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湾诗坛扫描--汉语新诗近作九家

(2014-02-19 12:30:35)
标签:

傅天虹主持

台湾诗坛扫描

汉语新诗

近作九家

文化

分类: 台湾汉语新诗

    缘于网络诗选十周年郑正西老兄邀约台港澳选稿,适逢文学院我的教授工作坊诗歌班开课了也要催谷一下,从昨晚忙到现在,筹备经年以促进两岸汉语新诗交流为主旨的台湾诗坛扫描专辑终于借我一个博客http://blog.sina.com.cn/bookaaa应运而生了。欢迎两岸四地及海外诗友互动。
    这一栏目的开设,特别得力于我的挚友,台湾著名的学者、诗人白灵教授。白灵实际上就是这一栏目的共同主持人。

http://s16/mw690/001KyJbYgy6GMtWT8XJdf&690
     台湾创世纪诗刊创办人张默(右二)、总编辛牧(右四),台湾诗学季刊白灵(右一)日前与傅天虹会晤台北共谋两岸交流

台湾诗坛扫描--汉语新诗近作九家

                                              

水中鷺鷥 ·余光中

 

一鷺鷥獨立在水中

讓孤影粼粼

終止於靜寂

哲人說,那是空

僧人說,那是禪

詩人說,那是境

攝影家說,不要動

鷺鷥說,那是魚

只低頭一啄

就破了,剎那的幻鏡

 

(选自《聯合報》聯合副刊  20121120日)

 

作者自述

余光中,閩南永春人,母鄉及妻鄉均為江南常州,中學時代在四川渡過。曾任師大、政大、中文大學、中山大學教授。詩、散文、評論、翻譯四方面出有專書五十多種;詩文廣被選入臺灣、大陸、港、澳、星、馬等地教科書。一百年度新作<太陽點名>已刻字立碑於澄清湖畔。

 

關於本詩

此詩寫一剎那之靜境,深者見深,淺者見淺,一般人對詩之體會亦然。攝影家分秒必爭,鷺鷥本身為了求生也如此。各行其是可也,何必強求統一,自命掌握真理呢。

 

 

鬼火 ·布勒

 

淵藪的海啊

我的愛深不可測

是他人之地獄

黑暗中有數以萬計

懸浮著的白蓮花

 

一抖一顛

幫誰送行

 

(选自《衛生紙詩刊》第14期) 

  

作者自述

布勒,1981年生,花蓮人,反核,反美麗 灣。因不寫詩就無法畢業,方走上寫詩一途。二十七歲開始考慮正經寫詩,但詩作仍寥寥,且時時寫壞,習慣隨手置於角落,累積塵埃,填補空隙,待某日取出,偶 得一首。大半時候皆在酗咖啡,喝酒,與朋友說垃圾話,和貓生活。偶有作品發表於《衛生紙+》,在不寫詩的朋友眼中形同搞笑。現為編輯。

 

關於本詩

一種安靜的愛的暴力。一道執著而無望的恆久目光。凝視到盡頭,心爛眼穿仍不能回眸的,一場從自身回歸到自身的目送。使他人戰慄,任自己陷落的,絕對而徒勞的溫柔。但因八字關係,有些人看不見鬼火,也算好事一樁。

 

  

祕密,終於 ·賀婕

 

1

祕密(大家都知道的那種)

 

像是 某些人的病

郊外關上的車門

幼稚園的女老師 在幼兒午睡時,

坐在門口抽菸,和

遛狗人的身後

公園和城市的暗處

男人的部位

等等

因為是秘密,關於

永遠敵不過的那些

軟弱和死

我們都守口如瓶

 

2

終於

 

靠近你 就有一種

悲傷的預感

像是金魚碰到冰涼的魚缸

恐龍碰到雪

 

你走近窗口,把霧面的玻璃窗拉上。

 

(选自《好燙詩刊》2月號)

 

 

