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图书室开会,看到了一幅大字标语:“读书点亮心灵,书香瑞泽人生。”
何为“瑞泽”?看到这一词语,很多人肯定会一头雾水。我反复端详,仔细揣摩,还是不得其解,总感觉这个词很别扭。当然可以作为文言实词,分开解释为“祥瑞惠泽”,但放入标语中,语句不通,与上句的“点亮”也不协调,显得不伦不类。下半句也只能生硬地理解为:让书香的祥瑞之气,惠泽我们的人生。
回家后,我翻遍了《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康熙字典》,始终没有查到“瑞泽”一词。也就是说,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都没有这一词汇,这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词语。既然如此,到底是哪位高人杜撰了这一词汇?我不得而知。
在手机上,我倒是搜到了“瑞泽”,但解释极其简单粗疏,也与标语的原意不符,不足为凭。再者,网上的东西任何人都可以编辑,错误很多,很难令人信服。所以,对网上的知识我向来是半信半疑,持批判怀疑的态度。
我想,很可能是这样:本想使用“润泽”,一不小心,输成了“瑞泽”,因为“瑞”与“润”读音相近。其实使用“润泽”也不合适,“润泽”特指雨露等液体,而书香是一种气味。
图书室是知识的殿堂、学术的圣地,标语口号更应该字斟句酌,要么使用标准的现代汉语,要么使用典雅的文言词汇,像这种文白掺杂、不伦不类的东西,实在是有辱斯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