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雨雪霏霏
雨雪霏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96
  • 关注人气:1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中生有”的哲学含义

(2014-06-01 23:32:21)
标签:

无中生有

《老子》

《易经》

哲学

文化

无中生有,是一个成语,大家并不陌生,意思也非常容易理解,即在没有中生出有来。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它就是一个贬义词,指一些小人凭空捏造,把没有的事说成是有的,用来诬陷、栽赃他人。这只是它的表层意思,也是大多数人的理解,这样理解当然没有错。

 

其实,如果从哲学的角度考虑,“无中生有”却道出了一个唯物主义真理,为万物的起源做出了一个合理地解释,即所有的“有”都来自于“无”,无是万物之母。所以,《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个小常识即可验证这一真理,在夏天,如果锅中留有剩饭,盖上锅盖,在苍蝇无法进入的情况下,几天后锅中就会生出蛆虫。蛆虫从何而来?它是自己生长的,这就是无中生有。当然,这种生命的孕育需要条件,没有剩饭、空气、水和温度,它是无法生长的。

 

万物的起源皆同此理,都是“无中生有”。在地球诞生之初,没有生命、没有动植物,更没有人类。地球上只有各种元素、气体和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各种元素、气体和水重新排列组合,逐渐孕育出具有生命的细胞,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植物到动物,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最后出现了人类。所有的生命都是天地自然孕育的结果,所以,《周易·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大的恩德就是生生不息、生长万物。天是父,地是母,天地阴阳结合,从无中生出有来,才孕育出生命的奇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