作者自述

賀婕,1991年春天生,好燙詩刊文字編輯、兼任插畫。吠刊長期合作詩人。大學時期主修建築,喜歡詩、建築與繪畫。曾獲第六屆台積電青年文學獎。作品散見國內各式文學性刊物。體內理感性的聲音都十分巨大,因此成為一個發熱的人。

 

關於本詩

參觀今年的台北雙年展(現代怪獸想像的死而復生)後, 感到非常疼痛。當代藝術有時以很赤裸的樣貌攻擊我們不想見、不想談的部分。我們製造的現代巨獸緊咬我們的生活,在世界的結構中,造成許多了脆弱的節點。這 些弱點和人本身的弱小都是秘密,承載著恐懼、死亡、仇恨、壞心眼和一切黑暗。但我們總期盼生活和平,只好盡量將黑暗丟進黑暗裡,表面上守口如瓶。至於<</span>終於>一詩,生命中總有一些非常嚮往,卻因隱約的危險不能接近的人事。當情感拽著我們終於接近這些危險時,就像魚碰著魚缸,知道了囚禁,恐龍遇到了開啟冰河時期的雪花,知道了末日。

 

 

燈與女人  · 蕓朵

 

      一只燈
     
貼在冬天的臉上
     
窗,就渲染著微紅溫暖


  
一個女人
  
站在岸邊揮手
  
男人的眼,空手而歸的魚網也微微笑了

 

(选自《吹鼓吹》詩刊第14

 

作者自述

李翠瑛,筆名蕓朵,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散文創作曾獲2005年第四屆全國宗教文學獎二獎,書法創作曾獲全國書法比賽各類獎項等,學述著作有《雪的聲音——臺灣新詩理論》、《細讀新詩的掌紋》、《孫過庭書譜中書論藝術精神探析》、《六朝賦論之創作理論與審美理論》,詩集《玫瑰的國度》等。

 

關於本詩

冬日的燈將寒冷驅散,寫出溫暖,補魚在外的男人歷經海浪的起落之後,望著岸邊的家、招手的 女子,內心也流過暖暖的情意,縱使空手而歸,家也永遠張開大門迎接在外辛勞的人們。女子招手的動作象徵著溫暖的家在對男子招喚。此詩以意象點染情感,讓畫 面說話而無過度情意的描繪,蘊藏著深厚而溫潤的情感。

 

 

短歌(三唱選一)· 辛鬱

 

風貌

 

借山亦借水

借樹復借花

也借你家的門幔

借他家的窗帘

借一女子的長髮

或借另一女子的裙襬

風 在翻著各式各樣的

跟斗

 

(选自《創世紀詩刊》第170期)

 

作者自述

辛鬱,行伍出身,在軍中二十餘年,退伍後以耍筆桿謀生,詩、小說兼寫。出版詩集《豹》,小說集《不是鴕鳥》,雜文集《我們這一伙人》等十六種,曾長期參與《科學月刊》的經營,為普及科學盡一分心力。

 

關於本詩

本作純屬抒情,沒有深不可測的詩意,亦無不可解的文字,明明白白寫「風」藉各種物類而成形,呈現它的身、形,如此而已!

 

 

回聲  · 然靈

 

蚱蜢在稻葉間

用月光洗臉

 

另一隻蚱蜢悉悉窣窣

撥開叢生的夜

 

背上的年輪漾著餘波

蝸牛爬著

替歲月收音

 

(选自《乾坤詩刊》第62

 

作者自述

然靈,生於雨城基隆,也在台中清水的光河中長大。愛畫畫寫詩亂拍一通,夢想在肉身報廢前帶詩畫遍天涯。著有散文詩集《解散練習》、詩集《鳥可以證明我很鳥》。

 

關於本詩

長年住在海線小鎮的沙鹿和梧棲,我喜愛趁著夕陽未溶於浪潮聲前、甚至冒雨,拎著相機去巡田,<回聲>這首微小之詩便是對大千世界的觀察。我願是凝於葉尖的一滴朝露,映照出你,然後像一顆散落的佛珠,
滴落的聲音,

