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字何时休矣!
(2009-06-01 19:03:11)
标签:
文明史家族姻亲中国杂谈 |
分类: 斜视偏闻(杂谈圈) |
今天,端午小假已过,我驾着自己的宝马轿车去办公室。
环视办公室一圈:地上拖得干亮,桌面擦得干净,摆放着今天新来的报纸,茶杯上泡着茶的开水还冒着热气。这些都是秘书早在我到来之前已一切就绪。
我透过窗外,望着远空:今天的天气真好!
处理了几个事儿,来了一个大学哥们的电话:
老兄,可好啊,才毕业三年就科级了,混得不错!
将就,将就。有空来这边玩玩。
好的。你请客噢!再见。
Bye!
挂了电话,突然觉得同学的话怎那么刺耳。“混得不错!”既熟悉又陌生,我怎么是“混”出来的?换别的字眼,不是更好吗。比如,干得不错!做得不错!过得不错!假如“干”,把事情干完,就应该是这事的骨干;再如“做”,也体现了工作上的踏实,不虚夸,不逞能,不张扬。就是“过”,也是把生活处理得精精当当,总算本分做人,安于现状,既不牵累别人,也不拖累自己,平平淡淡,安安稳稳。当然,中国汉字里就有几万个单字,别的不喜欢,专挑这个“混”字儿。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对“混”字肃然起敬。
我记得《说文解字》里说,混是指盛大的水流,从水,昆声。依着上面的思路,不仿做这样一个假设:“盛大的水流”是主流,“昆”,设指为昆仑山,传说中国古人是从昆仑山下来的。是中国人就要跟上主流,也就是与时俱进,“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样算来,就不足为奇了。
正因为这样,中国人怎不是“混”出来的。纵观五千年的文明史,特别是历朝帝王将相更替的文明史,他们不是同姓家族统治,就是姻亲缔约共治,构成中国社会的主流,形成可能是洪水,也可能是猛兽。让里里外外的人不得不“混”。
看来,我的同学说得也不错呀!
面对这些,我只能长叹一声:
中国,“混”字何时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