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年级下册《国学经典》中的一些错误

(2022-07-05 21:54:08)

因为喜欢传统文化,上周末我随手翻了翻四年级下册的《国学经典》。发现《论语》节选的内容有错误,并且不止一处。我非常吃惊,《国学经典》是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编写的小学生教材,不是任何人都能随意编写的通俗读物,怎么会出现这样低级的错误?

错误一,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稍微了解《论语》的人都看得出,这句话缺少了两个字,应该是“大车无輗,小车无軏”。輗、軏是古代车上的零部件,是车子的一部分。

错误二,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选自《子路篇第十三》)这句话并没有错,只是篇目搞错了。我反复翻看《论语•子路篇》,就是找不到这句话,原来它出自《论语•雍也篇》。

错误三,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选自《卫公灵篇第十五》)很明显,把人名搞错了,不是“卫公灵”,而是“卫灵公”。卫灵公是春秋后期卫国国君,孔子周游列国时曾经到过卫国(濮阳),受到卫灵公的接见。

这只是《论语》节选中的一些错误,四年级下册《国学经典》是否还有其他错误?其他年级的《国学经典》是否也有错误?我没有仔细研究,不得而知。但《国学经典》的权威性、科学性由此不能不令人生疑,这还是小学生的教材吗?胡编乱造的盗版书也不过如此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带剑的李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