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包括新华网在内的网上刮起热议“83年副局长”(有称“80后副局长”)“旋风”,其参与度似乎不亚于对今年“春晚”的热议。此事件的主人公姓什名谁在此似乎没有重提的必要,本文要说的就是本次“83年副局长遭热议现象”的N个积极意义。
意义一:体现民众对“干部年轻化”等干部体制问题的关注和参与监督意识。
“干部年轻化”是我们干部体制的一项方针,它事关党和国家的事业,就其本身,相信是会得到绝大数人的支持和拥护的。但是,民众关注的是,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是否依法、合规、公正、透明,是否不存在“猫腻”。本次“83年副局长遭热议现象”网友质疑了是否有“背景”问题、是否有“越级”提拔问题、面试成绩为何总高出笔试成绩问题等等,正体现民众的此类关注。有了人民群众的关注和监督,让我们看到干部体制改革逐渐完善的希望所在;反之,倘若大家都漠不关心,“漠然待之”,那绝不是好事情哟。
意义二:触动有些具体掌管干部选拔、任用“大权”(注:人民给他或她的)、或从事干部选拔、任用相关事务的领导们“反思的神经”。(此为笔者的良好愿望)
本文不探讨本次山东新泰市选拔年轻干部的是非对错。但是,希望大家对本次事件的“热议”,能够触动有些掌管干部选拔、任用“大权”(注:人民给他或她的)、或具体从事干部选拔、任用相关事务的领导们“反思的神经”。
举个例子,个别新到任的领导干部,为了实现其培育“势力”的不可告人目的,打着“干部年轻化”、“竞争上岗”等的招牌,实现了所谓的“洗牌”;个别领导干部,如果要使用某个年轻干部,就会说“给年轻人一个机会嘛,有活力,有干劲,好!”如果不用某个年轻干部,就会说“某某各方面还不成熟,锻炼锻炼再考虑吧云云”,真可谓“成也年轻败也年轻也”;个别领导干部,纯属于为了其“政绩”,头脑发热,忽来个年轻干部选拔,完全没有完善的体制机制可循。真的希望,此等“领导”们该“反思反思”了。
意义三:某种程度上教育和鞭策了80后年轻干部。(此为笔者的良好愿望)
80后年轻干部们,是否想一想:井冈山、长征时期,红军有许多20多岁的团长、师长甚至军长,为何大家服他们呢?因为他们靠的是对革命事业的坚定追求,靠的是冲锋杀敌、吃苦在前,靠的是本事和能力!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如果不凭真本事,想靠“背景”“关系”或“钻营取巧”混上领导岗位的,或者那些“很幸运的”已经在领导岗位上而“给了机会不干事”者、“碌碌无为混日子”者,不妨看看你们的背后广大人民群众一双双雪亮的眼睛。
http://m.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