 

 

海之花  · 蔡富澧

 

1

起錨了

影子

釘在岸邊

 

2

船舷碼頭

隔著一千公里的愛和

一毫厘的命

 

3

一個咳嗽

吵醒

二分之一個太平洋

 

4

一生暈來的故事

一個晚上

吐完

 

5

孩子是妻養大的

我和魚

是海養大的

 

(选自台湾《聯合報》聯合副刊)

 

作者自述

蔡富澧,陸軍官校、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畢業;大海洋詩社同仁。

曾獲聯合報新詩獎、國軍文藝金像獎、高雄市文藝創作獎、玉山文學獎、打狗文學獎等;著有詩集《與海爭奪一場夢》、《三種男人的情思》、《藍色牧場》;散文集《山河戀》、《山河歲月》;論文集《台灣現代詩中的禪境探究──以四位現代詩人為例》。

 

關於本詩

〈海之花〉一詩延續作者對於家鄉小琉球討海人海上生活的關注,自原詩二十段中摘錄五段,發 表於聯合報。目前小琉球以民宿與手工麻花名聞台灣,但仍有許多人以討海為生,一人獨闖海外,擔任遠洋船長、大副,經年累月與海與天搏鬥,兩三年才回一次 家,平時雖可藉衛星電話與家人互通音訊,但是海天相思仍備感孤獨,那是心酸、那是無奈,那是宿命。

 

 

包袱與洋蔥  ·隱匿

 

肉身與石頭等重

壽命和刑期的意義

沒有什麼不同

 

打開這個

與生俱來的包袱

每一次都大受刺激

每一次都驚訝於

 

它的裡面

還有裡面

雖然

 

時間並不存在

時間使得內在

更接近外在

 

時間使得一顆石頭

變成一朵雲

 

(选自《聯合報》聯合副刊)

 

作者自述

淡水有河book書店女主人。主要著作:

隱匿詩集01《自由肉體》

隱匿編著《沒有時間足夠遠──有河book玻璃詩20062009

隱匿詩集02《怎麼可能》

隱匿詩集03《冤獄》

 

關於本詩

波蘭詩人辛波絲卡寫過三首詩,分別歌頌了:洋蔥、石頭和雲。我這首詩則是將這些元素用進去,並加入較偏向東方的思維和用語,以及我個人的體悟。

 

 

只想  · 丁文智

 

在時間的荒原

疾走

不為尋春

 

只想

再看一眼

剛被夕陽擄走的

影子

 

(选自《聯合報》聯合副刊)

 

作者自述

丁文智,山東人,1930年生,省立青島臨時師範畢。著有長、短篇小說十餘部。詩集《能停一停嗎,我說時間》等五種。

早年曾加盟紀弦的「現代派」,現為乾坤及創世紀詩社同仁。

 

關於本詩

在無所不在的時間裡,若不能創造出點什麼的話,那就會在你無所不在的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洞裡空洞著。

只有當你的影子被夕陽擄走時,才驚覺被擄走的是自己的生命,才讓人心驚。

 

  

小俳句(十帖選四)  · 許水富

 

3

書房裡閱讀

一張眼就是燈火盛世

 

6

胭脂唇厚的岸邊

擱淺我昨夜的一枚落款

 

7

在我的一行詩裡

挖到一推投宿的哭聲

 

10

蒼鷹站在自己的瞭望臺

伸手就摸到時間

 

(选自《海星》詩刊第五期)

 

作者自述

許水富

國立臺北師範大學美研所結業。目前教職兼寫作和藝術創作。

著有廣告叢書十本,詩集共八本,其中三本國立文學館典藏。

得獎若干次。畫展若干次。旅行若干次。生死若干次。

 

關於本詩

這是四首小詩。在小小句字裡我試圖揭開意象的高度。安頓心的能量。在每首詩的誕生,彷彿又重生一次。就讓這四首小詩各自敘述自己的故事或遭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