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教材让课堂成为提升思维品质的沃土
(2009-11-22 13:45:03)
标签:
随笔之记杂谈 |
分类: 闲暇思索 |
经纬小学
教材是教学资源,这是不争的事实,可要让教材中的“冰冷的美丽”变成学生“火热的思考”却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智慧和真情.
教材是基本的资源,读懂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一节课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广度,是否能挖掘出教材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否能在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数学演变历程等等。
例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饼》一课时,我立足于教材,通过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设计如下环节:
1、读懂问题情境,以形助数,引发探究欲望;
我在部分是以学生喜爱的抢答游戏引入新课,通过3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设计,我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分饼的过程,数形结合,有助于学生累积知识。让学生初步建构的数学模型,并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读懂教材结构,以形助数,化解学习难点;
这部分教学我利用了数形结合进行两次“分饼”的活动,使学生认识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概念,化解学习难点。
活动一:“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我组织学生用圆片代替饼,动手操作来探索、验证。这里学生利用自己的操作以及教师的动态演示,从“形”的角度初步认识了真分数加深认识分数的产生过程,同时,为下一个活动作铺垫,达到迁移的作用。
活动二:是“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是在活动一的基础上展开,利用图形让学生观察这两种不同分法得到的结果,使学生明确 等于2。这样就把形和数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形转化为数学符号。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数形结合的方法,强化了概念又深刻的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所在,数形结合相得益彰。
3、 读懂每一道练习,以形助数,把握概念本质;
在练习部分我利用直观的形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达到把握概念本质的目的。在做完基础练习后,我出示了书中第三个练习----数轴,让学生填出假分数和带分数,接着我又加入了填一些真分数的环节,并让学生分类,由此进一步体会假分数与带分数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观察数轴有什么发现,让学生真正体会不同分数的特点,这样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概念又一次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了表象,为下节课的假带互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一教学中,没有眼花缭乱的课件,没有动人心魄的情境,然而就是凭借简单的教学环节,平常的教学手段,却营造出了返朴归真、浑然天成的教学境界。真正让教材中的“冰冷的美丽”变成学生“火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