡村落后,根源于家庭的全面经济思想。全面经济在中国农村家庭来说,就是零交换经济。零交换经济是没有市场的,没有市场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专业化,没有专业化就走上粗放经济老路。落后非己莫属。
    为什么说乡村的全面经济等于零交换经济呢?全面考察农村家庭经济生产模式就会弄清楚明白了。
    经济不外乎是衣食住行。在农村,食是首位考虑的经济主体,其他则可随遇而安。穿衣戴帽,他们更多注重实用,很少关心美观,多体现为遮蔽的主导思想。用农村人的话说,保暖就可以了。住,多属就地取材,木棚、木房、泥土房、窑洞等等,很少想到金碧辉煌,做到不漏雨、不漏风,基本上心满意足了。行,两只脚成了前进的主力,衣兜空,只好望“车”兴叹,还有路窄够不上轮子。
    食是家庭的主轴。一般饮食多是饭菜问题。吃饭,有了一亩三分地,特别是科技大幅度提高产量后,还是能摘掉食不果腹的命运;吃菜,有了自留地,可以早晚拔几株,便清汤淡饭了。看起来,中国温饱似乎没有问题了。然而,不当家不知油盐柴米贵。

我们农村为何如此贫穷(系列一)我们农村为何如此贫穷(系列一)
    油是农村家庭的致命瓶颈问题。除了自制酸菜外,其他菜谱很少离开过油的。农村的油多从猪身上油菜里提取。势必形成农村家庭自养猪、种油菜。油菜是农村家庭的经济农作物之一,一般是冬种夏收。其他经济农作物主要还有花生。猪要吃才能长大,养猪必须种植猪料,一般猪料有红苕、玉米、麦子等等,与油菜栽种季节差不多。盐是农民无法加工的,而且为了预防碘病,必须去集市上购买回来。柴在农村,几乎遍地有,只要花上力气就可以解决了。米一般看家庭田地面积和年景收成,决定一个家庭的主食是否解决。这似乎达到了衣食无忧的程度。实际上,全然不是这样简单。

我们农村为何如此贫穷(系列一)我们农村为何如此贫穷(系列一)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个家庭的全年经济动作。现在农村大多数家庭平均有5口人左右,人均田地面积0.5亩,土0.8亩,合计是2.5亩和4亩的田土。家庭主要劳动力多属年轻夫妻2人,上有老人病弱,下有小孩看管。这样,劳动力就被捆绑在家庭的2.5亩和4亩的田土上。一年365天,种稻3-10月份,阳光照射长的地方是两季稻,短的为一季稻,除了种收两头大忙外,平时要锄草杀虫,用去半年时间。如果按亩产量500公斤折算,一季稻收成1250公斤,两季稻则是2500公斤,再按七成碾米折算,一年收成大米是875公斤或1750公斤。农村人粗茶淡饭,饭量较大,一般一个家庭一顿饭人均达0.25公斤大米,一顿需煮1.25公斤,一天三顿饭,一天共要3.75公斤大米,一年就需要1368.75公斤大米。一季稻用户在吃饭上还要想方设法购买118.75斤大米,按市价每斤1.50元人民币计算,约需178.13元人民币。两季稻用户可剩1131.25公斤大米,折算约合1696.88元人民币。而西南地区多属一季稻,决定了多数家庭的粮食不足,更说明了半年劳力的负支出。因为,假设能外出打工,一天50元人民币工价,半年183天,夫妻2人就理想地挣到18300元人民币,便解决了吃饭还有剩余。这是西南地区农村家庭面临的大挑战。
    上面提到的一季稻用户还须找178.13元人民币,这又从何而来?一般是经济农作物和养猪上的零星积攒。多数家庭喂养1-2头猪,运气好的能半年出卖,特慢的需要一年,大约一头150公斤,卖出价毛重10元一公斤,前半年可挣养猪钱6000元人民币,后半年多在过年时杀掉留下来自食,解决路途遥远和手头拮据时所能吃上肉的问题。然而,6000元人民币和一年平常吃肉不是额外的经济,那是在牺牲了一半的土地(约2亩)种植猪料得来的,比如红苕、玉米、麦子、米糠等等。粗算起来,折合3000元人民币。这样,6000元里剩下3000元。养猪要买猪仔,生猪仔一公斤12元,算15公斤一头,4头共花去720元。一年的养猪钱实质上能放进兜里就只有2280元人民币。而一年才能喂养大的家庭用户,还要找360元人民币购买猪仔。接下来剩余能挣钱的还有半年的田和另一半2亩的地。那半年的田多种上油菜,一般亩产量油菜籽100公斤左右,卖价2.20元左右一公斤,可收440元人民币。地里可种上花生,亩产量约150公斤左右,卖价5元左右一公斤,可收1500元人民币。然而,除了家里农家肥可省约的化肥外,水稻、花生、油菜需要一年化肥投入费800元左右人民币。经济净收入是1140元人民币。

我们农村为何如此贫穷(系列一)我们农村为何如此贫穷(系列一)
    本来农村蔬菜可卖个价钱,但路远,构成供需矛盾,农村家庭用于人吃外,几乎拿去喂猪。这是一笔大损失。结算起来,贫困家庭的年净收入,就是:-178.13-720+1140=241.87(元),人均年收入48.38元人民币。如果按好运农村家庭来说,也不过是:1696.88+2280+1140=5116.88(元),人均年收入1023.38元人民币。实际生活中的礼尚往来、入学缴费、住院就医等等,全年劳碌,贫困家庭得来的却是零收入,变成无积蓄家庭,甚至是负债家庭;好运家庭也所剩无几。
    如果不假思索地说,农村劳动力还有剩余时间。这是大错特错。农村家庭老残病弱者,基本上是全然消费者,只能是煮饭喂猪的劳动助力。年轻夫妻2人的剩余时间就是砍柴、蓐草、挑粪等等闲里偷忙,为平时和来年作准备。
    这就是农村家庭的传统经济模式,是“一年讲一年好,年年背稻草”的经济命运。

我们农村为何如此贫穷(系列一)我们农村为何如此贫穷(系列一)

 

 

下博续篇:我们农村为何如此贫穷(系列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