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山木案”的热议一波未平,一场关于“山木楼”冠名的争议又推上风口浪尖。2008年10月16日,宋山木先生捐赠人民币100万元,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遂以他的名字将第一教学楼命名“宋山木楼”,同时宋山木还成为了该校的客座教授。
2010年5月21日,宋山木涉嫌强奸被批捕后,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在校内BBS上发帖要求撤销这一冠名,该校师生对此议论纷纷观点不一。热门帖是《发出师大最强音,建议撤去闵行一教“宋山木楼”大字》。该帖表示:“为了我校的学生和教师,为了我校的尊严和品质,为了我校的文化和正义之气,为了我校的整体和长远考虑,我建议撤去一教墙上的字,给广大学生和教师,给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一个满意的交代。”
造化弄人,两年前可能是某些人所津津乐道的一宗“美事”,如今因为宋山木涉嫌强奸被批捕搞得如一窝汤中掉进几粒老鼠屎一般,“宋山木楼”这几个字成了实实在在的“尴尬”事。且不说身家过亿的精明宋山木以区区100万便换来如此“荣誉待遇”后的满足感,其实,华东师大当时的决策或许是受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的,也可以猜想校方也不是单纯为了那么区区100万。作为母校以什么为荣?当然是学子成才。宋山木其时已是“响当当”的名人一个,如此“优秀”之校友给予“肯定”再正常不过了。《华东师范大学校报》2009年12月1日也有配图报道,“在闵行校区图书馆旁边,有一栋高楼你无法忽视,楼体西侧墙面镶刻着醒目的‘宋山木楼’的中英文字体。‘宋山木楼’既显示了学校对校友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校友对母校深厚感情的体现,是校友对华师大认同感的物化。”
作为局外人,我想“山木楼”冠名的去与留,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家内事”,决定权在该校的师生。“宋山木楼”这几个字的去与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该事件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反思。我认为最该反思的就是当前高校的“功利”现状。
一、前段时间,关于“取消高校校长行政级别”的提议引来好几位国内名校校长的“捍卫”,且不论对错,除了如他们振振有辞的“担忧”高等教育“被弱化”理由外,我们是否也能闻出出某些高校高层捍卫其“官位”的“功名”味道来?
二、目前,高校内一些以个人或企业命名的建筑,五花八门,随处可见。这已成为高校一道独特的现象。虽然社会赞助教育是大大的好事一桩,冠名本也无可非议,但我还是要奉劝一句,对教学建筑的冠名,是否慎重一点,如果被“利”欲所累,来者不拒,捐助者中,是否有带着不纯动机、或品行如宋山木者,还真是防不胜防啊。
三、“客座教授”问题同样值得关注。说句不敬的,目前,高校的所谓“客座教授”实在太泛滥了。企业、工厂、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等,挂个牌子,便成某高校的教学、实习基地,于是大批“客座教授”应运而生。还有的就是如宋山木类的“名人”聘为“客座教授”。真的想知道,他们当中有几个人是真正称职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